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國史論叢?第五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4430
- 條形碼:9787520364430 ; 978-7-5203-644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史論叢?第五輯 本書特色
《民國史論叢(第5輯)》是杭州師范大學民國史研究中心編的“民國浙江史研究系列”(第五輯),民國浙江經濟問題專輯。辛亥革命后,浙江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在此基礎上,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財團開始形成,它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和鞏固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縱觀抗戰全面爆發前的浙江經濟社會,雖然受到全國范圍軍閥混戰的一定影響,但總的說來,浙江的工商業在全國是比較發達的。各地商會組織也較完善,進一步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繁榮。但在1937年底杭嘉湖等地先后陷入敵手后,由于日本侵略者對淪陷區工商業的野蠻掠奪與摧殘,致使浙江經濟殘敗不堪。戰后浙江省政府也曾積極計劃各項事業的復興,但由于國民黨頑固堅持其一黨獨裁的統治,不惜發動內戰,浙江的財政經濟*終走向崩潰。
民國史論叢?第五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浙江省民國浙江史研究中心所編“民國浙江史研究系列”第五輯——民國浙江經濟問題專輯。 江浙財團是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重要經濟基礎,而浙江的社會經濟建設在1927—1937年期間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表現為各地的工商業較為發達、商會組織比較完善、新式交通的作用逐漸加強等。本輯對民國時期的以上諸多方面進行了程度不等的研究。
民國史論叢?第五輯 目錄
江浙財團與北洋政府的經濟關系
一 江浙財團與北洋政府的財政經濟政策
二 江浙財團與北洋政府的內債
三 江浙財團與關稅特別會議
江浙財團與南京國民政府的財政
一 江浙財團與國民政府建立前國民黨的財政經濟關系
二 江浙財團與國民政府1927-1931年的公債
三 江浙財團與1932年的公債風潮和公債整理
四 江浙財團與國民政府1933-1937年的公債
張靜江與浙江經濟建設
一 社會經濟概況與張靜江的治浙主張
二 改善基礎設施
三 改良農業和發展林業
四 舉辦展覽會
余論
浙江紹興柯橋鎮商會與地方社會
一 柯橋鎮商會的組織演進與運行機制
二 柯橋鎮商會與地方經濟
三 柯橋鎮商會與地方社會的治理
四 柯橋鎮商會的政治參與
新式交通與近代江南交通格局的變動
一 海陸交通格局變化:出現海洋導向的交通格局
二 水陸交通工具變化:顯現陸上交通運輸主導性作用
三 交通的社會作用加強:對中西方、東西部空間結構的影響
滬杭鐵路與沿線社會經濟(1912-1937)
一 滬杭鐵路的修筑
二 滬杭鐵路對區域經濟的調節
三 鐵路影響下的城鄉變化
小結:滬杭鐵路促進發達區域間的互動
1945-1949年杭州市糧食危機探析
——以鐘渭泉案為中心的考察
一 1945年以前杭州市的糧食問題
二 戰后杭州市糧食問題:供求失衡、糧價飛漲
三 戰后杭州市搶米風潮
四 收購攤米、操縱米價
五 糧食危機下各方勢力的角逐
結語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