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習近平在福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568404
- 條形碼:9787503568404 ; 978-7-5035-684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習近平在福州 本書特色
本書是黨員干部錘煉黨性、堅持為民情懷的生動讀本,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學習讀物,是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的生動教材,更是廣大讀者了解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學習讀物。
習近平在福州 內容簡介
《習近平在福州》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在正定》《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的續篇,是反映習近平總書記成長歷程的采訪實錄的第五部。 本書同樣以講述者口述記錄的形式,再現習近平同志成長歷程中的一個階段,1990年4月,習近平同志從閩東的寧德地委書記調任省會城市福州的市委書記,在這里工作了整整六年。他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福州發展作出頂層設計,主持編制被稱為“3820”工程的《福州市20年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設想》并堅持不懈抓好實施。他堅持“請進來”“走出去”,堅持“以僑引僑、以僑引臺”,狠抓招商引資,著力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海上福州”“國際化大都市”,推動福州實現跨越式發展。他保護城市文脈,推動舊城改造,抗擊臺風洪水,持續關注民生,創設“下基層接訪”制度,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作風,強化機關效能,使福州煥發蓬勃生機活力。 本書真實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著眼長遠、胸懷全局的戰略思維,大刀闊斧、科學決策的改革思路,腳踏實地、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誠情懷。歷史記錄著福州的滄桑巨變,也記錄著習近平同志開拓擔當、執政為民的領導風范。
習近平在福州 目錄
習近平在福州 節選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一直關注民生、關心群眾疾苦。請您談談他關心群眾的事例。
方慶云:習書記在福州任職期間,處處以人民為中心,開展的各項工作都是以關注民生為基礎的。比如,抓扶貧工作;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深入基層接訪群眾、現場辦公;提倡“ 馬上就辦”;提倡執政為民,多做好事、多辦實事;每年元旦春節帶領 五套班子看望慰問五保戶、困難戶 …… 這都是他關注民生、關心 群眾的具體體現。
他親自抓全市*貧困的永泰縣,這個縣也是全省 23 個重點貧 困縣之一。他經常深入到永泰縣的貧困鄉村,具體指導開展扶貧 工作。根據永泰山區地大、林多、溫泉豐富的特點,習書記提出 “ 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發展旅游業作為重點。永泰縣經過多年努 力開發,現在已經成為旅游重點縣,被國家列為首批“ 中國天然 氧吧”。永泰縣的 12 萬畝林區作為全國首批林業特色小鎮,通過 科學設計、合理布局,建成了設施齊全、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 能完善,以提供森林旅游觀光、休閑度假、運動養生等為主要特 色,融合產業、文化、社區功能的創新發展平臺。永泰縣從習書 記制定的發展戰略開始,根本改變了貧困縣的面貌。
在習書記任上,大力推進了提升福州人民居住條件的棚戶區 改造工程,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事例。習書記到福州任職之初,就深 入街頭巷尾、市民家中,了解群眾住房情況。在調研中,習書記 了解到,福州這個地方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再加上防洪抗災條件差,閩江幾乎每年都會泛濫,洪水會涌進街巷。千百年來,群 眾都在這種條件下生活,因此大部分房屋不能用遇水浸泡就膨脹 粉化的磚頭建造,只能用木材搭建,而老百姓又沒有條件購買好 的大塊木料,都是用很薄的木板搭建,房子在這種條件下也不能 蓋得很高,過去福州的房子基本就是一層半的結構。當閩江泛濫 的時候,水涌入街道,老百姓就會把門打開,把水放進屋里來, 否則薄木板墻承受不住壓力會傾倒。等洪水退了,再清理一下地 面。福州的木板房每年都經歷這樣的浸泡,時間久了就東倒西歪,木板之間的縫隙到處都是,不僅漏風,蚊蟲進入房間也會 暢通無阻。于是許多老百姓就用報紙把里面糊起來,經年累月, 一層一層,整個房子都成了紙糊的。所以福州過去也有個外號, 叫“ 紙褙福州城”。習書記到老百姓家中,看到很多家庭住在這 樣東倒西歪的木板房里,幾代人擠在一間小小的房子里,既沒有 衛生間,也沒有自來水,群眾居住的環境破爛不堪,衛生條件很 差,祖祖輩輩天天早上倒馬桶,生活十分艱苦。習書記經過調查 后,認為這是關系到千家萬戶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大事,一定要幫 助老百姓解決住的困難。他多次與城建部門一起開會探討,提出 治理閩江泛濫和棚戶區改造兩個項目要同時上馬。**,不能讓洪水再漫入市區,要解決防洪堤問題;第二,市民要住上像樣的房子。
首先,習書記決定加高、加固防洪堤,使閩江福州段境內 153 公里從頭到尾形成堅固的鋼筋水泥的防洪堤,建成共投資了46 億多元,一舉解決了千百年來的洪水泛濫問題,加強了防汛安全,群眾再也不怕“ 水漫金山”了。但涉及棚戶區改造,就不是 短時間能做好的事了。習書記統籌各方資源,對棚戶區分期分批 進行改造。當時福州的條件不行,除了不多的高樓、機關單位、 三坊七巷以及一些地勢高的地方之外,幾乎都是棚戶區,要占到 整個福州城的百分之七八十。而當時市里又沒有那么多錢一下 全都改過來,所以只能根據規劃逐步推進。在習書記任上,有大 量的棚戶區改造完成,政府幫助規劃,群眾重新建房,一批一批 這樣改造下來,一座一座條件比較好的房屋建設起來,水、電、 下水道、衛生間等配套設施也具備了,居住條件得到巨大改善。 在習書記到省里工作以后,福州市還是按照規劃一步一步推進, *終福州市的棚戶區幾乎消失了。這個規劃解決了千家萬戶的居 住問題,使絕大多數市民有了好的居住條件。歷經了這些年的變 遷,福州市舊貌換新顏,群眾對政府的工作評價很高,對居住條 件的改善非常滿意。
習書記到福州任職不久,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關心群眾疾 苦,提出“ 四個萬家”: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 家事。他不僅提出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的工作方法,還身體力行去 做,組織干部去做,不斷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習書記在調 研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社會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群眾口碑大大提高,干部們也由此體會到為民做事、為民造福的 成就感,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由此,關注民生、關心群眾理念 也就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了良性循環。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