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經驗史書系列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6757
- 條形碼:9787521716757 ; 978-7-5217-1675-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驗史書系列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象 本書特色
1.北大才女博士從文學、美學視角探討近代中國的鄉土情懷。 2.從埃德加??斯諾到路遙再到劉慈欣,從西部到大都市再到太空,本書構建了廣闊空間意象中對鄉土的廣闊想象,研究視角獨具匠心。 3.北京大學教授吳曉東、賀桂梅,華東師大教授羅崗傾力推薦,《三聯生活周刊》原副總編舒可文老師作序推薦。
經驗史書系列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象 內容簡介
在關于“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的論述中,晚清政治家呼吁打破歷代多在西北備邊的傳統,將目光投向東南海疆。20世紀80年代流行著黑格爾的一段話:土地束縛人類,大海卻使人類超越了思想和行動的有限性/……平凡的土地……把人類束縛在土壤上……但是大海卻挾著人類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動的有限的圈子。在近代以來的中國,一旦提到“現代性”或“現代化”,許多人總是認為這必然意味著海洋戰勝陸地、城市戰勝鄉村。然而,革命讓鄉土中國呈現出另類現代性的可能。“上升的大地”是本書作者在中國鄉土遭遇現代性的諸種經驗中找到的一個意象。它既不是一味地固守大地,也不是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面、追逐不切實際的另一種生活。“上升的大地”體現于埃德加?斯諾筆下“愉快”的革命者為落后的西北所帶來的全新感覺;體現于革命知識人將已成“中國之殤”的黃河轉化為中國人在世界秩序中展開競爭的力量源泉;體現于路遙為農村年輕人所尋找的在城市中獲得正當成功的道路/為農村青年找到的一條上升之路;體現于劉慈欣以第三世界革命經驗為科幻文類賦予的精神底色。與同時代同主題的其他作品相比,這幾個案例中包含著三個特別的面向:“現代性”不只發生在都市,更發生在鄉土;鄉土不光有“土”,更有“現代”;中國的現代性歷程中一直包含著對于“鄉土”的關懷,哪怕在80年代的“新啟蒙”之后依然未曾斷絕。《上升的大地》就是在上述鋪墊下,在中國現當代文藝史中勾連起一條沿海與內陸互動關系的線索。來自大地的經驗從不過時,它依然向城市中的我們提供著寶貴的滋養。
經驗史書系列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象 目錄
總序 I
序 上升的想象 IX
導 言 XIX
**章 西部中國的“現代”形象
現代變局中的中國西北 003
從古典“游記”到現代“新聞” 010
留法博士的歐洲田園夢 015
紅色中國:愉快的現代革命者 021
邁入“現代”的多種方式 027
第二章 黃河的古今變奏
從“舊符碼”到“新風格” 037
崇高主體的誕生:“人民喚醒黃河” 041
黃河形象的正面化:從“中國之殤”到“巨人” 051
傳統的改造:從“天上之水”到“天下之水” 058
從種族視野到文明視野 065
第三章 打開“城鄉交叉地帶”
交叉的年代、交叉的地帶、交叉的文本 073
“農村新人”還是“魯濱孫”? 079
孫少平的“閱讀”與“愛情” 085
在“柳青傳統”與“陜軍東征”之間 092
文學地圖的轉移與路遙的浮沉 099
第四章 走出鄉愁烏托邦
從“在地”到“離土” 111
“鄉愁”與“鄉怨”:兩種“返鄉”寫作 113
詩可以“怨”,亦可以“群” 125
《中國太陽》 :鄉土的崇高形象 136
“想象的鄉愁”與“現實的鄉愁” 142
第五章 大地之上的科幻
太空時代的“土”元素 147
劉慈欣科幻與第三世界 150
“游擊隊員”:“科學”問題在第三世界 155
“先鋒隊”:科幻的中國經驗 162
“星辰大海”與“落地”的幻想 167
結 語 說“土”論“洋” 171
注 釋 183
經驗史書系列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象 節選
總序 I 序 上升的想象 IX 導 言 XIX **章 西部中國的“現代”形象 現代變局中的中國西北 003 從古典“游記”到現代“新聞” 010 留法博士的歐洲田園夢 015 紅色中國:愉快的現代革命者 021 邁入“現代”的多種方式 027 第二章 黃河的古今變奏 從“舊符碼”到“新風格” 037 崇高主體的誕生:“人民喚醒黃河” 041 黃河形象的正面化:從“中國之殤”到“巨人” 051 傳統的改造:從“天上之水”到“天下之水” 058 從種族視野到文明視野 065 第三章 打開“城鄉交叉地帶” 交叉的年代、交叉的地帶、交叉的文本 073 “農村新人”還是“魯濱孫”? 079 孫少平的“閱讀”與“愛情” 085 在“柳青傳統”與“陜軍東征”之間 092 文學地圖的轉移與路遙的浮沉 099 第四章 走出鄉愁烏托邦 從“在地”到“離土” 111 “鄉愁”與“鄉怨”:兩種“返鄉”寫作 113 詩可以“怨”,亦可以“群” 125 《中國太陽》 :鄉土的崇高形象 136 “想象的鄉愁”與“現實的鄉愁” 142 第五章 大地之上的科幻 太空時代的“土”元素 147 劉慈欣科幻與第三世界 150 “游擊隊員”:“科學”問題在第三世界 155 “先鋒隊”:科幻的中國經驗 162 “星辰大海”與“落地”的幻想 167 結 語 說“土”論“洋” 171 注 釋 183
經驗史書系列上升的大地:中國鄉土的現代性想象 作者簡介
?羅雅琳,1992年11月生,湖南湘鄉人,南京大學文學學士(2013),北京大學文學碩士(2016)和文學博士(2020)。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長期為新媒體寫作文化評論,曾獲得北京大學“學術十杰”等榮譽,入圍第七屆(2017年度)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