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1127
- 條形碼:9787301311127 ; 978-7-301-31112-7
- 裝幀:12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 本書特色
《華爾街日報》“假日甄選禮品書”,耶魯大學授權中文版! 顏值內涵兼具,一書領略耶魯牛津兩大名校的智識學養! 一流學者與一流畫家的跨界合作,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雙劍合璧!
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 內容簡介
我們生活在色彩之中。我們所處的世界豐富多彩,色彩彰顯了我們的心理特征和社會性。我們無法逃避色彩,卻又對色彩知之甚少。本書作者戴維·卡斯坦和斯蒂芬·法辛提供了一種充滿想象力的嶄新闡釋,幫助我們認識色彩這一異常精彩卻又不易理解的日常經驗。 卡斯坦是學者,法辛是畫家,兩人從文學、歷史、文化、人類學、哲學、藝術史、政治和科學等不同視角觀察了顏色!墩勵佌撋饭彩拢瑑热輳V泛,行文生動,每一章集中討論一種顏色。每種顏色都是一個視角,展現出顏色在我們生活中存在和發揮其重要性的各種非凡方式。
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 目錄
導言色彩之重
**章紅玫瑰
第二章橙色是新的褐色
第三章黃禍
第四章綠色大雜燴
第五章憂郁“藍”調
第六章奪命“靛藍”
第七章“紫”羅蘭時刻
第八章基本黑
第九章白色謊言
第十章灰色地帶
插圖說明
索引
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 節選
解析“彩”虹 即便彩虹之“彩”也是如此。這道拱形可見光譜在空中從紅到紫平滑漸變,完美地呈現出何謂色彩。威廉·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看到彩虹,寫下了著名詩篇:“當天邊彩虹映入眼簾,我心為之雀躍”(My heart leaps up when I behold A rainbow in the sky)這種歡喜,并非他一人獨有。 對于約翰˙濟慈而言,彩虹所觸發的情感則更加強烈!疤焐嫌幸粭l可畏的彩虹,”他在詩歌《拉米亞》(Lamia,意為“糟糕”)中寫道。Lamia并非我們現在使用的貶義,而取其原始含義,即“令人敬畏的”。濟慈擔心自然科學企圖“解析彩虹”,會將彩虹簡化為“常見事物的沉悶目錄”中的一個條目。理解會祛除敬畏。1817年末,英國畫家本杰明·海頓在他的倫敦工作室舉辦了一場臭名昭著的晚宴,在晚宴中,濟慈急匆匆地背書了友人查爾斯·蘭姆的觀點,認為艾薩克·牛頓“將彩虹縮小為棱柱色”,將彩虹的詩意毀滅殆盡(海頓新作《基督進入耶路撒冷》的群像里露出了牛頓的臉,因而引發了這則評論)。 對于牛頓同時代的許多作家而言,牛頓的光學發現令人不忿,如詩人托馬斯·坎貝爾所抱怨,它掀起了“魔幻的面紗”。但是,彩虹的璀璨色彩奇跡超越了科學闡釋。另一位詩人詹姆斯·湯普森則對牛頓“永恒的大弓”一詞相當沉迷。對湯普森而言,相比牛頓所解析的彩虹,牛頓本人才是“足可敬畏的”(取濟慈Lamia的原意)。 學界逐漸意識到,用科學術語來闡釋彩虹——由陽光反射和折射通過水滴產生、并從特定角度觀察的視錯覺——永遠不會讓彩虹喪失驚嘆和歡愉(圖3)。更有甚者,解釋彩虹的科學之說自身也創生出了驚喜:沒有兩個人能看到完全相同的彩虹,即使兩個人站在一起,即使他們看的是同一條彩虹,但每位觀察者的一只眼睛所看到的彩虹和另一只眼睛所看到的也不盡相同。事實上,當光線照射到不同的水滴,彩虹就會不斷變形。彩虹不是一個物體,它是一幅圖景——一幅基于陽光、水、幾何形狀和復雜視覺系統所構建的圖景。彩虹和顏色一樣,即便加以解析,也仍不失為一個奇跡。 真正“令人敬畏的”、“曾經掛在天上的”彩虹,是大洪水之后上帝與人類盟約的象征!拔野押绶旁谠撇手,”作為立約的記號,保證再也不會“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創世紀》9:13)。彩虹的光譜是明亮顏色的完美組合,乃是天地和解的明確承諾。如今,看到彩虹,我們*有感受到的是快樂,而非敬畏。(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曾評論道:“我們飛快浮起微笑,迎接彩虹。”)對濟慈而言,這道令人敬畏的和平的彩虹,雖然是一件顏色排列永遠不變的禮物,但仍蔚為奇觀。 雖然這么問可能有些忘恩負義,但是——這件禮物有多大呢?有多少種顏色?答案很明顯:七種。眾所周知,牛頓在彩虹無縫聯結的連續體中看到了七種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廣為人知的順口溜Roy G. Biv(譯者注:彩虹顏色順序的七個英文單詞首字母)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彩虹的順序,在英國,這個順序也被記作:“約克家族的理查白白地輸了戰爭”。到了我們這個歷史上無憂無慮的消費主義時代,這句話在英國已經變成了“約克的英國人(指的是英國的一家糖果廠,現在被雀巢公司收購了)實現了價值*大化”(譯者注:這句話的七個英文單詞首字母也是彩虹顏色順序的七個英文單詞首字母)。但無論我們如何記憶彩虹的顏色,幾乎沒有人(煉獄中的但丁顯然是個例外)看到過七種顏色。牛頓起先也沒看到七種顏色。 在1675年寫給英國皇家學會秘書亨利˙奧爾登堡的信件中,牛頓承認他的眼睛“不夠犀利,分辨不清顏色。”他曾看出彩虹有11種顏色,常常又只看到五種顏色——紅色、黃色、綠色、藍色和紫色——舉目再看,數目又不相同。全音階有七個音符。神創世界用了七天。彩虹是宇宙和諧的標志,所以它必定是七種顏色——牛頓因此在紅色和黃色之間加上(看出?)了橙色,又在藍色和紫色之間加上了靛藍。雖然在《約翰王》里,莎士比亞說“給彩虹添上一道顏色”“實在是浪費而可笑的多事”(4.2.13-16),但對于牛頓來講,有必要在他所看到的彩虹上再增加兩個顏色。于是乎,我們的七色彩虹誕生了,與其說它出自科學,不如說它似乎更憑信仰。 亞里士多德和大多數古人只在彩虹中分辨出三種顏色。兩千多年后,約翰˙彌爾頓看到的似乎也是如此。在《失樂園》中,彌爾頓用了“三色弓”一詞,但必須承認,他當時已經雙目失明。塞維利亞的伊西多爾看到了四色彩虹。提香看到了六色(見提香畫作《朱諾和阿古斯》)。很明顯,史蒂夫˙喬布斯也看到了(看看蘋果公司的蘋果標志吧。。 維吉爾顯然更眼聰目明,他認出了“千種顏色”,而珀西˙貝絲˙雪萊則看到了“百萬種顏色的弓”——但是,他過于浪漫主義了。無論如何,牛頓基于信仰而看出的七色彩虹沿用至今。如今,我們深信,彩虹是由“七種和諧的顏色”組成的,正如詩人羅伯特·布朗寧所寫,他使用的分詞“和諧的”(choreded)取自牛頓做的的音樂上的類比。事實上,無論彩虹是否有七種顏色,我們看到的都是七色彩虹。所見即所想。
談顏論色:耶魯教授與牛津院士的十堂色彩文化課 作者簡介
戴維·卡斯坦 | David Scott Kastan 當代莎士比亞專家,聲譽卓著的文學與文化研究者,耶魯大學George M. Bodman英文講席教授,《牛津英國文學百科全書》主編,擔任阿登版莎士比亞系列(Arden Shakespeare)聯合主編的美國學者。 斯蒂芬·法辛 | Stephen Farthing 英國當代著名畫家,皇家藝術院(RA)會員,牛津大學圣埃德蒙學堂榮休院士,曾任教于牛津大學羅斯金藝術學院(1990年至2000年)、倫敦藝術大學(2004年至2017年,執掌Rootstein Hopkins繪畫研究講席)。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