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9390
- 條形碼:9787521719390 ; 978-7-5217-1939-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本書特色
本書提出了一種思考經濟和社會的新方法——研究世界上極端的經濟體。通過研究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人,可以了解人類如何應對突發的、惡劣的經濟變化,這些極端情況使我們重視對經濟韌性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僅是 GDP的漲跌,還包括抵御災難性衰退的能力。本次疫情的爆發以及嚴重程度遠超所有人的理解和想象,對整個世界的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屬于一種罕見的極端情況。危機過后經濟如何反彈復蘇,又如何利用這次危機的寶貴經驗教訓都可以從本書中得到回答和啟示。 雖然極端情況從來不是經濟學討論的主要內容,但是那些極端經濟體的生活在明天將成為常態。要駕馭這些,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經濟學。金融資本和實物資本很重要,但極端經濟體增加了另外一個視角: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非正式經濟在應對極端情況和未來趨勢中的作用。 作者所去的地方都是以定量和客觀的方式挑選出來的,以確保它們是同類中引人注目的。 作者通過親身走訪這9個城市并訪問相關人員,將田野調查、大眾經濟學和趣味故事相結合。書中提到的很多地方是普通民眾碰觸不到的,比如監獄、難民營、非法偷渡的峽谷叢林等,使本書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揭秘性。 本書得到了眾多大咖的重磅推薦: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副總裁朱民,《經濟學人·商論》執行總編輯吳晨,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英國央行前行長默文·金,英國央行經濟學安迪·霍爾丹,《臥底經濟學》作者、《金融時報》經濟學專欄作家蒂姆·哈福德,查塔姆研究所主席 吉姆·奧尼爾勛爵,《泰晤士報》前主編西蒙·詹金斯,Spotify經濟學家威爾·佩奇,劍橋大學教授戴安·科伊爾等。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內容簡介
在經濟領域,“特別”并不僅僅用來描述我們熟悉的股市崩盤、住房危機或金融丑聞等現象,也可以用來表述某種經濟體或者突發情況。本書提出了一種思考經濟和社會的新方法——研究世界上很特別的經濟體,從而了解人類如何應對不同的經濟環境,并探尋特別環境下的經濟發展軌跡對未來具有哪些重要的借鑒價值。為了研究特別經濟,理查德·戴維斯并沒有在象牙塔中對經濟理論紙上談兵,而是親自去了難民營、監獄、災害突發地、工業革命發源地、不平等地區、老齡化地區、科技前沿地區等9個特別經濟體。通過16萬公里的行程,以及對500多名當地官員、居民、罪犯等的采訪,以了解和還原當地的經濟、市場和生活的真實面貌,闡述了在特別惡劣的條件下人們如何生存、重建社區、恢復經濟和市場;在特別優質的條件下經濟為何會走向失敗;在代表未來趨勢的特別經濟體,人們如何應對老齡化、高科技和不平等。這些特別情況經常被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忽視,但讓我們看到了經濟韌性背后的力量,以及這些力量如何幫助市場發揮作用,這有助于我們反思經濟政策并指引未來的發展道路。雖然特別情況不是經濟研究中的主要內容,但是這些特別經濟體中的生活在明天將可能成為常態。要想厘清這些問題,只從金融和物質的一般經濟視角觀察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特別經濟學理論。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經濟的韌性,并充分發揮人力資本——人們的思想、技能和知識的力量,這也被認為是過去30年來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目錄
推薦序:危機識韌性 吳晨
序言:極端地區的經濟學
生存:經濟的韌性
1 亞齊:海嘯發生地的經濟彈性
突如其來的災難
經濟的恢復與重建
真正的彈性在哪里
2 扎塔里:難民營的非正式經濟
扎塔里的出現
阿茲拉克的人造市場
思考繁榮市場與需求的價值
3 路易斯安那:監獄經濟學
監獄里的經濟體系
監獄貨幣進化史
失敗:失去潛力的經濟
4達里恩:偷渡、走私、搶劫興盛的無人區
孤獨的危險之地
歷史上非同尋常的好港口
機遇的喪失
叢林的悲劇
*新的冒險家和海盜
5金沙薩:極度腐敗打造*貧窮城市
經濟失敗的獨特案例
黃金法則
國王和彌賽亞
流動經濟潛規則與山寨市場
政府的失敗限制了人類的韌性
6格拉斯哥:工業革命發源地的沒落
幽靈之河
格拉斯哥的衰落
貧困與死亡
隱性資本
格拉斯哥失去的資本
親愛的綠色之地
未來:經濟的明天
7.秋田:銀發之都
比賽變了
超老齡化社會
消失的村莊
金色,不是銀色
領先世界的“死水”
8.塔林:科技之城
波羅的海科技
計算機和夢想
對科技的“盲目押注”是天才還是瘋狂
愛沙尼亞的第二世界
一座新的橋梁
打破技術變革的神話
9.圣地亞哥:經濟奇跡之后的極度不平等
繁榮的經濟
芝加哥經濟學派
隱匿的城市階級
市場失靈與壟斷
快速增比與極度不平等
結論:關于未來的指南
目的地 2030
危險的中間道路
非正規經濟
一項關于財富的新研究
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經濟學
致謝
注釋和參考文獻
索引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節選
目的地 2030 當你去一個遙遠、陌生、令人生畏的地方旅行時,一個好的當地導游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一個去過那里的人,能告訴你那里的地形和將會遇到的困難,并就如何做好準備向你提供建議。我寫本書的動機是尋找今天正在經歷壓力和緊張的人們,而這些壓力和緊張可能與我們正要前往的地方——未來有關。相比過去經濟學家研究的典型國家和城市,這意味著要打破常規,應用一種研究極端的想法,這種想法在400 年前由威廉·哈維首次提出。對極端案例的分析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并在現代工程和物理學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戴維·柯卡爾迪隨后提出了相關的思想。那么,世界上*極端的經濟體如何看待 2030 年的壓力和緊張?我們應該如何做好準備來應對? 從我們對自己的前進方向了解很多這一事實開始,城市化就是一個例子。1950 年,全世界 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經濟上的挑戰主要是對于農村地區人口而言的,隨后幾十年的遷徙見證了城市的擴張與農村的縮小。2007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這一趨勢將會持續下去,2020—2030 年,城市人口預計將增加近7.9 億人——這是美國人口的兩倍多,并將產生43個人口規模超過 1 000 萬的“特大城市”。到 2050 年,一個世紀前的格局將發生逆轉,全世界70%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地區。基于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所描述的三種集聚力量以及在格拉斯哥所見到的,這意味著城市生活的經濟力量將會脫穎而出。持續的趨勢指明了我們前進的方向,也指出了將要在那里發揮重要作用的經濟模式。 未來十年*重要的趨勢將是本書第三部分所描述的三種力量。它們是全球性的,目前正在引起極大的關注,而且這三種力量可能還會增強。到2030 年,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四個國家的情況將與今天的秋田類似,年齡在 50 歲以上的人口將多于 50 歲以下的人口。機器人和自動化軟件等技術將影響更多的工作場所,當各國政府效仿塔林所采取的措施以節省開支時,數字化將擴展至整個國家部門。圣地亞哥式的經濟不平等將變得更加普遍,在世界*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前 10%的人口的收入占比將攀升至50%。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2030年將是這三類城市的混合體:一個老齡化、先進技術和經濟不平等共存的城市社會。 危險的中間道路 除了有助于明確目的地,極端情況還指明了前進過程中的陷阱。受到壓力和破壞的地方使經濟學回歸到了一種簡單而原始的形式,通常能夠揭示出那些反映政治經濟學核心問題的現代例子——自由市場的作用。2020年,關于如何管理市場的觀點變得兩極分化。左翼政黨希望國家發揮更大的作用以控制公司和工程的效果,右翼人士希望給予企業家更大的自由,由于要依靠競爭來提供規則,他們認為企業家對利潤的渴望將解決所面臨的挑戰。世界上一些*艱苦地區的生活告訴我們,這兩種極端情況都應該避開。 正如本書**部分所示,為了保持韌性,一個社會往往會創建自己的非正規市場。盡管困難重重,貿易和交換仍然出現在了海嘯肆虐后的亞齊,以及扎塔里的難民營,甚至出現在路易斯安那州安全級別*高的監獄里。這一過程是有組織的——這些市場在沒有國家幫助的情況下實現了繁榮發展,而且在這一過程中經常會面臨著相當大的妨礙,自建的金融體系也已經成熟。在美國,監獄的地下經濟使用大量的平行貨幣,包括鯖魚、咖啡和*新的數字貨幣——“綠點卡”;在亞齊,傳統的黃金文化提供了儲蓄和保險;在扎塔里,商人們將奶粉變成了一種可以交易的資產,作為將現金吸引進難民營的一種方式。人們有能力創造市場,也有能力通過復雜的方式來轉移價值(建立經濟運行所依賴的支付系統),這是與生俱來的。工程經濟壓制了這一點,而且浪費了這些技能。 通過抑制自建貿易,嚴格控制的制度阻塞的不僅僅是商品的交換。當你的生活處在緊要關頭時,你就會非常清楚地看到自由貿易的價值。在我整個旅行過程中,人們討論經濟時不僅將它作為一個獲得商品并能賺錢的渠道,它也是身份的一個重要來源。生產出來產品并進行買賣,這就產生了責任——保證質量,履行合同,并按時交貨。如果做得好,就會獲得良好的信譽,以及隨之而來的尊重。市場是在買家和賣家之間分配商品的地方,也是支持個性和表達自我的場所。在國家控制很強的地方,自由貿易沒有萌芽的機會,那是我所訪問過的*凄涼、*絕望的地方。 問題在于丹尼爾·賈杜是對的,市場真的不在乎。正如好的市場創造價值,不好的市場會摧毀價值。通常,就像在達里恩的熱帶雨林中看到的那樣,這個問題是一種經濟的“外部性”,因為一些參與者(在那里是伐木工人)在做決定時,忽視了加在其他人身上的成本。達里恩是一個不受監管的地方,關于交易的原始愿望和能力侵蝕了生活在那里的人們的長期前景。外部性問題是普遍存在的,這意味著一個自由市場會產生太多不好的東西,好的東西反而很少。一旦你目睹了它所造成的破壞,那種認為可以依靠無監管市場來處理公共政策問題的觀點就顯得幼稚,這是很危險的。 市場不會很可靠地在*需要它的地方出現,也不會在下跌時反彈。如果曾經有兩個群體可以從貿易中獲益,那就是達里恩叢林中貧窮但知識淵博的游擊隊,以及迷失于長途跋涉中的現金充裕、驚慌失措的移民,然而并不存在設有安全通道的市場。金沙薩在殖民統治和政治領導者的領導下失敗了,那里的人民陷入了一種低級腐敗的困境,這種腐敗阻礙了每一筆日常交易。集聚力的放大使格拉斯哥迅速崛起,但也在這座城市陷入衰退之際將其擊垮。正如我們看到的,這些失敗的核心(外部性的破壞、理性選擇所造成的弄巧成拙的影響、網絡的脆弱性)是經濟方面的。這些失敗的地方從根本上也使市場失靈了。 2030 年,繁榮的城市將會找到一條中間道路——一種利用人類自然能力創造市場的模式,可以減輕不受約束的自由貿易所帶來的代價高昂的負面影響。我遇到的極端失敗情況說明了為什么這并不簡單。許多復蘇的崩潰都是善意政策的結果——達里恩的柚木樹補貼,將格拉斯哥的造船廠“集聚”以成為更強大的競爭對手的計劃,甚至是蒙博托將金沙薩變成水力發電工業中心的計劃,所有這些在理論上都是講得通的。每一個想法都涉及國家試圖以某種方式馴服或影響市場,但每一個都大錯特錯了。未來以及通往未來的中間道路是一條坎坷崎嶇的道路,這使我們重視對經濟韌性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有 GDP 的漲跌,而且包括抵御災難性衰退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非正規經濟 為了理解韌性,我們需要把經濟生活中目前被隱藏的部分,作為統計、辯論和政策的中心部分。非正規經濟規模更大、更復雜、更具有創新性,已經超出了政策制定者的理解,其作用是一個巨大的缺口。無論我到世界哪里,通過花時間與人們談論他們的經濟是如何運作的,我都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系統,該系統與由統計機構追蹤并由記者報道的系統同時運行。金沙薩就是官方數據如何描繪不完整圖景的一個例子。根據官方統計數據,作為數百萬人的家園的金沙薩卻是極度貧困的。這里也是一個非正規貿易和創新(巨大的農村經濟)的熱鬧之地,但這些數據沒有顯示出來,數據顯示的是大多數局外人所看到的唯一圖景。難民營是另外一個例子:以難民營的官方數據來衡量,扎塔里和阿茲拉克是同卵雙胞胎,但它們其實有著天壤之別。 通過搜集“軟信息”來追蹤非正規性將改善我們對經濟體的看法,并有助于理解韌性如何發揮作用。金沙薩再次成為一個杰出的例子:正如一位天主教神父告訴我的,只有通過非正規性(街頭販賣和“分手”生意),人們才能在那里生存下來。在亞齊,佩戴金手鐲的傳統財富制度被證明是一種潛在的保險機制。而格拉斯哥造船家庭的艱難生活通過非正規的安全網(從保全面子的典當規范到“家庭”儲蓄池)得到了緩解,這些安全網很好地應對了城市生活的困難。目前,非正規性在主流經濟學中沒有任何地位。如果我們關心韌性,那么這種情況需要改變。 一項關于財富的新研究 我們還需要重新審視如何衡量財富。經濟學關注的是一個地方的“資本”,即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儲存的價值,可以用于村莊、城市或國家的年度產出和收入流量。關注點集中在金融資本(現金、股票和債券等資產)以及實物資本(建筑、工廠和機器)上。兩者都是至關重要的,而金沙薩和達里恩這兩個經濟體的悲劇,部分原因是在于短缺。這些財富形式只是圖景的一部分,只關注這些而不考慮其他的一切,則意味著我們的方法狹隘而簡單,忽略了經濟體繁榮和富有韌性背后所隱藏的資產。 亞齊、扎塔里和路易斯安那州是非常不同的地方。在每一個國家,金融資本和實物資本都是不足的,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思想、技能和知識的重要性。一個國家的人力資本,被認為是過去 30 年來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極端經濟體增加了另外一個視角:人力資本不僅有助于經濟擴張,也是防止經濟災難性衰退的一種方式。和非正規性一樣,人力資本也是一個具有韌性的池子。約翰·穆勒在 19 世紀中期發現了這一點,亞齊人在 2004 年海嘯后重建家園時也證明了這一點。然而,大多數國家并沒有認真嘗試去衡量人力資本,只有少數國家(包括英國在內)將其視為了附帶項目。 經濟學*大的空白在于,它完全忽視了社會資本。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這個概念具有爭議性。左翼人士的批評指出,一個依賴于社會資本的經濟體系將大幅削減公共服務的空間。右翼人士則認為*好是自發崛起,而不是應該由政府干預或出資。其他人則認為這一概念太不精確,在任何實際的方法中都沒有用處。由于很難衡量而且容易被惹惱,社會資本已經被忽視。 但是在面對極端壓力和變化方面,社會資本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清晰的。它是一種黏合劑,將社會上其他資產捆綁在一起從中吸取更多。在以信任和互惠互利為特征的地方(這里社會資本很多),我聽說并見證了實物資本和金融資本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亞齊的共享摩托車,格拉斯哥公寓商店里用來給當地嬰兒稱重的秤,這些都是工具、機器或基礎設施更密集、更有效使用的例子,這是因為有積極的文化在支撐著社會。正如羅伯特·帕特南的意大利之行表明的,社會資本通常支持非正規的金融安排。我在旅途中看到的非凡的韌性也證實了這一點。當地的傳統和規范支撐著非正規的支付、保險、信貸和儲蓄體系,這些體系皆是在*具挑戰性的時刻出現的。社會資本非常簡單,它提高了生產力,使經濟更具韌性。 這些缺失的經濟學部分(收入中的非正規性,財富中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可能模糊且難以衡量。但是如果不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我們就會錯過經濟中的一大部分。我們的經濟圖景是不完整的,這限制了我們評估在不久的將來經濟發展趨勢的能力。 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經濟學 大約在 400 年前,威廉·哈維認為在“人跡罕至的地方”能*好地了解自然。哈維的建議是針對解剖學家的,但在現代經濟的背景下,它的重要性更加重大。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數百萬人將走上一條我們之前從未涉足過的經濟之路——進入一個充滿老年人、先進的軟件和機器以及不平等的巨大新型城市的世界。今天的秋田、塔林和圣地亞哥都是奇怪和極端的地方,雖然邊緣城市從來不是經濟討論的主要內容,但是那些極端經濟體的生活在明天將成為常態。要駕馭這一切,我們需要一個全新的經濟學。人們喜歡交易并且擅長于此,但是我們創造的市場會破壞價值——前進的唯一道路是一條嶄新的中間道路。失敗是有可能的,即使在潛力*大的地方也是如此,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韌性。對于許多國家和人民來說,收入來自非正規的貿易。它承認一個社會的財富是建立在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之上的,而位于其上的是金融資本和實物資本。今天,這些收入和財富中更微妙、更人性化的方面在經濟衡量或規劃中幾乎沒有發揮什么作用。我的旅行也證實了這一點,如果它們起作用,那么我們可能會看到自己錯過的東西:對老齡化的有力反擊、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痛苦的真正根源,以及不平等正在世界上*有前途的經濟體中造成隱性的缺陷(對韌性的侵蝕)。
極端經濟:韌性.復蘇與未來 作者簡介
理查德·戴維斯(Richard Davies)。英國央行經濟學家、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曾擔任英國財政大臣的經濟顧問,以及英國財政部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他的文章曾在《衛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泰晤士報》《1843》上發表。他也是慈善機構CORE的創始人之一。本書榮獲:2019年開明經濟學人獎,2019年英國《金融時報》和麥肯錫年度商業書籍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