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910595
- 條形碼:9787570910595 ; 978-7-5709-105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 內容簡介
文明的實質就是人類社會對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個認識的把握,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就是要準確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相處模式,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人類的文明共經歷了四個時代。從一開始的人類以狩獵采集為主的原始文明時代,到種植業和養殖業相輔相成的農業文明時代,再到大規模機器生產的工業文明時代,*后到了當今注重生態保護的生態文明時代。這些文明都是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的產物,人類在利用自然的基礎上,對自然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同樣,自然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也對人類產生或好或壞的重大影響。總之,這些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突出貢獻,但是這些文明同樣也在生態環境方面給人類留下了許多深刻的教訓。生態文明是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這三個文明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梳理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對于認識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 目錄
**節 人類文明演替的規律
第二節 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
第三節 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
第四節 工業文明引發的生態危機
第五節 工業文明到生態文明
第二章 生態文明建設概述
**節 生態文明的內涵
第二節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
第三節 生態文明的理論基礎與文化淵源
第三章 生態文明的文化
**節 生態文化內涵
第二節 生態文化的結構內容和基本特征
第三節 生態文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源泉和動力
第四章 生態文明的科技
**節 生態科技的內涵
……
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 節選
《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 一、人類生態意識的覺醒 1.人類生態意識覺醒的過程 人類生態意識覺醒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在有限的書本資料中我們幾乎找不到“環境保護”這個詞,也就是說,在那時環境保護并不是一個存在于社會意識和科學討論中的概念。在工業文明的社會背景下,人們常喊的口號就是“向大自然宣戰”“征服自然”,從這些口號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認為人與自然是對立的關系,只有人的地位凌駕于自然之上,才能讓自然更好地服務人類。因此,這些征服自然的口號決定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和進程,人類當前的許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都是以此作為基礎而制定的。 然而工業文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被一些有識之士提前意識到,與之同時出現的有環境倫理學。1923年,施韋茲在其著作《文明的哲學:文化與倫理學》一書中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將人與動物一起納入倫理的道德范疇。1933年,美國的環境保護學家利奧波德提出了“大地倫理學”。“大地倫理學”的首要準則就是看人類做的這件事是否能夠維護生命共同體的完善、穩定,強調要維護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利奧波德的這一理論開始初步喚醒人類生態文明的意識。1962年,美國的女科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了《寂靜的春天》一書,她運用食物鏈網的生態學原理,警告說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向人們深刻揭示了人們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可以說,這部書拉開了生態學時代的序幕,使得生態觀念開始真正地深入人心。197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丹尼斯·米都斯領導的四位科學家提交了一份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這些年輕科學家受研究世界未來學的“羅馬俱樂部”的委托,旨在研究全球系統的極限及其對人類數量和活動強制力、長期影響全球生態系統的主要支配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誕生于工業文明的全盛時期,對于當時的人類社會產生了不小的撼動。該報告還指出:工業革命時刻倡導“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導致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人類不斷地受到自然的報復,人類社會面臨嚴重的困境。面對如此多的有識之士所提出的論點,人類開始認真反思自己與自然之間的真正關系,兩者在何種關系中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呢?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后,西方發達國家掀起了反對環境污染的“生態保護運動”,成千上萬的公眾走到街頭游行示威,要求政府必須采取有力的措施治理和控制環境污染。處于不同領域的科學家也紛紛參與到此次行動中,對各類新型的工業技術手段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各大媒體也對此次事件進行跟蹤報道,宣傳世界各地爆發的環境問題和公害事件,可以說此次環境保護運動的規模、公眾參與程度和政府干預的力度都是空前絕后的。雖然人們在觀念上得到了改變,但是實際上卻沒能解決在全國各地爆發的現實危機。美國三里島核電站泄漏、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都是世界公認的環境污染事件,這些生態災難,引發了更多人的思考,帶動更多人積極投身于環境保護運動。 ……
生態文明的理論建設與實踐探索 作者簡介
李威,1979年7月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碩士學位,現就職于哈爾濱市環境宣教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曾在省、市等雜志期刊上發表多篇關于環境的論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