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數字通信系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35785
- 條形碼:9787121335785 ; 978-7-121-3357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通信系統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本書內容豐富、選材新穎、深入淺出,能夠滿足各種背景和興趣的讀者需要,對于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也有很大的靈活性,適合作為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關技術、科研和管理人員使用或作為繼續教育的參考書。全面覆蓋數字通信原理知識,采用簡單、直接、精煉的語言闡述基本原理; 豐富的例題,上機實驗和習題,有助于讀者加深理解,鞏固知識。
數字通信系統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涵蓋了迄今為止數字通信原理的全面內容,特別是采用直接、簡單、精練的方式對許多核心基本問題以及與實踐有關的理論知識進行了闡述。全書共分10章,包括采樣過程、數字調制技術、差錯控制編碼、脈沖編碼調制(PCM)的魯棒量化技術、低比特率語音編碼、信息論概念、編碼和計算機通信等數字通信領域的廣泛內容。書中詳細給出了許多例子、采用MATLAB語言設計的計算機實驗,以及許多課后作業,有助于學生深入掌握理論知識。
數字通信系統 目錄
目錄
第1章 引言
1.1歷史背景
1.2通信過程
1.3多址技術
1.4網絡
1.5數字通信
1.6本書組織結構
注釋
第2章 信號與系統的傅里葉分析
2.1引言
2.2傅里葉級數
2.3傅里葉變換
2.4時域表示與頻域表示之間的逆向關系
2.5狄拉克函數(δ函數)
2.6周期信號的傅里葉變換
2.7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的傳輸
2.8希爾伯特變換
2.9預包絡
2.10帶通信號的復包絡
2.11帶通信號的正則表示
2.12帶通系統的復(數)低通表示
2.13將帶通信號與系統的復數表示結合起來
2.14線性調制理論
2.15相位與群時延
2.16傅里葉變換的數值計算
2.17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3章 概率論與貝葉斯推理
3.1引言
3.2集合論
3.3概率論
3.4隨機變量
3.5分布函數
3.6期望概念
3.7二階統計平均
3.8特征函數
3.9高斯分布
3.10中心極限定理
3.11貝葉斯推理
3.12參數估計
3.13假設檢驗
3.14復合假設檢驗
3.15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4章 隨機過程
4.1引言
4.2隨機過程的數學定義
4.3兩類隨機過程: 嚴格平穩和弱平穩
4.4弱平穩過程的均值、 相關和協方差函數
4.5遍歷過程
4.6弱平穩過程經過線性時不變濾波器的傳輸
4.7弱平穩過程的功率譜密度
4.8功率譜密度的另一種定義
4.9互譜密度
4.10泊松過程
4.11高斯過程
4.12噪聲
4.13窄帶噪聲
4.14正弦波加上窄帶噪聲
4.15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5章 信息論
5.1引言
5.2熵
5.3信源編碼定理
5.4無損數據壓縮算法
5.5離散無記憶信道
5.6互信息
5.7信道容量
5.8信道編碼定理
5.9連續隨機變量的微分熵與互信息
5.10信息容量定律
5.11信息容量定律的含義
5.12有色噪聲信道的信息容量
5.13率失真理論
5.14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6章 模擬波形轉化為編碼脈沖
6.1引言
6.2采樣理論
6.3脈沖幅度調制
6.4量化及其統計特征
6.5脈沖編碼調制
6.6PCM系統中的噪聲因素
6.7降低冗余度的預測誤差濾波
6.8差分脈沖編碼調制
6.9增量調制
6.10線路碼
6.11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7章 在AWGN信道上傳輸信號
7.1引言
7.2信號的幾何表示
7.3將連續AWGN信道轉化為向量信道
7.4采用相干檢測的*優接收機
7.5差錯概率
7.6采用相干檢測的相移鍵控技術
7.7M進制正交幅度調制
7.8采用相干檢測的頻移鍵控技術
7.9從信息論觀點對M進制PSK和M進制FSK進行比較
7.10具有未知相位信號的檢測
7.11非相干正交調制技術
7.12采用非相干檢測的二進制頻移鍵控
7.13差分相移鍵控
7.14在AWGN信道上各種調制信號的BER比較
7.15同步
7.16同步的遞歸*大似然估計方法
7.17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8章 在帶限信道上發送信號
8.1引言
8.2匹配濾波器接收機中由于信道噪聲產生的差錯率
8.3符號間干擾
8.4無ISI的信號設計
8.5無失真基帶數據傳輸的理想奈奎斯特脈沖
8.6升余弦譜
8.7平方根升余弦譜
8.8后處理技術: 眼圖
8.9自適應均衡
8.10寬帶骨干數據網: 在多個基帶信道上發送信號
8.11數字用戶線
8.12AWGN信道的容量(再次討論)
8.13將連續時間信道分割為一組子信道
8.14約束*優化問題的注水解釋
8.15基于離散傅里葉變換的DMT系統
8.16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9章 在衰落信道上發送信號
9.1引言
9.2傳播效應
9.3Jakes模型
9.4寬帶無線信道的統計特征
9.5雙擴展信道的FIR模型
9.6調制方法比較:平坦衰落的影響
9.7分集技術
9.8接收空間分集系統
9.9發射空間分集系統
9.10多輸入-多輸出系統:基本考慮
9.11接收機已知信道時的MIMO信道容量
9.12正交頻分復用
9.13擴譜信號
9.14碼分多址
9.15RAKE接收機和多徑分集
9.16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第10章 差錯控制編碼
10.1引言
10.2基于前向糾錯的差錯控制
10.3離散無記憶信道
10.4線性分組碼
10.5循環碼
10.6卷積碼
10.7卷積碼的*優譯碼
10.8卷積碼的*大似然譯碼
10.9卷積碼的*大后驗概率譯碼
10.10對數域MAP譯碼方法舉例
10.11新一代概率組合碼
10.12Turbo碼
10.13EXIT圖
10.14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10.15網格編碼調制
10.16串行級聯碼的Turbo譯碼
10.17小結與討論
習題
注釋
附錄A 高級概率模型
附錄B Q函數的界
附錄C 貝塞爾函數
附錄D 拉格朗日乘子法
附錄E MIMO信道的信息容量
附錄F 交織
附錄G OFDM中降低峰值功率的問題
附錄H 非線性固態功率放大器
附錄I 蒙特卡羅積分
附錄J *大長度序列
附錄K 數學用表
術語表
數字通信系統 作者簡介
Simon Haykin:IEEE會士,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電子工程系。加拿大McMaster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通信研究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非線性動力學、神經網絡和自適應濾波器及其應用。Simon Haykin:IEEE會士,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士,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電子工程系。現為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Distinguished University教授,認知系統實驗室主任。2002年獲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URSI)頒發的Henry Booker金質獎章。在無線通信與信號處理領域的多個方面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信號與系統(第二版)》《通信系統(第四版)》《自適應濾波器原理(第五版)》,主要研究方向為自適應信號處理與智能信號處理、無線通信與雷達技術,近年來特別關注認知無線電和認知雷達方面的研究。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