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8805
- 條形碼:9787521718805 ; 978-7-5217-1880-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 本書特色
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父母是“鏡子”,用愛與言傳身教,讓孩子零壓力擁有高財商!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 內容簡介
培養孩子財商,不是讓他們成為“小小巴菲特”,而是教他們從小建立正確的金錢觀、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未來擁有富足的內心和生活。教孩子學理財,不只是給孩子零花錢,而是父母在日常親子互動中的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父母是“鏡子”,要做好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在愛中教養孩子。作者李錦是一位有愛、有原則,會生活、懂感恩的父親,在書中他介紹了日常生活中幫孩子建立健康、正面金錢觀的方法,對小學、中學孩子進行理財教育的側重點,更分享了作為父母自身應該做什么以及夫妻間如何默契配合。財商教育,從父母開始!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 目錄
推薦序 基本生活技能的傳承
前言 為何我要推動親子理財
**章 親子理財從父母開始
等待的美麗
等待的孩子是有福的
兩個兒子投資態度大不同
理財、人生都要踏實
親子間的“**桶金”
抱以富人的正面心態
你要孩子做巴菲特嗎
親子旅游是*佳投資
天光墟的新體會
我的開心事
第二章 理財教育4 個階段
**階段:幼兒學理財
儲蓄初體驗
“有需要”還是“想擁有”
知道買東西要“給錢”
買哈根達斯還是雀巢
該用則用,為善*樂
窮養還是富養
第二階段:初小學理財
給零用錢的藝術
放手讓孩子自己理財?
大花筒和守財奴
人有,我要有嗎
家庭財政報喜也報憂
知道爸媽賺錢辛勞
用錢買好表現?
購買保險是重要的投資
經濟學**課
做個精明的消費者
小學生可以用智能手機嗎
第三階段:初中理財
拒絕附屬卡
分清“投資”與“投機”
記賬好習慣
第四階段:青少年理財
使用信用卡的正確心態
年輕人投資前須知
年青人應有公屋夢嗎
敬業樂業
我的開心事
第三章 父母的角色
父母是鏡子
一個做打,一個做諫
做50 分的爸爸
不做“跌打”父母
講故事,勝說教
入學護航員
功課輔導員
記憶訓練員
寬松放任型父母
進退有據,給孩子空間
如果重新做父母
我的開心事
第四章 感恩的心
孝順要教嗎
“讀好書”便算盡了責任
感激“湊孫公”、“湊孫婆”
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境隨心轉,我們可以左右事情的結果
培養孩子關愛他人
我的開心事
第五章 生活的感悟
和老人的約會
柬埔寨慈善自行車行
北大清華之我見
我的開心事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 節選
節選自**章“親子理財從父母開始” 06 抱以富人的正面心態 為何要早讓孩子接觸并了解賺錢的重要性呢? 我認為這會令他們有信心和膽量去嘗試,抱以富人的心態而不是窮人的思維,并且不會認為賺錢很難。 我們千萬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說:“ 哎呀, 現在賺錢真的很難!” 不只抱怨,要有膽量去嘗試 20 年前,我曾想過做保險經紀。很多人都勸我,沒有多少人明白保險產品,很難做的。過了10 年,還有很多人說,現在“沒得做”了,因為很多人都已買保險,保險經紀遍地都是。這些人只會抱怨,卻沒有膽量去嘗試。 偶爾抒發一下“賺錢很難”無妨,但經常說,特別是在孩子面前說,日積月累,耳濡目染,孩子的腦中便有“賺錢很難”的想法,長大后自然有窮人的思維──賺錢很難。倘若思想再偏激一些,認為有錢人都是貪婪的,金錢是罪惡的等,未念完書,已經認定自己不能當有錢人,這樣就很可惜了。 不要局限孩子 我不是鼓吹一定要讓孩子發達或賺大錢,問題是我們不經意地灌輸一些“非正面”的觀念給孩子(我們平日的談話內容及行為表現),會局限他們的思想,限制他們將來會做的事情。 這不經意的錯誤,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可能是很深遠的﹗即使我們當中有些人工作不太如意,夫妻感情不穩定,或受其他問題困擾,我們可以在適當機會下,與孩子分享感受,但謹記不能將自己負面的情緒,影響孩子。 不論富或貧,都要教導孩子辛勤工作,創造機會,增強創造力,不要讓環境局限自己。只要努力、堅持、抱以“富人的心態”,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我們內心的信念會激勵自己,缺乏自信會令孩子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缺乏期盼,無望會掩蓋內心的熱誠與憧憬,令人不愿做多方面探索,沒有冒險精神。相信沒有父母樂于見到孩子是這樣的。 07 你要孩子做巴菲特嗎 周末,我們與哥哥一家去大澳,在一家涼果店休息,老板娘問我,有什么投資可以介紹,我開心地提出投資方案,因為她一開始便說:“我不是問號碼,我只是想問你,有什么可以買入做長線投資?”我與她聊了一會兒,她又邀請我們到她家做客,她家的天臺可以看到整個大澳的景色。剛巧我的大兒子在旁邊(他已經14 歲了),大兒子笑說,很少見我用這么長時間與人交談,是否因為她問我怎樣投資,而不是要號碼信息嗎? 我回應:“是,因為叫人買號碼,估不中當然不好,累人還虧錢;估中也不一定好,因為會使人習慣問號碼,后果可能比估不中更慘,‘贏粒糖,輸家廠’往往因此而起。” 為何帶出這個話題?我有兩個兒子,很多時候被人問及是否已教會他們如何投資,他們的投資知識是否很多。我教兒子或其他人投資,都是一致的。正確理財理念,首先是分清投資與投機的分別,其次是將資產適當分散,這就是全部。 炒股不能興家 我向來不想在孩子十歲八歲時,便送他們去上一些投資課程。倘若課程是從基本理財概念教起,例如金錢的價值、意義和用途,這樣還可以;至于一些技術培訓,如炒股技巧,甚至技術分析、市盈率是什么等,是否需要過提前接觸?見仁見智。 若觀念不當,反倒誤導了孩子。 我親歷一些例子,孩子偶然估中了一些股票,股價上升,于是父母便興高采烈:“真是有出息,大了一定可以在股票市場賺很多錢。”這種心態,真的很令人擔心﹗因為孩子若分不清楚投資,只是財富增值的一個方法,并非是主要收入來源,那么日后他便可能不務正業(即使有專業資格),認為炒股、炒外匯、買九九金,、買期貨,能令他足夠生活,甚至養活家人,創業興家,這很可能害了他。因為現實當中,可能不到0.1%的人有這種能力。一個在證券公司工作的同行,不知是生意差還是想賺快錢,開始以炒賣維生。他打算每日賺兩三千便收手,一個月算下來也有四五萬。但過了一段時間,他不但未達預期,還虧了很多錢。他本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妻子為專業人士,還有兩個可愛的子女,但炒賣一兩年后,由于虧損過大,要變賣房屋,一家人只好租房住。結果是否更壞,還是未知數,但見到他情緒低落,為他可惜,值得我們借鑒。 我并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天分,后天培養也不能令他成為一個成功的“炒家”,所以,倒不如教他做一個安分的投資者,因為工作、生意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否要教子女炒股,見仁見智。但話說回來,讓孩子學習金融課程,參觀金融機構,以增長知識,絕對是一件值得做的事。 08親子旅游是*佳投資 讀萬卷書是很好的事情,行萬里路更可錦上添花,兩者加起來,當然是相得益彰。我接觸的家長當中,不論西方人還是東方人,一家人出外旅游的原因,主要是大人想借旅游來減壓,同時可以借機與孩子,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多接觸,在輕松的環境下(也不一定輕松)進一步建立親子關系。 我也有同感。比如法國及英國之旅,我就感到兩個兒子真的長大了。旅途中,小兒子會幫忙找出行乘地鐵、火車的路線,及找出入口等。大兒子的能力更不得了,無論找路、訂票、搜尋旅游資料,樣樣都行。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父母,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孩子的點滴變化,加深了對他們的認識。 旅游開眼界 旅行的確能為孩子帶來樂趣,讓孩子大開眼界,接觸新事物,從而與他們熟悉的環境做比較。例如巴黎的地鐵線錯綜復雜,有新建成的,有百年歷史的(巴黎*早的一條地鐵線,是在1900年開始運營的)。有些車站及列車非常現代化,有些列車又較舊,甚至殘破有異味(尿味),列車門還要人手動開關。 當孩子見到這些事物,便會與中國香港的港鐵比較──原來港鐵車廂清潔,燈光更明亮,而且準時﹗另外,倫敦地鐵誤點及罷工情況頻頻發生,我們是比較幸運了。港鐵偶然有點延誤,乘客就抱怨聲四起。究竟是監督有方,還是消費者過度放大自己的權益?在巴黎、倫敦,我們乘坐了14 條地鐵路線中的12 條(只計地鐵路線,不計區域快線)!有過這次“高頻乘坐地鐵、火車”的經驗,兩個孩子起碼曉得贊賞港鐵的服務素質了。 親子旅游小貼士 有朋友一年內帶孩子外出旅游接近10 次,起初孩子還是興致勃勃的,享受陽光與海灘,但隔了一段時間后,孩子開始覺得悶,不斷抱怨:“又去曼谷、海南、臺北呀……”本來旅游是開心的事,但家長沒有聽孩子的意見,一廂情愿,以為只要帶孩子搭飛機、去旅行、吃東西,孩子便感到開心,而事實卻不是﹗當我們給孩子太多東西的時候,他們會變得不珍惜,甚至反感。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后卻變成父母生起、孩子委屈的局面。 讓孩子參與計劃 所以,當我們要安排與孩子去旅行時,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1. 聽取孩子的意見。 若孩子已曉得提出意見,那么不妨在經濟能力及時間允許之內,聽取他們的意見。經過討論和投票,得出先后次序,按時間定下旅游計劃,包括旅游目的地、景點、逗留時間、交通安排等等。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參與,讓他們的投入感提高。例如帶他們去參觀大英博物館,孩子可能三分鐘不到,就嚷著要走,或躲在一旁睡覺!這可是真實例子──朋友14歲的兒子,在大英博物館聽電子導游解說耳機,很快就聽膩,換了耳機聽音樂了,沒多久,又與表兄走到一旁玩電子游戲! 另外,如我一直強調的,讓孩子參與制訂旅游計劃,同時讓他們養成等待的習慣。 2. 不應帶太小的孩子出遠門。 如果孩子只有兩三歲,就不應帶他們去太遠的地方,探親除外。因為機程長、時差等問題,大人和小孩會很辛苦。加上水土不服,或去條件較落后的地方,醫療及衛生條件不足,小孩子身體一有小問題,就會很狼狽。大人千萬不要為了自己想去某個地方,而不顧孩子還小的現實。 3.選旅游點要視乎孩子的年齡 一個只有四五歲的孩子,我們是不用刻意帶他們去國外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的。可能有家長認為,早一些帶他們見識,可以快人一步,但事實是,這么小的孩子,真的能明白多少呢?他們有耐性逛兩三小時,或安靜地坐一小時嗎?如果真的能這要樣,在香港也有很多機會。 倘若孩子只有幾歲,我們可多花一些時間陪他們玩,例如租住有泳池及小孩游戲設施的酒店,或沙灘旁的度假屋,可以和他們玩三四天,這樣的親子時間,質量可能更高。 簡單地說,帶孩子旅游,*先要考慮孩子的能力,大人的喜好應該放在次位。
窮養富養,不如愛養:給父母的兒童財商教育啟蒙課 作者簡介
墨爾本大學經濟學士、香港大學金融碩士、香港教育大學兒童及家庭教育博士研究生。 現為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導師,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理財教育推廣基金”共同創辦人。 前投資銀行理財及結構產品董事,證券策略師。 著有親子理財系列《理財錦囊》《從1元錢開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