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當代美學與人類學:時尚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63744
- 條形碼:9787208163744 ; 978-7-208-1637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美學與人類學:時尚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美學 (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美學) 和人類學的視野思考和闡釋文化經濟時代的時尚與當代藝術現象。本文集是2017年10月在杭州舉辦的“美學與人類學: 時尚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文集精選本等。
當代美學與人類學:時尚研究 目錄
當代中國時尚中的民族精神問題——以兩部當代中國電影為例
俄羅斯的文化全球化、消費社會與時尚產業:一種新的社會趨勢
論服飾與時尚的美學
舞動著的悲劇:亞歷山大·麥昆的表演美學
時尚記憶和意識形態
作為工具和靈感的美學——文化創意時代的審美資本主義研究與時尚
博物館中的藝術與時裝:弗里達·卡羅的例子
第二部分
傳統手工藝的復興與新的中國時尚
消費主義、消費文化與“后物質主義價值觀”
先鋒與時尚:全球化時代影像藝術的美學原則
后現代美學與20世紀的時尚文化
時尚價值:生命形式與社會本質——馬克思主義美學與時尚價值理論
第三部分
新奇的同時也是剎那的魅感——時尚的現代性審美話語建構及其反思
時尚與品味:當代審美教育的兩個面向
時尚與晚期現代性的美學困境
時尚文化的哲學本源研究——以其反叛性維度為例
從布爾迪厄場域理論看法國時尚及其制度結構
當代大眾文化的審美趣味演變——以春晚為個案
當代文化語境下時尚從事者與藝術家身份之間的關聯與選擇
牛仔時尚、民彝及其行動教養
第四部分
從西方民歌的復興談陜北民歌的發展
悲劇精神與圓融智慧——中西音樂文化的審美差異與共同基礎
從邊緣出發:民族文化遺產現代轉化與時尚生成運作的同構問題
重塑想象:中國時尚的民族主義形式
新世紀中國“草根”文藝透視
從小白鞋到老爹鞋——當代時尚特征的再探討
論周邊民族對傈僳族服飾時尚潮流的影響——以云南維西地區為考察中心
論文化創意時代的審美資本
后記
當代美學與人類學:時尚研究 節選
《當代美學與人類學:時尚研究》: 科學技術對影像藝術的決定性作用是我們所無法逃避的,科學與藝術皆是人類生活的解釋方式。科學技術服務于人的物質生活,而文學藝術則服務于人的精神生活。人的生活欲望永難得到*終解決,不是出現這個問題就會有另外的問題。物質生活解決了,精神生活的困難又來了;這個解釋方式有效了,很快新的現象出現了。人類陷入無限的解釋與探索中,找不到永久的解決之道。資源與能源總有用完的一天,人類的科學技術欲望越大,人類能夠使用的自然資源就越來越少。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并不直接相關,相關的只是人的想象與人的意志。文學藝術無助于人類生活的進步,但文學藝術可以讓人類的精神快樂。古希臘文學藝術具有的重要生命價值由此可以得到證明。我們用不著把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對立起來,文學藝術對科學技術探索沒有決定意義,它不過是可能會引發人們的想象而已。人們可以想象生活,文學藝術需要想象,科學技術更需要想象。在想象的意義上,科學與藝術有了會通的可能性。科學追尋真理,藝術也追尋真理,科學與藝術又可以自由融合。科學技術需要創造力,文學藝術更需要創造力。科學與文學有其統一性,他們都要面對自然,因此,科學與藝術有其關聯性。在實質性的創造上,兩者并無必然聯系。② 在宗教信仰占主導的時代,科學技術的被壓抑狀態與藝術的內在規定性決定了時代科學與藝術的特征。那時,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的發展,并不能完全讓自己做主,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治經濟與宗教文化的支持。在宗教主宰一切的時代,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皆受到了限制。科學技術的力量越是強大,它就越要挑戰宗教的宇宙觀、天文觀和生物觀;宗教的神創宇宙的觀念不許科學技術挑戰,因此,科學技術與宗教之間形成尖銳的對立。當科學技術越來越發展成熟時,對文學藝術的情感挑戰也越來越大。文學藝術與宗教的聯系,自古風時代即聯系緊密,這種聯系始終如一,并未因為宗教的挑戰而減弱。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學藝術遠離科學技術而親近宗教神秘主義。科學技術在宗教時代的被壓抑,直接表現在宇宙學說的神秘上。由神造宇宙到宇宙演化理論,特別是到哥白尼的日心說與地動說,這是巨大的科學變革,也是*劇烈的挑戰。在生物學說上,自然生成的理論直接挑戰神造萬物的觀念。在靈魂或心理認知觀念上,科學與藝術在此體現出自己的矛盾性:科學崇拜理性,而文藝崇拜感性,科學重視技術,文藝重視想象,科學重視現實生活,藝術重視精神生活。雖然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天文學與生物學的發展,但是,藝術則巧妙地利用了科學技術,在宗教建筑與宗教美術上表現了大膽的想象與探索。從教堂藝術意義上說,不僅顯示了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而且顯示了人類藝術的輝煌想象。科學與藝術,在形象建構或對象認知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創造性;主體的精神創造與把握對象世界的能力,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中皆得到了獨特的表現。在宗教主導一切的時代,科學技術打破了蒙昧,讓理性之光照耀生活;科學技術還原了生活與自然的本原面貌,揭去了人類生活的神秘面紗。 在工業化的時代,科學技術不斷侵入人類生活,造成了藝術的本能反抗意愿。在科學與宗教的挑戰中,科學技術獲得了*終的勝利,這就是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動機械的發展,電能的發展,電燈的發展,科學技術無處不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化時代越來越主宰人們的生活,傳統生活的旋律已經完全打破,城市化越來越顯著;交通工具越來越強大地主宰人們的生活;通信技術也在控制著人的生存行為與情感表達方式。人們本有的慢節奏的生活情調被打破,傳統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被機械化取代,競爭與失業成了越來越難以回避的問題。同時,戰爭武器變得越來越強大。工業時代,科學思想得到了巨大發展,人類歷史上許多重大的發展,皆在工業時代的技術發展中形成。藝術借助科學,在印刷術的時代就開始了,藝術必須通過技術才能更好地保留下來。此時,技術只是工具,藝術的創造性與主體性地位是不受挑戰的。隨著光學技術的發展,電影電視必須依托技術才能創造。主體性的自由想象必須通過技術才能實現,這樣,藝術對科學技術的依賴變得異常強烈。在工業化時代,詩人與藝術家對科學技術的批判是*強烈的,詩人本能地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保持警惕。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在民族國家利益與人類生存的無限要求下,科學技術將會越來越重要。 ……
當代美學與人類學:時尚研究 作者簡介
王杰,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傳播系講師。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傳播系訪問學者,研究方向傳播理論、數字媒體。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