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認識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際關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0136
- 條形碼:9787559440136 ; 978-7-5594-4013-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認識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際關系 本書特色
人生而自由,卻無不在人際關系的枷鎖之中。 有人說,*難的人際關系,就是夫妻關系。 因為婚姻把這樣一群人連在一起,夫妻、孩子、父母、朋友…… 人際關系復雜多樣,在矛盾交織中不斷變化。 人際關系的復雜讓人焦頭爛額,多重身份的轉換讓人疲憊不堪。 他們,挺難。 meiya帶你調節(jié)多重親密關系帶來的壓力,解決現(xiàn)代女性必須面對的人際問題,重建相處的思維模式。 meiya說,我希望自己能寫出這群女人的心聲,讓她們知道她們并不孤獨,讓彼此在傾聽和傾訴之中獲得片刻的溫柔與喘息,并且可以選擇從心理和行為上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為自己做一些什么,從而使她們*大限度地在現(xiàn)實中過得自由和快樂一些。 meiya帶你解決現(xiàn)代女性難以逃避的問題:離婚、出軌、喪偶式育兒、保姆型家庭主婦……如何改善婚姻中雙方的關系、如何與對方吵架、為什么排除萬難也要和伴侶親親抱抱、三觀不合的夫妻是否可以獲取幸福、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創(chuàng)傷、如何認識并糾正自己的錯誤、人際交往中如何對待別人的評價…… 且美且獨立的人生,需要你主動的改變與成長 本書區(qū)別于雞湯文,作者從更加實用的角度書寫,內容中加入很多具體分析,可以直接幫助讀者對應自身,做出改變。
認識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際關系 內容簡介
我們總對自己和生活抱有太多的不滿,我們無法擺脫親密關系中的焦慮痛苦和不安全感,我們總是缺乏自信,煩惱很多。所以我們開始給自己施加壓力,想讓自己完美無缺,不斷催促伴侶上進和奮斗,為共同的生活努力。我們逐漸迷失在自己編造的夢境中,發(fā)現(xiàn)一切變得陌生和冷漠,你真的認識你自己,認識你的伴侶么 在本書中,你會學到該如何改善婚姻中雙方的關系、如何與對方吵架、為什么排除萬難也要和伴侶親親抱抱、三觀不合的夫妻是否可以獲取幸福、如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創(chuàng)傷、如何認識并糾正自己的錯誤、人際交往中如何對待別人的評價…… 心理咨詢師meiya帶你解決現(xiàn)代女性一生中難以逃避的問題:離婚、出軌、喪偶式育兒、保姆型家庭主婦……且美且獨立的人生,需要你主動的改變與成長 一段感情好看好的樣子,就是雙方都學會在探索中成長
認識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際關系 目錄
Part 1 個人成長
你有“見好”的思維方式嗎? 002
破解癡迷的*佳方法,不是遠離癡迷,而是靠近自己所癡迷的 009
用你過去的成功,點亮未來的成功 015
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我們*需要“知止”的智慧 022
你的內部動力被偷走了嗎? 029
帶著問題去生活,帶著問題往前走 038
做一點是一點 043
你的人生,由那些微小而有力量的改變鑄成 048
Part 2 親密關系
幸福的婚姻沒有模板,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相處之道 056
作為女人,你可以直接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062
糟糕的婚姻,其實只是沒來得及好轉的婚姻 069
沒有人能滿足你所有的需求 076
婚姻中的女人都需要一張自我關懷清單 089
女人,要一直一直都有女朋友 097
中國人的情感模式,都是在找媽媽 104
不干家務的男人要小心,你極可能會被離婚喲! 112
如何讓自己成為好伴侶培養(yǎng)皿 121
為什么排除萬難也要和伴侶親親抱抱 130
……
認識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際關系 節(jié)選
破解癡迷的*佳方法,不是遠離癡迷,而是靠近自己所癡迷的 有的未婚女性來訪者在咨詢中,會和我談到她們癡迷某一個異性的心理困擾。 為什么用“癡迷”這個詞呢?因為她們會深深為之著迷,對其充滿了愛意與仰慕,會不停地圍著對方轉,關注對方的一舉一動,每天查看對方的朋友圈和微博,完全停不下來。如果對方讓自己做什么事情,哪怕是不合理的請求,她們也會答應。她們在兩性關系中容易遭受不公平的對待,她們所癡迷的人往往并不在意她們,不喜歡她們,甚至會虐待她們。 我遇到的一位女士癡迷同工作單位的一位有女朋友的男士,因一直當對方的情緒垃圾桶而倍感痛苦。這位男士時不時地會向她傾訴和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比如和女朋友吵架了、工作壓力大、對領導感到不滿等,甚至還讓她幫助自己完成收集數(shù)據、整理表格的工作,幫自己給女朋友挑選鮮花和禮物。 其實,她深知這位男士不會和現(xiàn)女友分手,他們之間根本沒有可能,但是她就是無法停止自己的癡迷。一方面她因為自己一直被對方利用、被不公正對待、被當作情緒垃圾桶而痛苦,另一方面她又安慰自己,覺得可以這樣遠遠地看著對方,陪伴對方,被對方需要也很好,因為她沒法想象沒有他的生活。 總之,就是虐心又欲罷不能。 這種癡迷顯然是不好的,它會傷害我們自己的身心健康。那破解癡迷的*佳方法是什么呢?不是告訴自己,我不要癡迷這個人,我要離開他,這個方法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好好弄清楚我到底癡迷這個人身上的什么東西。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在莎士比亞的經典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于雙方家庭存在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家人的極力阻礙。但壓迫并沒有使他們分手,反而使他們愛得更深,直到殉情。所謂“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就是指當出現(xiàn)干擾或者阻礙戀愛雙方愛情關系的外在力量時,他們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同樣的,你越是告訴自己不要癡迷他,讓自己忘記喜歡他的這件事,你身邊的朋友、家人也告訴你不要癡迷對方,你可能就越容易癡迷對方而無法自拔。 心理咨詢師則會告訴你,好好去靠近和審視這個人以及你自身,去看清楚這個人為什么會對你有這么大的吸引力,把這個問題弄得水落石出,原因越清楚越有利于你擺脫癡迷。 是他工作能力很強,自信迷人?是他能言善辯,很會表達?是他幽默有趣,會逗大家開心?還是他身上有淡淡的莫名的憂郁氣質? …… 弄清楚這些東西之后,就問問自己,我為什么會癡迷這些?一般來講,我們癡迷的東西可能是我們自身所缺乏的,或者是我們希望理想的自己所具備的。也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滿意,希望理想的自己也能獨當一面,所以對工作能力強,事業(yè)成功的他很佩服;也許是因為我們內心自卑,缺乏自信,所以才會對外表自信有魅力的他心動;也許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笨嘴拙舌,也很想讓自己變得幽默有趣但做不到,所以看到幽默的他就特別仰慕;也許是這個人和自己父親的氣質很像,但我們和父親的關系疏離,所以一直想靠近他又無能為力…… 我們?yōu)槭裁磿V迷這個人?當我們將這個問題搞得越清楚,我們就越容易獲得一種解脫感,越容易感覺到放松:“哦,原來,我不是癡迷這個人,而是癡迷這個人身上的一些東西,一些品質。”這樣,我們就可以將這個人和令我們癡迷的東西分開,不是這個人令我們癡迷,而是他身上展現(xiàn)出的特質令我們癡迷,這是**步。第二步,就是看看其他人身上有沒有這些同樣令我們癡迷的東西。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我們喜歡的人,其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一類人。這類人身上有我們喜歡的特質或者品質。 這是目標和路徑的差別,別把路徑當目標。如果北京是我們的目標,那我們可以坐高鐵去,可以坐飛機去,也可以開車去。不要認為只有一種方式才能到北京。你要記住這一點,一個人不會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她完全有能力愛上其他人。 那些同樣有我們喜歡的特質或品質的其他人中,極可能就有同樣喜歡我們,與我們合適,可以與我們共度一生的人。 第三步,努力去塑造自己,讓自己身上也擁有令自己癡迷的東西,把自己打造成令自己心動的女人。如果你被對方展現(xiàn)出來的自信和強大氣場吸引,那去想一想怎么讓自己也能變得像他一樣自信,有氣場。你可以學習色彩和服裝搭配,提升自己的外表形象;你可以多讀書,提升自己對人對事的理解;你還可以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讓自己可以侃侃而談…… 當我們將癡迷別人的注意力和能量用來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時候,對別人的癡迷自然就會減少很多。如果努力還是改變不了自己,那就學會接納自己,接納我們不完美的部分,接納我們的有限性,接納我們無法成為那個理想的自己。總結一下,要想擺脫對一個人的癡迷,應該讓自己努力癡迷,不是癡迷這個人本身,而是癡迷對方展現(xiàn)出來的品質,癡迷有這些品質的一群人,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令自己癡迷的人。以前我在上心理咨詢培訓課時,老師講過一個有趣的案例。 一個新手老師,是個小伙子,很害怕去給學生上課,因為他害怕自己在講臺上會臉紅。上課時,他總是擔心自己是不是臉紅了,也害怕學生看到自己臉紅。他去找心理咨詢師,傾訴自己的苦惱。咨詢師告訴他,從現(xiàn)在開始,上課的時候要努力讓自己臉紅,必須努力保證每次上課都能臉紅。于是,這個小伙子上課時開始努力讓自己臉紅,結果他就是臉紅不起來,偶爾能臉紅反而覺得自己成功了,很開心。后來,他對上課臉紅不臉紅這件事就完全不在意了。 這就是心理治療中的“悖論處方”。將原本“不要臉紅”的目標巧妙地替換成“努力臉紅”,消解了對方思維中“臉紅是不好的”這一看法。當“臉紅”被定義為要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成了好事,那“臉紅”本身反而就不會讓一個人不舒服和在意了。 對于癡迷某人這件事也是如此,讓自己不要癡迷是無效的,搞清楚自己癡迷的是這個人身上的哪些品質,然后強化自己對這些品質的欣賞、認可和仰慕,*后讓自己也擁有這些品質,才是走出癡迷的*佳方法。 職業(yè)選擇方面也是如此,很多人對于自己沒有機會從事的職業(yè)也會陷入癡迷,心心念念,比如有的人做著一份公務員的工作,心里卻想當演員,想拍電影。那就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想當演員,想拍電影,是真的喜歡演戲、講臺詞?還是覺得當演員可以被人關注,自己渴望被別人關注?抑或是其他的原因? 那這些原因在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工作中是否存在?有的時候我們癡迷的其實不是某個人、某件事本身,而是他們 背后的一些東西。搞清楚自己癡迷的到底是什么,理解自己為什么會癡迷,是幫助我們走出癡迷的關鍵。霧里看花,因為看不清楚,反而越想得到花。撥開云霧,好好欣賞和審視這朵花,反而對得到花這件事不執(zhí)著了。這是人性的規(guī)律。
認識你真好:建立深度而成熟的人際關系 作者簡介
meiya 暢銷書作家丨心理咨詢師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豐富的心理咨詢經驗。 曾出版多本暢銷書,包括《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慢慢來,讓靈魂跟上來》《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 愛生活,愛成長,改變就趁現(xiàn)在,成長從心理開始。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