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包郵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作者:黃宗智著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04-01
開本: 32開 頁數: 636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63.7(6.5折) 定價  ¥9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版權信息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本書特色

左右兩大經典理論的論析和預期,在一定程度上都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我們需要從中國新型小農經濟的悖論實際出發(fā),重新建構符合實際而又適用于今天中國的小農經濟理論。其中關鍵在于擺脫來自兩大經典理論的錯誤認識和預期,從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際出發(fā),認識到并尊重小農戶的主體性,將其適當置于中國新型農業(yè)理論和政策的核心。如此,既可以解決社會不公和社區(qū)面臨的危機問題,也可以更好地為小農戶和消費者服務,更可以擴大內需,為中國農業(yè)和經濟整體提供更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動力。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內容簡介

本書是黃宗智在已出三本農村社會經濟史研究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和思考,共三編,**編在舒爾茨、博塞拉普的理論基礎之上,從縱向的歷史視角,探討和分析了中國的隱形農業(yè)革命;第二編以大量的研究數據作為理論支撐,從中國“半工半耕”的小農家庭、農業(yè)發(fā)展動力、大豆生產等方面,研究中國新型農業(yè)的基本特色;第三編在美國農業(yè)模式和“東亞模式”的對比分析之上,探討研究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的路徑選擇。本書的主要關注點在:一是說明中國農業(yè)三十多年來的發(fā)展變遷,尤其是當中至為關鍵的“新農業(yè)”革命及其特點。二是根據中國的經驗實際來論析現有關于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理論,目的在于說明部分西方理論的誤區(qū)和盲點,也在于介紹與它們不同的、比較符合中國經驗實際的農業(yè)經濟理論,并對中國“新型的小農經濟”的經驗進行新的理論概括。三是立足于中國實踐的研究,指出目前中國農業(yè)發(fā)展三大主要模式的利與弊,進而提出有關學術性的思考和具體建議。本書的亮點在于超越左右兩大經典理論的論析和預期,從中國新型小農經濟的悖論實際出發(fā),重新建構符合實際而又適用于今天中國的小農經濟理論,認識到并尊重小農戶的主體性,將其適當置于中國新型農業(yè)理論和政策的核心。如此,既可以解決社會不公和社區(qū)面臨的危機問題,也可以更好地為小農戶和消費者服務,更可以擴大內需,為中國農業(yè)和經濟整體提供更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動力。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目錄

總序 探尋扎根于(中國)實際的社會科學 

**章 導 論 

**編 新型農業(yè)革命與相關理論

第二章 中國的隱性農業(yè)革命1980—2010——一個歷史和比較的視野

第三章 舒爾茨《改造傳統(tǒng)農業(yè)》理論的對錯 

第四章 博塞拉普《農業(yè)增長的條件:人口壓力下農業(yè)演變的經濟學》 

第二編 新型農業(yè)的基本特色

第五章 “半工半耕”的小農家庭與非正規(guī)經濟 

第六章 沒有無產化的資本化:中國的農業(yè)發(fā)展 

第七章 中國農業(yè)資本化的動力:公司、國家還是農戶 

第八章 大豆生產和進口的經濟邏輯 

第九章 小農戶與大市場 

第三編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的經驗與未來

第十章 農業(yè)合作化路徑選擇的兩大盲點:東亞農業(yè)合作化歷史經驗的啟示 

第十一章 “家庭農場”是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出路嗎?

第十二章 “項目制”的運作機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嗎? 

第十三章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三大模式:行政、放任、合作的利與弊 

第十四章 中國農業(yè)往哪里去 

第十五章 怎樣推進中國農產品縱向一體化物流的發(fā)展:美國、中國和“東亞模式”的比較 

結 語

第十六章 結 論 

第十七章 補記:國家與村社的二元合一治理?——華北與江南地區(qū)的百年回顧與展望 

代后記 探尋中國長遠的發(fā)展道路 

展開全部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節(jié)選

**章 導論 本書是在作者已出版的三卷本研究(黃宗智,2014)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和思考,有三個主要目的:一是說明中國農業(yè)三十多年來的變遷,尤其是其中至為關鍵的“新農業(yè)”革命及其特點;二是根據中國的經驗實際來論析現有關于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理論,目的在于說明新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兩大經典理論的誤區(qū)和盲點,也在于介紹與它們不同的、比較符合中國經驗實際的農業(yè)經濟理論,并對中國“新型的小農經濟”的經驗進行新的理論概括;三是對近年來國家所采用的農業(yè)政策的評析,指出其三大主要模式的利與弊,并提出具體建議。 **編:新型農業(yè)革命與相關理論 本書的出發(fā)點是作者之前論述的《中國的隱性農業(yè)革命》(黃宗智,2010)所導致的“新農業(yè)”和“新時代的小農經濟”(黃宗智編,2012)的廣泛興起。首先,第二章再次說明它是“三大歷史性變遷的交匯”——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育率下降、大規(guī)模非農就業(yè),以及三十多年的快速經濟增長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所帶來的中國人食物消費的轉型——所促成的,并對其經驗證據做了經過更新的綜述!靶罗r業(yè)”主要是由小規(guī)模家庭農場所從事的“勞動和資本雙密集化”的高附加值農產品生產所組成,如今已經占到農業(yè)總產值的三分之二。具有中國特色的它是對“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的回應,它既吸納了更多的現代工業(yè)的農業(yè)投入,也吸納了更多的勞動力,對解決中國長期以來“人多地少”的基本資源稟賦制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章*后把中國大陸的經驗與英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qū)以及印度做了比較,借以進一步闡明中國大陸新型小農經濟的特點,為本書的主要論點做了經驗鋪墊和初步的綜述。 第三章、第四章對兩個主要的現有理論進行梳理和論析。第三章集中討論中國改革期間占據“主流”地位的舒爾茨(Theodore Schultz)關于“傳統(tǒng)農業(yè)”及其“轉型”的理論。文章首先說明,舒爾茨從其基本理論前提——市場機制必定會導致資源*佳配置,包括勞動力的配置——出發(fā),試圖借助印度的經驗來“證明”,勞動力過剩不可能存在。但他的“經驗證據”其實只是一種不符合實際的擺設,真正的關鍵是他設定的理論前提以及據此的循環(huán)推理。用于中國,他的理論實際上排除了考慮中國的“人多地少”和勞動力相對過剩的基本國情。他更把“傳統(tǒng)農業(yè)”視作一成不變的、普世的固定體,無視農業(yè)經濟史中的復雜演變,特別是“人多地少”農業(yè)與“人少地多”農業(yè)間的關鍵差別。更有甚者,他把市場經濟簡單設定為完全的市場,不顧中國明清以來的單向畸形市場實際——由農村為城鎮(zhèn)提供食物和奢侈品,絕少反向的物品交流,這與亞當·斯密所看到和設想的螺旋式城鄉(xiāng)貿易發(fā)展截然不同。同時,他的理論歸根到底是把基于工業(yè)時代的經濟學理論投射于“傳統(tǒng)”農業(yè),無視\[經濟史理論家瑞格理(E. Anthony Wrigley)所論析的\]前現代“有機經濟”與現代基于“礦物能源”的工業(yè)經濟間的根本性差別。此外,他的另一基本出發(fā)點是來自美國語境中要求排除一切國家“干涉”的(共和黨)保守主義(古典自由主義)觀點,因此完全無視中國政府在改革期間所起的關鍵作用。這樣,等于是把中國(相互關聯)的兩大國情——“人多地少”的農業(yè)以及政黨—國家體制下政府舉足輕重的作用——排除在其考慮范圍之外。 第四章聚焦于一個比較符合中國實際的理論。借助博塞拉普(Ester Boserup)的經典著作《農業(yè)增長的條件:人口壓力下的農業(yè)演變的經濟學》中文版出版的契機,對以往的農業(yè)理論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和簡明的梳理、論述,以此突出博塞拉普的獨到見解。她把經典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理論顛倒過來,并與古典自由主義的舒爾茨針鋒相對,說明人口壓力是怎樣推動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博塞拉普的理論乃是從經驗到理論概括再返回到經驗和實踐的理論進路的一個典范,其中關鍵是有限定經驗范圍的理論概括,而不是像舒爾茨那樣的“普適化”的、理想化的“理論”。她的理論框架明顯更適用于理解中國具有諸多技術創(chuàng)新和變化的厚重農業(yè)歷史。 同時,本章也指出,博塞拉普的理論體系欠缺中國深厚傳統(tǒng)的農學中的“地力”概念——它其實可以協助博氏說明她所要澄清的人地關系問題,解釋明白農史中伴隨人口壓力而來的每工時產出逐步遞減的問題。與此相關的是,博塞拉普只使用了“集約化”(intensification)一詞來概括她對人地關系的論析,沒有能夠充分表達其關于前現代農業(yè)演變歷史中,過分密集的勞動力在(有限地力的)土地上投入的邊際產出遞減的洞見。筆者多年來借用吉爾茨(Clifford Geertz)的用詞而提倡的“內卷化”/“過密化”概念,則可以更貼切地總結她論述的要點。雖然如此,對中國的歷史經驗來說,博塞拉普的理論顯然要比馬爾薩斯的人口理論以及舒爾茨的市場理論貼切得多。 第二編:新型農業(yè)的基本特色 第五章到第九章是對中國新型小農經濟的一系列悖論特色的論析,并借此對現有理論和中國的經驗作進一步的評論和理論概括。第五章聚焦于當前中國的“半工半耕”社會形態(tài),即幾乎每戶農民都有家人在外打工,幾乎每一農戶家庭都是兼工業(yè)打工與農業(yè)耕作的單位。中國沒有簡單從小農經濟的社會轉化為工業(yè)經濟的社會,而是長期維持兩者的緊密交織,這既出乎舒爾茨的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預料,也完全不同于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預期。它來自中國長期以來,在土地資源稟賦不足的客觀情況下形成的,農民同時依賴兩種不同生產活動來維持生計的傳統(tǒng):先是歷史上的“男耕女織”傳統(tǒng),到明清時期特別突出,即結合農耕與手工副業(yè),兩者長期結合于農村家庭,并據此壓倒了使用雇工的經營式大農場。它也沒有呈現像西歐18世紀以來的農業(yè)與手工業(yè)分化(后者成為城鎮(zhèn)的生產活動)的現象。其后,伴隨改革時期的“鄉(xiāng)村工業(yè)化”及其悖論的“沒有城鎮(zhèn)化的工業(yè)化”,逐步形成了如今普遍的以“半工半耕”兼業(yè)農村家庭為主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 如此“半工半耕”的家庭單位的經濟邏輯與一般經典理論的預期十分不同,需要重新概括。它結合主勞動力和輔助性勞動力于單個生產單位,并更多地考慮關乎代際家庭的價值而不是個人的投入—產出的“理性”抉擇,更不是為追求利潤*大化的擴大再生產。但是,它具有比雇工經營的規(guī);r場更頑強的經濟競爭力:如今,中國的新農業(yè)所依賴的主要是農村較廉價的輔助性勞動力——婦女與老人。他們能夠低成本地為自家小農場投入密集的勞動力,而又同時依賴其家庭的主勞動力的打工收入來支付其農場所需的“資本”投入,除新農業(yè)的設施(如拱棚、豬舍、雞舍、果園、魚塘)之外,還包括在舊農業(yè)中雇用機器的耕—播—收服務來節(jié)省勞動投入。這是因為近年來打工收入多已超過這類服務的費用。如此的兼業(yè)小生產農場,比使用雇工的大農場經濟效率要高:它不必支付雇用全職勞動力的工資和工人的管理費用,可以完全依賴自家的勞動力與其高效的激勵機制。它也可以從本村親鄰朋友廉價租用土地,不必支付比較昂貴的陌生人市場上的地租。據此,其頑強地壓倒了雇工經營的資本主義型大農場,與經典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預期都截然相悖。 如今,即便是農業(yè)公司,也大多都采用了訂單、協議、合同等方式來依賴小農戶進行農業(yè)生產,而公司本身則聚焦于從加工和銷售環(huán)節(jié)來營利。這樣的客觀情況和運作機制促成的是,目前只包辦加工和銷售的(基本是)農業(yè)商業(yè)資本企業(yè),要遠遠多于生產性的農業(yè)產業(yè)資本企業(yè)?傮w來說,目前較為普遍的公司+農戶模式(也包括其中有第三方參與的公司+中間商+農戶,或公司+大戶+農戶,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是個不利于小農戶的體系,意味著小農產品的大部分市場收益都將歸組織加工和銷售的大商業(yè)資本所有,而不是小農。 第六章進一步論證,新農業(yè)展示的是“沒有無產化的資本化”,這與經典馬克思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的預期直接相悖。這里說的“資本化”指的是,單位土地和單位勞動力現代投入(設施農業(yè)以及化肥、除草劑、機械、良種)的提升。即便是在大田農業(yè)的“舊農業(yè)”中,近三十年來也經歷了顯著的“資本化”,*主要是借助機械和除草劑等投入來節(jié)省勞動投入,為的是騰出部分家庭勞動力來從事非農打工。無論是新農業(yè)還是資本化的舊農業(yè),都是以小家庭農場自身的勞動力為主的農業(yè)生產。這樣的“小農經濟”乃是如今的中國農業(yè)的主要型式,遠遠超過資本主義企業(yè)型的雇工生產。 本章詳細論證,中國農業(yè)在近三十年來雖然展示了相當高的“現代化”,但仍然是以小家庭農場為主的農業(yè)。即便是基于偏向比較“先進”的“示范性”的六萬多農戶的抽樣調查數據中,雇傭勞動也才占到中國所有農業(yè)從業(yè)人員的5%—8%。而根據*可靠的1996年以來每十年一度的全國“農業(yè)普查”的材料和數據來看,2006年,在新農業(yè)革命已經進行了26年之后,農業(yè)勞動力中仍然只有3%是年雇工,0.4%是短工,其余都是家庭勞動力。 根據*新的2016年的全國農業(yè)普查,在中國的2億(2.07億)“農業(yè)經營戶”中,有4百萬(398萬)“規(guī)模農業(yè)經營戶”(即在“一年一熟地區(qū),達到100畝及以上耕地的農戶,在一年二熟地區(qū),50畝及以上,設施農業(yè)占25畝及以上”)(國家統(tǒng)計局,2018.7.17,表1-4;國家統(tǒng)計局,2017.12.14,第二號:注2)。也就是說,全國的農業(yè)經營戶中,有2%是規(guī);慕洜I戶。 從生產經營人員總數來看,在全國的3億(3.14億,包括每年“從事農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累計30天以上的人員數\[包括兼業(yè)人員\]”)人員中,規(guī)模經營戶人員占1300萬(1289萬)(國家統(tǒng)計局,2018.7.17,表5-1;國家統(tǒng)計局,2017.12.14,**號:注7)。其中,應該起碼有300萬是這些經營戶的業(yè)主,也就是說,被雇人員不多于1000萬,即所有經營人員的3.3%。這樣的話,2016年農業(yè)被雇人員比2006年第二次農業(yè)普查時的3.3%(長工+短工)并沒有顯著的增加。毋庸說,今天中國農業(yè)的主體仍然是小規(guī)模家庭農場(“小農經濟”),絕對不是“資本主義”企業(yè)型農業(yè)。這是迥異于新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兩大經典理論所預期的演變趨勢。筆者因此把它稱作悖論的“沒有無產化的資本化”。 此次農業(yè)普查還區(qū)分了“規(guī)模農業(yè)經營戶”和“農業(yè)經營單位”,后者是“法人單位”(也包括未經注冊的單位),包括主營農業(yè)或農業(yè)服務業(yè)的單位,其中包括“主營農業(yè)的農場、林場、養(yǎng)殖場、農林牧漁場、農林牧漁服務業(yè)單位,具有實際經營活動的農民合作社;也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學校、科研單位,工礦企業(yè)、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基金會等單位附屬的農業(yè)產業(yè)活動單位”。(國家統(tǒng)計局,20187.17,表5-1;國家統(tǒng)計局,2017.12.14-16,第二號:注3)這顯然是個非常含糊的統(tǒng)計范疇,不能簡單視為企業(yè)化農業(yè)。我們還知道,目前許多企業(yè)型單位所采用的生產方式不是大規(guī)模的雇工農場,而是通過訂單、協議、合同等所謂的“公司+農戶”模式來由小農戶進行農業(yè)生產。以上所有這些“單位”共有人員1000萬(1092萬),但絕對不可簡單等同于農業(yè)雇工或“資本主義”農業(yè)或規(guī)模化農場。(亦見第二、十三章的相關討論) 同時,在所有200萬(204萬)的這些“經營單位”中,有共90萬(90.5萬)是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眾所周知,所謂的“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實際上包含眾多實質上十分不同的單位:其中有真正的小農戶合作社(25%?),但也有偽裝(為了國家的補貼和稅收優(yōu)惠)為合作社的企業(yè)公司(25%?),更有介于兩種性質之間的合作社(50%?)(詳細討論見第十章),這同樣對我們這里關心的問題(小農戶還是企業(yè)化“資本主義”經營單位)解釋不明確,不可牽強地劃歸企業(yè)化大農戶。 *后,我們需要澄清,在“農業(yè)經營人員”一詞上,第三次農業(yè)普查采用了與之前不同的定義。新的定義是,“每年從事農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累計30天以上的人員數”(國家統(tǒng)計局,2017:**號)和之前采用的“六個月以上”的以農業(yè)為主業(yè)的人員的定義十分不同。本書第二章已經詳細論證,中國的勞均耕地面積從1990年的5.9畝已經提高到了2010年的10畝,那是根據原來的定義得出的數據,說明在計劃生育的影響和農民外出打工的結合的影響下,中國的勞均耕地有顯著的提高。但是,有的論者根據第三次普查的定義(3億多農業(yè)經營人員,相對20億畝耕地)而得出了勞均才7畝的結論。我們需要認識到,從事30天以上6個月以下的人員是以農業(yè)為兼業(yè)/副業(yè)的人員,實在不該被等同于一個全職農業(yè)勞動力來得出“勞均7畝”的錯誤結論。它只能說明如今也許有越來越多的個別農民正在成為以農業(yè)為副業(yè)性的兼業(yè)活動的人員,不可簡單將3億多根據新定義的“農業(yè)經營人員”來等同于過去的2億以農業(yè)為主業(yè)的勞動力的數據。混淆兩者會引起一系列的錯誤認識。 如今,中國的農業(yè)主要由兩種類型的農場組成。一是筆者稱作“新農業(yè)”的高附加值蔬果種植(和肉禽魚養(yǎng)殖)。他們多是“勞動與資本\[即現帶投入——如化肥、良種\]雙密集化”的農業(yè)。譬如,一、三、五畝的拱棚蔬菜生產,常由夫妻兩人來負擔。他們占總耕地面積約1/3,但占到農業(yè)總產值的2/3。另一類則是“大田”谷物種植,占地56%但僅生產農業(yè)總產值的16.6%。如今,由于農業(yè)勞動力的機會成本(來自非農就業(yè))上升,小農戶多有雇用各地興起的機耕、播、收服務(在2000-2010年的十年間,上升了76%)\[這里使用的是“農業(yè)機械總動力”(total pow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的歷年數據,要比拖拉機數量更為精準。見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9:表12-1\]。每畝投入的勞動力已經越來越少,所占農業(yè)勞動力總量比例才不到1/3。也就是說,在機械化的動力下,大田農業(yè)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非主業(yè)型的)副/兼業(yè)型經濟活動。而且,已經不簡單是一戶之中部分人員從事農業(yè),部分從事非農業(yè)那樣的兼業(yè),而是,越來越多的個別農民也如此兼業(yè)。如今被納入“每年從事農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累計30天以上(但不到之前的6個月以上)的人員數”大多從事這樣的農業(yè)!靶罗r業(yè)”占耕地面積比例較少但總勞動力投入比例較多,大田農業(yè)則相反。兩者共同組成了今天中國農業(yè)的兩大主要部分。正是兩種農業(yè)的并存,使我們可以理解2016年農業(yè)普查得出的每“農業(yè)經營戶”平均才10畝的數字,大致相當于我們之前得出的勞均10畝數字。 無論在人地關系、人均收入還是“新農業(yè)”革命方面,印度是與中國比較相似的農業(yè)大國,但如今印度已有45%的農業(yè)人口成為無地雇農(而且,總人口中有42%收入居于世界銀行定義的貧困線之下),而中國在第二、第三次農業(yè)普查中仍然只有約3%的農業(yè)人口是全職雇工(而處于貧困線下的人口也才16.9%)。此中關鍵在于,中國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與印度的私有產權制度十分不同。它是一個由中國比較獨特的歷史背景所形成的制度:先是土地改革的均分土地,而后是集體化(但國家保留征用權),其后則是一村一村地均分土地承包權。這也是中國如今“沒有無產化的資本化”農業(yè)背后的一個關鍵肇因。 第七章進而論證,與一般預期相悖,小農戶本身乃是其農場“資本化”的主要動力,所起的作用要遠超過國家的諸多農業(yè)和支農投入,更毋庸說農業(yè)企業(yè)對農業(yè)的資本投入。人們一般以為農業(yè)現代化的投入要么來自資本主義企業(yè),要么來自國家;但中國的實際是,農業(yè)現代化投入的主要來源是農民工打工的工資,尤其是離土不離鄉(xiāng)的農民工的工資。即便是在舊農業(yè)中,由于機耕播收的服務價格近年來已經低于外出打工所能掙得的工錢,許多農民主勞動力都選擇了外出打工,也等于是用他們所掙的工資來支付那樣的服務。至于在新農業(yè)中,則先是憑借打工收入來進行必要的固定資本(如蔬菜拱棚、雞舍、豬舍、果園等)投資,然后借助打工收入來支撐較高的流動資本(化肥、飼料、良種等)投入;當然,也依賴擴增了的農業(yè)收入,以此來支撐其高附加值新農業(yè)所需的投入。經過對現有數據的系統(tǒng)梳理,筆者與合作者得出的結論是,小農的總“資本”投入,尤其是流動資本的投入,實際上要遠高于國家的支農投資,甚至總額要比它多一倍,當然也遠高于企業(yè)對農業(yè)的投資。也就是說,很大程度上,中國改革期間的農業(yè)現代化是主要由小農打工工資推動發(fā)展的。但這個事實仍然多被研究者和決策者忽視,他們大多仍然受困于兩大經典理論的預期,仍然認為“現代化”的動力只可能來自國家或企業(yè),仍然把小農視作需要外部勢力來改造和管制的對象,而不是可以賴以進一步推動經濟發(fā)展的動力。 ......

實踐社會科學與中國研究(卷一) 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 作者簡介

黃宗智,1940年生,普林斯頓大學學士,華盛頓大學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校區(qū)(UCLA)歷史系,1991年晉升“超級教授”(Professor,Above Scale),2004年榮休。先后擔任中國研究中心創(chuàng)辦主任(1986—1995 年),Modern China (1975年至今)創(chuàng)刊編輯,《中國鄉(xiāng)村研究》(2003年至今)與國際版Rural China (2010年至今)創(chuàng)刊編輯。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講座教授。主要著作有農村社會經濟史領域——《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英文版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xiāng)村發(fā)展》(英文版獲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超越左右:從實踐歷史探尋中國農村發(fā)展出路》,以及新出版《中國的新型小農經濟:實踐與理論》;法律史領域——《清代的法律、社會與文化:民法的表達與實踐》《法典、習俗與司法實踐:清代與民國的比較》《過去和現在:中國民事法律實踐的探索》,以及新出版的《中國的新型正義體系:實踐與理論》;理論與方法著作——《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實踐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歷史與現實研究》。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自动真空上料机_粉末真空上料机_气动真空上料机-南京奥威环保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 净化车间装修_合肥厂房无尘室设计_合肥工厂洁净工程装修公司-安徽盛世和居装饰 | POS机办理_个人POS机免费领取 - 银联POS机申请首页 | 涂层测厚仪_漆膜仪_光学透过率仪_十大创新厂家-果欧电子科技公司 | 复合土工膜厂家|hdpe防渗土工膜|复合防渗土工布|玻璃纤维|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安徽路建新材料有限公司 | SDG吸附剂,SDG酸气吸附剂,干式酸性气体吸收剂生产厂家,超过20年生产使用经验。 - 富莱尔环保设备公司(原名天津市武清县环保设备厂)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科昊仪器超纯水机系统-可成气相液氮罐-美菱超低温冰箱-西安昊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温湿度记录纸_圆盘_横河记录纸|霍尼韦尔记录仪-广州汤米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自动钻孔机-全自动数控钻孔机生产厂家-多米(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会设计-南京展览设计公司-南京展厅展示设计-南京汇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塑料拖链__工程拖链__电缆拖链__钢制拖链 - 【上海闵彬】 | 酒吧霸屏软件_酒吧霸屏系统,酒吧微上墙,夜场霸屏软件,酒吧点歌软件,酒吧互动游戏,酒吧大屏幕软件系统下载 | 污水处理设备维修_污水处理工程改造_机械格栅_过滤设备_气浮设备_刮吸泥机_污泥浓缩罐_污水处理设备_污水处理工程-北京龙泉新禹科技有限公司 | 回转窑-水泥|石灰|冶金-巩义市瑞光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星耀裂变】_企微SCRM_任务宝_视频号分销裂变_企业微信裂变增长_私域流量_裂变营销 | 胜为光纤光缆_光纤跳线_单模尾纤_光纤收发器_ODF光纤配线架厂家直销_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睿创胜为科技有限公司 | 防爆正压柜厂家_防爆配电箱_防爆控制箱_防爆空调_-盛通防爆 | 生态板-实木生态板-生态板厂家-源木原作生态板品牌-深圳市方舟木业有限公司 | 2025福建平潭岛旅游攻略|蓝眼泪,景点,住宿攻略-趣平潭网 | 圆周直径尺-小孔内视镜-纤维研磨刷-东莞市高腾达精密工具 | 空气弹簧|橡胶气囊|橡胶空气弹簧-上海松夏减震器有限公司 | 石家庄装修设计_室内家装设计_别墅装饰装修公司-石家庄金舍装饰官网 | 中央空调温控器_风机盘管温控器_智能_液晶_三速开关面板-中央空调温控器厂家 | PE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_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槽定制厂家-岩康塑业 | 香港新时代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美甲培训学校-26年培训经验,值得信赖! | 超声波乳化机-超声波分散机|仪-超声波萃取仪-超声波均质机-精浩机械|首页 | 热熔胶网膜|pes热熔网膜价格|eva热熔胶膜|热熔胶膜|tpu热熔胶膜厂家-苏州惠洋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成都网站建设制作_高端网站设计公司「做网站送优化推广」 | 首页 - 张店继勇软件开发工作室 兰州UPS电源,兰州山特UPS-兰州万胜商贸 | 手板_手板模型制作_cnc手板加工厂-东莞天泓 | 亮化工程,亮化设计,城市亮化工程,亮化资质合作,长沙亮化照明,杰奥思【官网】 | 环球周刊网| 超声波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设备_超声波清洗机厂家_鼎泰恒胜 | 皮带输送机-大倾角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厂家-河南坤威机械 | 安徽免检低氮锅炉_合肥燃油锅炉_安徽蒸汽发生器_合肥燃气锅炉-合肥扬诺锅炉有限公司 | 天空彩票天下彩,天空彩天空彩票免费资料,天空彩票与你同行开奖,天下彩正版资料大全 | 电动百叶窗,开窗器,电动遮阳百叶,电动开窗机生产厂家-徐州鑫友工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辽宁资质代办_辽宁建筑资质办理_辽宁建筑资质延期升级_辽宁中杭资质代办 | 蔬菜清洗机_环速洗菜机_异物去除清洗机_蔬菜清洗机_商用洗菜机 - 环速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