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兒童史:秦漢秦漢兒童史(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768972
- 條形碼:9787541768972 ; 978-7-5417-689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兒童史:秦漢秦漢兒童史(精裝) 內容簡介
兒童是建設未來社會的預備力量。他們的心理、愿望、素質、能力,文化性格、審美情趣、價值判斷、社會責任心,在某種意義上預示了社會演化的方向,影響著社會演化的進程。探討和研究這部分人群的生活,對于跨越代際的較長時段的社會歷史考察,對于社會發展大趨勢的考察,是有意義的。 中國兒童史或兒童生活史的研究起步較晚;赝酝纳鐣费芯,兒童史研究雖然得到了學界的注意,卻沒有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只是在家庭史、教育史、醫學史、風俗史等研究專題成果中見到兒童史的片段。了解不同時期兒童的生活形式,對于認識歷代社會生活的相關內容,會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和谑侨松鷺O為重要的階段,通過對兒童生活的考察,有助于更全面地認識某一時期的社會生活及情狀。通過對兒童生活狀況與精神風貌的考察,于理解歷史文化,加強兒童教育和未成年人保護,也是很有益的。胡適先生曾認為,“怎樣待小孩子”是一個民族文明的重要表現。而孩子的精神狀貌,也體現了這個民族文明的形象。研究兒童的生活,可以通過一個特殊的觀察視角,真實地了解當時社會關系的原生形態,這將有助于對當時社會生活情狀進行全面理解,對當時社會文化風格進行具體說明。 因此,我們計劃出版一套插圖“中國古代兒童史”系列叢書,通過對不同時期兒童生活的考察,全面、真切地認識歷代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更加清晰地看出歷史的總貌。叢書采用文化史、社會史的方法,結合人類學、考古學的理念,通過文化生活史的視角及講述方式,收集和整理歷代有關社會生活的各種文獻和考古資料,深入考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西夏、金、元、明、清各時期的兒童生活。內容涵蓋兒童觀念、兒童生命、兒童游戲、童蒙教育、兒童的社會地位等各個方面。附上精美的文物、文獻圖片,具體形象地展示古代兒童生活的原貌。 叢書向大眾還原中國古代兒童生活細節的同時,還能使讀者對中國歷史形成立體、感性的認識,真正走近古代兒童,考察他們的生存境況,分析他們的社會地位,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
中國古代兒童史:秦漢秦漢兒童史(精裝) 目錄
一、“宜子孫”理想
1.“常宜子孫”“子孫益昌”
2.工藝造型的“子母”主題
3.“乳舍”設置與“九子母”神話
4.關于“小兒受賜”
二、“嬰兒”“嬰女”命運
1.人始生日“嬰兒”
2.嬰兒保健巫術
3.漢代文學的“傷夭”“障夭”主題
4.扁鵲“為小兒醫”
三、兒戲:游藝生活
1.掩雀·捕蟬·挽滿·蹴鞠
2.鳩車之樂與竹馬之歡
3.六博與弈棋
4.“諸戲弄小兒之具”
四、蒙學
1.秦漢時期的“小學”
2.蒙學教材遺存
3.女童教育
4.“神童”故事
五、兒童勞動與勞動兒童
1.耕:兒童勞動實踐之一
2.牧:兒童勞動實踐之二
3.“牽馬”“引!薄皩④嚒
4.“樵薪”及其他勞作
六、社會犯罪、社會災難、社會動蕩與受害兒童
1.“略賣”“掠賣”與“賣子”“鬻子孫”現象
2.“梁節姑姊”事跡
3.“幼孤為奴虜”
4.戰爭背景下未成年人的生活
七、社會上層兒童生活
1.賈誼言童年胡亥惡作劇與“梁王勝墜馬死”
2.“趙氏孤兒”故事與漢宮悲劇童年
3.漢家“少帝”“殤帝”“沖帝”
4.“周公輔成王”畫像
……
八、“小子軍”與少年吏
九、民間意識中的“小兒鬼”
一〇、神異的“童男女”
代結語:秦漢社會的“童心”觀察三四
后記
插圖說明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