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流域系統研究新范式:西江流域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6805
- 條形碼:9787030636805 ; 978-7-03-06368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域系統研究新范式:西江流域案例 內容簡介
本書以廣西西江流域為研究對象,基于生態風險管理的視角,沿著流域社會—生態系統動態監測—耦合機制—生態風險—情景模擬—綜合管理—戰略決策進行集成研究,從地質地貌、土地利用、資源環境承載力、石漠化過程、植被變化、生態系統脆弱性、綜合風險、社會水文、農村居民點、貧困現狀、發展戰略、生態補償等方面進行專題研究。本書包括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4篇,共20章,通過集成研究與專題研究,對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系統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管理建議,同時結合廣西西江流域獨特的地理區位條件,為其謀劃發展方向。
流域系統研究新范式:西江流域案例 目錄
目錄
序
前言
**篇 理論方法篇
第1章 流域人地系統科學研究范式 3
1.1 流域人地系統研究進展 3
1.2 流域人地系統科學的學科體系 6
1.3 流域人地系統研究理論與方法 8
1.4 學術思路與技術路線 14
參考文獻 14
第2章 廣西西江流域地質地貌時空格局及其環境效應 16
2.1 地質 16
2.2 地貌 42
參考文獻 77
第3章 廣西西江流域地理特征分析與綜合區劃 78
3.1 地理特征與綜合區劃研究綜述 78
3.2 綜合區劃理論與方法 79
3.3 研究區概況 86
3.4 綜合區劃指標處理及權重值的確定 97
3.5 綜合區劃方案 108
參考文獻 116
第4章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系統協同變化及耦合機制 117
4.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7
4.2 廣西西江流域經濟-社會-生態系統概況 118
4.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8
4.4 結果與分析 121
4.5 本章小結 126
參考文獻 127
第5章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集成與決策支持系統 128
5.1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的特征與分類 128
5.2 數據集成的關鍵技術 129
5.3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庫設計 137
5.4 系統建設原則 139
5.5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集成共享系統 140
5.6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決策支持系統 144
5.7 本章小結 147
參考文獻 147
第二篇 生態變化與資源利用篇
第6章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及其環境效應研究 151
6.1 引言 151
6.2 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153
6.3 數據處理 157
6.4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158
6.5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的生態環境效應 168
6.6 本章小結 171
參考文獻 171
第7章 廣西西江流域三生用地評價和優化配置研究 174
7.1 引言 174
7.2 研究現狀 174
7.3 研究方法 175
7.4 研究區域概況及數據說明 176
7.5 研究結果分析 177
7.6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優化配置 202
7.7 本章小結 203
參考文獻 203
第8章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模擬及其合理開發研究 205
8.1 引言 205
8.2 基于CA-Markov 模型的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理論與方法 209
8.3 數據來源 212
8.4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212
8.5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因子分析 217
8.6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情景模擬 225
8.7 本章小結 230
參考文獻 231
第9章 廣西西江流域水資源時空分布及可持續利用評價 234
9.1 基于綜合指數法的廣西西江流域水資源可持續性評估 234
9.2 像元尺度上廣西西江流域水資源可獲取性綜合評價 240
參考文獻 247
第10章 廣西西江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249
10.1 廣西西江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 249
10.2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256
10.3 本章小結 271
參考文獻 272
第三篇 環境演變與風險評價篇
第11章 廣西石漠化過程及其植被變化分析研究 277
11.1 廣西石漠化遙感調查研究背景及意義 277
11.2 廣西石漠化遙感調查數據 278
11.3 石漠化地區遙感影像及其光譜特征 278
11.4 石漠化遙感解譯模型 279
11.5 石漠化遙感解譯結果 280
11.6 廣西喀斯特地區植被變化及氣候驅動力 284
參考文獻 291
第12章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脆弱性評價及防災減災研究 293
12.1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背景及數據源 293
12.2 廣西西江流域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及風險機制 295
12.3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時空演變 295
12.4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風險評價 301
12.5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防災減災對策 325
參考文獻 326
第13章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分析及評價研究 328
13.1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研究背景及意義 328
13.2 核心概念與關鍵技術 329
13.3 評價方法與技術路線 330
13.4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 335
13.5 結論與討論 346
參考文獻 347
第14章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研究 349
14.1 引言 349
14.2 理論與方法 352
14.3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357
14.4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評價及分區 358
14.5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管理 365
參考文獻 367
第四篇 綜合管理與戰略決策篇
第15章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系統產水與固碳服務功能研究 371
15.1 引言 371
15.2 研究方法與數據處理 375
15.3 生態系統產水量與碳儲量服務功能分析 387
15.4 生態系統產水與固碳服務功能綜合分區 400
15.5 本章小結 407
參考文獻 408
第16章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水文評價與綜合管理研究 414
16.1 引言 414
16.2 社會水文系統脆弱性評價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423
16.3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 426
16.4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水文系統時空變化 429
16.5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水文系統脆弱性評價 449
16.6 本章小結 462
參考文獻 462
第17章 廣西西江流域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468
17.1 引言 468
17.2 研究區概況 472
17.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472
17.4 結果分析 478
17.5 本章小結 482
參考文獻 483
第18章 廣西西江流域空間功能分區及其扶貧模式研究 486
18.1 廣西西江流域國土空間功能分區 486
18.2 廣西西江流域貧困空間分布特征與扶貧模式分析 499
18.3 基于地理探測器的廣西西江流域致貧因子分析 510
18.4 基于廣西西江流域國土空間功能分區的精準扶貧模式探討 523
參考文獻 525
第19章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發展戰略研究 527
19.1 “一帶一路” 倡議對廣西的新定位?新要求 527
19.2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發展的“SWOT” 分析 530
19.3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的左右江革命老區的發展戰略 535
19.4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的西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 541
19.5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積極實施“雙核驅動” 與“三區統籌” 發展戰略 544
參考文獻 550
第20章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補償與長效保護機制及政策建議 551
20.1 流域生態補償與環境保護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551
20.2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及生態補償建設現狀 552
20.3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設計 564
20.4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補償與保護建議 566
參考文獻 569
序
前言
**篇 理論方法篇
第1章 流域人地系統科學研究范式 3
1.1 流域人地系統研究進展 3
1.2 流域人地系統科學的學科體系 6
1.3 流域人地系統研究理論與方法 8
1.4 學術思路與技術路線 14
參考文獻 14
第2章 廣西西江流域地質地貌時空格局及其環境效應 16
2.1 地質 16
2.2 地貌 42
參考文獻 77
第3章 廣西西江流域地理特征分析與綜合區劃 78
3.1 地理特征與綜合區劃研究綜述 78
3.2 綜合區劃理論與方法 79
3.3 研究區概況 86
3.4 綜合區劃指標處理及權重值的確定 97
3.5 綜合區劃方案 108
參考文獻 116
第4章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系統協同變化及耦合機制 117
4.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7
4.2 廣西西江流域經濟-社會-生態系統概況 118
4.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8
4.4 結果與分析 121
4.5 本章小結 126
參考文獻 127
第5章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集成與決策支持系統 128
5.1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的特征與分類 128
5.2 數據集成的關鍵技術 129
5.3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庫設計 137
5.4 系統建設原則 139
5.5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數據集成共享系統 140
5.6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生態決策支持系統 144
5.7 本章小結 147
參考文獻 147
第二篇 生態變化與資源利用篇
第6章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及其環境效應研究 151
6.1 引言 151
6.2 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153
6.3 數據處理 157
6.4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分析 158
6.5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觀格局變化的生態環境效應 168
6.6 本章小結 171
參考文獻 171
第7章 廣西西江流域三生用地評價和優化配置研究 174
7.1 引言 174
7.2 研究現狀 174
7.3 研究方法 175
7.4 研究區域概況及數據說明 176
7.5 研究結果分析 177
7.6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優化配置 202
7.7 本章小結 203
參考文獻 203
第8章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模擬及其合理開發研究 205
8.1 引言 205
8.2 基于CA-Markov 模型的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理論與方法 209
8.3 數據來源 212
8.4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212
8.5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因子分析 217
8.6 廣西西江流域土地利用變化情景模擬 225
8.7 本章小結 230
參考文獻 231
第9章 廣西西江流域水資源時空分布及可持續利用評價 234
9.1 基于綜合指數法的廣西西江流域水資源可持續性評估 234
9.2 像元尺度上廣西西江流域水資源可獲取性綜合評價 240
參考文獻 247
第10章 廣西西江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249
10.1 廣西西江流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 249
10.2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256
10.3 本章小結 271
參考文獻 272
第三篇 環境演變與風險評價篇
第11章 廣西石漠化過程及其植被變化分析研究 277
11.1 廣西石漠化遙感調查研究背景及意義 277
11.2 廣西石漠化遙感調查數據 278
11.3 石漠化地區遙感影像及其光譜特征 278
11.4 石漠化遙感解譯模型 279
11.5 石漠化遙感解譯結果 280
11.6 廣西喀斯特地區植被變化及氣候驅動力 284
參考文獻 291
第12章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脆弱性評價及防災減災研究 293
12.1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背景及數據源 293
12.2 廣西西江流域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及風險機制 295
12.3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時空演變 295
12.4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風險評價 301
12.5 廣西西江流域自然災害防災減災對策 325
參考文獻 326
第13章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分析及評價研究 328
13.1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研究背景及意義 328
13.2 核心概念與關鍵技術 329
13.3 評價方法與技術路線 330
13.4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 335
13.5 結論與討論 346
參考文獻 347
第14章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評價與風險管理研究 349
14.1 引言 349
14.2 理論與方法 352
14.3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357
14.4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評價及分區 358
14.5 廣西西江流域綜合生態風險管理 365
參考文獻 367
第四篇 綜合管理與戰略決策篇
第15章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系統產水與固碳服務功能研究 371
15.1 引言 371
15.2 研究方法與數據處理 375
15.3 生態系統產水量與碳儲量服務功能分析 387
15.4 生態系統產水與固碳服務功能綜合分區 400
15.5 本章小結 407
參考文獻 408
第16章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水文評價與綜合管理研究 414
16.1 引言 414
16.2 社會水文系統脆弱性評價理論基礎與技術方法 423
16.3 研究區概況及數據 426
16.4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水文系統時空變化 429
16.5 廣西西江流域社會水文系統脆弱性評價 449
16.6 本章小結 462
參考文獻 462
第17章 廣西西江流域農村居民點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468
17.1 引言 468
17.2 研究區概況 472
17.3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472
17.4 結果分析 478
17.5 本章小結 482
參考文獻 483
第18章 廣西西江流域空間功能分區及其扶貧模式研究 486
18.1 廣西西江流域國土空間功能分區 486
18.2 廣西西江流域貧困空間分布特征與扶貧模式分析 499
18.3 基于地理探測器的廣西西江流域致貧因子分析 510
18.4 基于廣西西江流域國土空間功能分區的精準扶貧模式探討 523
參考文獻 525
第19章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發展戰略研究 527
19.1 “一帶一路” 倡議對廣西的新定位?新要求 527
19.2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發展的“SWOT” 分析 530
19.3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的左右江革命老區的發展戰略 535
19.4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的西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 541
19.5 “一帶一路” 構架下的廣西西江流域積極實施“雙核驅動” 與“三區統籌” 發展戰略 544
參考文獻 550
第20章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補償與長效保護機制及政策建議 551
20.1 流域生態補償與環境保護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551
20.2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環境問題及生態補償建設現狀 552
20.3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設計 564
20.4 廣西西江流域生態補償與保護建議 566
參考文獻 56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