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女朋友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220597
- 條形碼:9787530220597 ; 978-7-5302-2059-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女朋友們 本書特色
三位作者都是歷經歲月而活得越來越美、越來越自由、越來越舒展的美好女性。 愿你和她們一樣,日漸成熟,美麗,自由,不畏歲月的洗禮。 女性成長必讀書。三位“乘風破浪的姐姐”寫給女孩們的歲月禮物。 這是一本關于女性的生命大哉問。三位優XIU的獨立女性向我們真誠地袒露了她們人生的各個剖面。生死、自由、原生家庭、愛情、孩子……書中所談的所有問題,都是一個女孩成長中必須直面的。一個女人是要走過很久的路,才能成為一個女人。其中的赤誠袒露,令人動容。 這是一本有關“自由”“勇敢”和“叛逆”的書。 別人眼中的“美好人設”,未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是隨波逐流地度過一生,還是勇敢地堅持自我,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三位女性的經歷,為我們提供了生命的范本。身為女性,她們各有傷痕,也曾被種種枷鎖束縛。而她們始終執著地走自己的路,追求愛、美與自由,將屬于女性的路途走得多彩而寬闊。 在快的時代,讓自己慢下來。生命的節奏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是一個快的時代,一個過勞的時代,人人都在忙碌,卻不知為何而忙。手藝、田園、藝術、自我,是我們夢想中的歸宿。追問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什么,在喧鬧的世界中寧靜地過好每一天。 知名攝影師楊菲朵全情奉獻令人感動的攝影大片。 全書幾十張插圖,均來自本書作者之一、自由攝影師楊菲朵。菲朵用女性之眼記錄世間萬物,照片細膩且純凈,寧靜而洶涌,充滿生命力。張張精選,彩色印刷,圖文完MEI交融。 海報:
女朋友們 內容簡介
三個活色生香的女子。
一個是四川衛視知名主播,激流勇退,放下話筒,拿起剪刀,成了一名手藝人;
一個是一LIU報刊的媒體人,端起相機,走向洱海和大漠,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
一個是收入穩定的大學教師,成為媽媽后,放棄鐵飯碗,用一支畫筆安身立命。
她們說:
我們都在追求自由的路上。
歷時五年,她們在大理,在成都,在北京,在清邁,進行了一場場關于生死,關于自由,關于愛情,關于原生家庭,關于故土,關于女性的獨立和成長的深徹暢談。
女朋友們 目錄
序言
一生死
不過是在燃燒自己
萬物生生不息,我們只是路過
美好的事物無法久存
二自由
如果不怕失去,你會自由一點
曾經害怕跟人不一樣
打開你的翅膀去尋找自由
三愛情
戀愛中的女人
戀愛日記
我以不會遇見愛情的決心去過這一生
四父母
我和父親母親,陌生又熟悉
走在與父母相認的路
我的媽媽是只刺猬,很少有人懂她的優雅
五故鄉
在他鄉,種故鄉
回家的路
故鄉,是父親的舊外套
六孩子
成為母親
借著孩子的力量,讓自己重新長一回
對一個小孩溫柔,其實是獻給自己的溫柔
七信仰
因為相信,所以看見
每個人都要活出自己的信仰
松弛地,保持懷疑
八旅途
時間的旅人
云上的日子
平凡的生活是*偉大的冒險
九朋友
女朋友們
友誼的野心
謝謝你替我活出了另一種人生
女朋友們 節選
序言(節選) 寧遠 出版前十多天,公司發來編輯完成的《女朋友們》書稿,囑我們三位“女朋友”做*后的修訂。5月,屋外是難得一見的好天氣,陽光赤裸降臨大地,柑橘花的香味若隱若現。坐在書房百葉窗下的陰影里,保持一個姿態讀完了整部書。這五年的時光在文字里一次次閃過,合上電腦的時候,黑夜早已來臨。我長長嘆了一口氣,把脖子枕在靠背上,眼睛望向天花板,半天動彈不得。 這五年真不容易,又真好。 和菲朵、Yoli共同出這本書,起意很偶然。只是某一天忽然想到,假如在一個主題下,我做衣服,Yoli用畫畫表達,菲朵用攝影創作,會不會有意思。盡管我們也都是寫作者,起初的想法卻并不是寫一本書。 菲朵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師,我在2014年夏天認識她。記得是在廣州太古匯的頂樓,她穿一條紅色長袍,肩上掛一部沉重的相機,飄到我面前。她鏡頭下的女人們和她一樣,有一種天然和開闊的美。我每次見到她,她都帶著相機,就好像相機是她身體的一部分。也正是這樣,她自然而然的拍攝從不會對被拍者造成負擔。她的作品溫柔又獨立,她的文字也在證實這一點。 *先認識Yoli,是通過她的水彩作品。那是一個充滿靈性的世界,一花一草在她的筆下都流淌出情感和情緒。更可貴的是,她從不停止思考。生而為人這件事,在她看來不是天命,她勢必要把很多別人不在意的事情搞明白。她充滿了女性意識的自覺。 我想和兩位我欣賞的女性,也是生命中特別的好朋友一起做點什么事,圍繞女性成長。起初并沒有想好做什么,但我把不完整的想法先告訴了她們,三個人因此有了更多的交流。 隨著每一次交流的不斷深入,新的東西萌生出來。更讓我難忘的是交流本身,那些因為三個人認真探索和碰撞呈現出的吉光片羽總是一次又一次擦亮我們的心。直到五年前那個寒冬的晚上,菲朵從更南的南方飛到陰冷的成都,和Yoli一起來看我主演的話劇《情書》。很深的夜里,話劇落幕,我們坐進從劇場去酒店的車,一路聊著,想法逐漸清晰:不管*后的合作呈現在各自的創作里會是怎樣,談話本身就是一件“作品”,不如記錄下這些談話,用文字。于是在車里,我們一起定下了今后的安排:我們要有八到十次對談,話題圍繞女性成長。 生活里,我們和周圍的朋友談論天氣,談論心情,談論電影,談論新買的連衣裙。但是那個晚上我們說,我們要勇敢一點,對自己狠一點,要去觸碰那些平時不敢碰的內容。我們知道,在女性成長的路途中,直面問題是很艱難的,但是這些問題一直在那里,是我們的功課,也值得我們直面。我們要好好想想一個女人在這不完美的人世間“活著”這回事。生命從出生到死亡要經歷的大事件都有什么?我們應該談到父母、生養,我們也應該討論自由、愛情,當然還有婚姻、宗教,甚至死亡……這些話題,我們平時不談,但多么值得一談啊。 起初,我們以為對談*多半年就會結束。事實上,這個過程長達五年。我們原本打算將理性貫穿于談話中,但很多時候,還是依靠直覺和感性在摸索中前進。即使是三個對彼此徹底誠實的女人,在面對人生中重大問題的時候,也總有搖擺和不確定。也可能某一時刻的堅定,在事后回看,又充滿了草率,并且開始自我懷疑。 可以說,這本書的“長成”,和我們的個人成長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一開始,我們對談話的推進如此緩慢感到著急,因為有時候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卻突然沒有了談論這些話題的“場域”,而有的時候,某一位談話者可能正經歷人生重大變故,根本生不起一顆要“談談人生中重大問題”的心。我們既想鄭重地談,又想把很深的感情輕輕地說出來。我們想用力做好這件事,又想鼓勵同伴:沒關系啊,放輕松。后來,大約到第五次談話之后,我們慢慢放下了急切,開始變得沉靜,像在等待一棵樹的緩慢生長。這種沉靜,當然有談話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滋養和力量。 不管怎樣,我們勇敢地表達了,記錄了。也許有人不贊同我們的某些觀點,就是我們仨,也很難做到彼此都認同,但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表達本身。 如菲朵所說:對話這件事情*重要的意義在于,我們就女性成長過程中的大事件進行了*坦誠的交流,并以這樣的分享鼓勵更多的女性直接、公開、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不僅僅是幾次普通的聊天,更是作為女性,為自身成長所付出的努力。 距離**次談話已經有五年時間了。這五年,我們在各自的世界里往前走。除了繼續畫畫、攝影、做衣服,Yoli和我都又生了孩子,菲朵的生活也經歷了一些變化。這一路上,不定期的主題談話,讓三個人在彼此的生命里互相關照、相偎取暖。有時候淡淡的,有時候深深的,有時候開懷大笑,有時候眼淚長流……這些談話記錄,充盈著把生命和盤托出的快意。可以說,面對另外兩位赤誠的同路人,我們都做到了*大程度的袒露。
女朋友們 作者簡介
寧遠,寫作者,服裝設計師,主持人。曾供職于媒體和高校。先后擔任成都電視臺、四川衛視、湖南衛視主持人和記者。2009年獲得中國主持人ZUIGAO獎“金話筒獎”、中國電視“金鷹獎”。2010年起,辭去教職,離開媒體,創辦女裝品牌“遠家YUANJIA”(遠遠的陽光房),出版繪本《遠遠的村莊》、散文集《真怕你是個乖孩子》《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豐收》等。如今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楊菲朵,自由攝影師,自由寫作者,自我教育實踐者。曾供職媒體,任《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美術編輯,任《華XIA地理》攝影總監。因為熱愛高原,于2008年10月移居云南大理。創建了“菲朵的客廳”攝影工作室。2016年3月至今,策劃并帶領“女性的意識”六十天療愈書寫營、“女性獨白”三百六十五天療愈書寫營。目前與一千多位寫作者同行,共同探索女性自助式成長。 尤琳,獨立教師,水彩畫家,寫作者。曾在高校和政府部門工作,在成為媽媽后,辭職創辦“半畫”課堂,建立從自然觀察到自我覺察的課程體系,將藝術的思想落足于日常的生活。曾受邀成為星巴克旗艦店落地成都的首位合ZUO藝術家,并主持了星巴克的咖啡藝術課堂。已出版圖文集《愿我們手持刀鋒,心如甘露》,散文集《心想畫畫就畫畫》《生活不易,敬之以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