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宗教學基礎十五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060384
- 條形碼:9787301060384 ; 978-7-301-060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宗教學基礎十五講 本書特色
《宗教學基礎十五講》的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國各相關學科的教學資源,通過《宗教學基礎十五講》系的編寫、出版和推廣,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貫徹到通識課知識體系和教學方式中.使這一類課程的學科搭配結構更合理,更正規。更具有系統性和開放性,從而也更方便全國各大學設計和安排這一類課程。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宗教學基礎十五講 內容簡介
《宗教學基礎十五講》系的定位是“通識”。是高品位的學科普及讀物,能夠滿足社會上各類讀者獲取知識與提高素養的要求,同時也是配合高校推進素質教育而設計的講座類書系,可以作為大學本科生通識課(通選課)的教材和課外讀物。素質教育正在成為當今大學教育和社會公民教育的趨勢。為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拓展與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造就更多有創新潛能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全國許多大學都在調整課程,推行學分制改革,改變本科教學以往比較單純的專業培養模式。多數大學的本科教學計劃中,都已經規定和設計了通識課(通選課)的內容和學分比例,要求學生在完成本專業課程之外,選修一定比例的外專業課程。包括供全校選修的通識課(通選課)。但是,從調查的情況看,許多學校雖然在努力建設通識課,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缺少統一的規劃,到底應當有哪些基本的通識課,可能通盤考慮不夠;課程不正規,往往因人設課;課量不足,學生缺少選擇的空間;更普遍的問題是,很少有真正適合通識課教學的教材,有時只好用專業課教材替代,影響了教學效果。一般來說,綜合性大學這方面情況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學,特別是理、工、醫、農類學校因為相對缺少這方面的教學資源,加上很少有可供選擇的教材,開設通識課的困難就更大。這些年來,各地也陸續出版過一些面向素質教育的叢書或教材,但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到底應當如何建設好通識課,使之能真正納入正常的教學系統,并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這是許多學校師生普遍關心的問題。從2000年開始,由北大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發起,聯合了本校和一些兄弟院校的老師,經過廣泛的調查,井征求許多院校通識課主講教師的意見,提出要策劃一套大型的多學科的青年普及讀物,同時又是大學素質教育通識課系列教材。這項建議得到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2的支持,并由他牽頭,組成了一個在學術界和教育界都有相當影響力的編審委員會,實際上也就是有效地聯合了許多重點大學,協力同心來做成這套大型的書系。北京大學出版社歷來以出版高質量的大學教科書聞名,由北大出版社承擔這樣一套多學科的大型書系的出版任務,也順理成章。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宗教學基礎十五講 目錄
前言
**講 宗教學與宗教的界定
一 宗教學與宗教的界定
二 宗教學的分支學科與發展
三 宗教的界定
四 宗教學的性質與研究對象
第二講 宗教的起源與原始宗教
一 原始宗教的產生
二 宗教與神話
三 宗教與崇拜
四 宗教與巫術
五 原始宗教的特點
第三講 古代民族宗教
一 主要民族宗教的形成
二 古代埃及宗教
三 古代巴比倫宗教
四 古代中國宗教
五 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發展
第四講 宗教與古代哲學
一 宗教與希臘哲學的起源
二 神靈觀念的理性希臘理性神學
三 希臘化時期的宗教與哲學
四 基督教接納希臘哲學
第五講 佛教基本知識
一 佛教的創立與發展
二 佛教的基本教義
三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及其經典
四 佛教的主要禮儀
第六講 基督教基本知識
一 基督教的前身
二 基督教的誕生與發展
三 基督教的經典
四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與基本禮儀
第七講 伊斯蘭教基本知識
第八講 宗教的基本要素
第九講 宗教的社會功能
第十講 宗教與文化傳播
第十一講 宗教與道德
第十二講 宗教與科學
……
主要參考書目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宗教學基礎十五講 作者簡介
王曉朝,祖籍安徽桐城,1953年生于上海,哲學博士(英國利茲大學),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已出版《基督教與帝國文化》、《神秘與理性的交融》、《羅馬帝國文化轉型論》、《教父學研究》、《傳統道德向現代道德的轉型》、《柏拉圖全集》、《上帝立在》等著譯19本,論文百余篇。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