-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研究——以中英在非洲殖民主義指責下形象塑造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48705
- 條形碼:9787568048705 ; 978-7-5680-4870-5
- 裝幀:8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研究——以中英在非洲殖民主義指責下形象塑造為例 本書特色
隨著中國日益卷入全球化的進程,批評中國進行新殖民主義的論調廣泛流行,在非洲地區更是特別明顯。在世界歷史上,英國也曾在非洲面臨殖民主義的指責。本書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對中英形象建構的施動者、形象建構的實質內容、形象建構中的核心價值、形象建構中政府與媒體的關系、形象建構中的受眾分類等,對兩國的國家形象建構進行系統比較,努力闡明國家形象建構的知識生產過程。
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研究——以中英在非洲殖民主義指責下形象塑造為例 內容簡介
本書從建構主義的角度對中英形象建構的施動者、形象建構的實質內容、形象建構中的核心價值、形象建構中政府與媒體的關系、形象建構中的受眾分類等, 對兩國的國家形象建構進行系統比較, 努力闡明國家形象建構的知識生產過程。
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研究——以中英在非洲殖民主義指責下形象塑造為例 目錄
導論/1
一、國家形象研究的推進/2
二、本項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思路/5
三、本項研究的目標與方法/9
**章國家形象建構的時代背景比較/11
**節中國面臨的新殖民主義指責/11
一、中國日益卷入全球化的浪潮/11
二、新殖民主義的指責與回應/14
第二節大英帝國面臨的殖民主義指責/16
一、重商主義與其批評者/16
二、間接統治制度的惡果/18
小結:形象建構的背景比較/23
第二章國家形象建構的主體比較/27
**節英國國家形象建構的主體/28
一、政府/28
二、媒體/35
三、企業/40
四、國民與社會組織/44
第二節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的主體/55
一、黨政機構/55
二、媒體/59
三、企業/66
四、國民及其組織/69
小結:形象建構的主體比較/73
第三章國家形象建構的內容比較/77
**節英國國家形象建構的內容/77
一、全新的發展政策/77
二、介入殖民地的社會/80
三、介入殖民地的宗教、文化等領域/85
第二節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的內容/91
一、能源的開發/92
二、礦產的開采/95
三、基礎設施的建設/97
四、公益項目/98
五、文化與教育等交流活動/103
小結:形象建構的內容比較/108
第四章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價值觀念比較/112
**節英國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價值觀念/113
一、肯定性宣傳英帝國的觀念/113
二、否定性宣傳限制那些削弱英帝國的觀念/119
第二節中國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價值觀念/127
一、中國對外關系中的價值觀分析/127
二、影視作品中的價值觀分析/130
小結:形象建構中的價值觀念比較/135
第五章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受眾類分比較/138
**節英國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受眾類分/138
一、英帝國與英聯邦/138
二、英國在美國的國家形象傳播/143
三、英國在歐洲的國家形象傳播/147
第二節中國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受眾類分/149
一、對外援助中的國家定位/149
二、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對外認識/152
小結:形象建構的受眾類分比較/153
第六章國家形象建構中的傳媒戰略比較/156
**節英國的傳媒戰略/157
一、英國傳統媒體的自由與政府規制/157
二、從政府對新興媒體的管制看英國的傳媒戰略/164
三、從政府的影視審查看英國的傳媒戰略/168
四、英國傳媒戰略中的國外媒體/170
第二節中國的傳媒戰略/174
一、中國對外傳播中的傳媒戰略目標與舉措/174
二、中國傳媒戰略框架下的對非傳播/180
小結:形象建構的傳媒戰略比較/187
第七章國家形象建構的效果比較、模式分析與啟示/191
**節英國國家形象建構的效果與模式/191
一、英國國家形象建構的效果分析/192
二、英國國家形象建構的模式總結/202
第二節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的效果與模式/204
一、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的效果分析/204
二、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的模式總結/209
第三節中英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的啟示/212
參考文獻/215
后記/226
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研究——以中英在非洲殖民主義指責下形象塑造為例 節選
由于國家形象對國家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自有國家以來,各國政治精英和思想家們無不重視國家形象的呈現,都希望以理想的形象呈現贏得國內外人心,得天下者必得其民心。首先是得國內的人心。孟子說,“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如此方能強化國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強國民的歸屬感、認同感。其次是爭取國際社會的人心。在國際關系上,孟子反對強權政治,反對霸道,崇尚王道,他明確地將王道和霸道對立起來,“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公孫丑上》)。這種理念與當今世界流行的軟實力觀念十分相似。占領道義上的制高點,就能夠做到天下歸心。這種道義化身,就是理想的國家形象,它對國內外民眾的吸引力、影響力、感召力,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表現。雖然軟實力不能取代硬實力的重要性,但在國際關系領域,一個國家根本利益的實現,軟實力起到的作用往往不輸于硬實力。習近平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一直重視中國理想國家形象的建構。2013年12月31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注重塑造我國的國家形象,重點展示中國歷史底蘊深厚、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團結、山河秀美的東方大國形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人類作出貢獻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大國形象。”
國家形象建構比較研究——以中英在非洲殖民主義指責下形象塑造為例 作者簡介
史學博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博士后。曾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埃利奧特國際事務學院、法國南布列塔尼大學歷史學系擔任訪問學者。在《世界歷史》、《安徽史學》、《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刊物發表文章多篇,翻譯有世界歷史文庫系列的《大西洋史》,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中國博士后特別資助項目一項、中國博士后面上資助項目一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等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帝國問題、國際關系與國際傳播。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