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2788
- 條形碼:9787520362788 ; 978-7-5203-6278-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 本書特色
《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不僅注重從戲曲學的角度對明清時期溫州的地域社會和文化進行直接研究,還注重與其他地域的比較,尤其是關于溫州古戲臺部分的研究。這樣使該書的研究既關于溫州,又不僅僅局限于溫州,具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在與其他地域的比較研究中,更好地形成對《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研究對象特性和風采的認識。
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 內容簡介
戲曲作為中困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生、發展、存在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與之相關的戲曲文化,體現在方方面面。通過戲曲,可以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分析。 溫州作為南戲故里,至今保存有豐富的戲曲文化資源。《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從戲曲學的角度,專題、系統地研究了明清時期溫州的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了當時戲曲與溫州地域社會和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包括戲曲與溫州當時的地方神信仰、宗族、地方士紳、地方官府、古戲臺、戲聯等視角。 希望該書的視角選擇和研究,能夠為整個溫州地域社會和文化的相關研究,提供新的視域和思考,推動相關研究。能夠給學界同好對我國其他地域社會和文化的相關研究,提供地域的個案和參考。
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 目錄
**節 本書的選題背景與研究視角
第二節 研究現狀與存在的不足、本書的研究意義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創新
第四節 本書結構安排與主要研究內容概述
**章 明清時期溫州戲曲盛行的原因
**節 酬神:悠久而執著的地方神信仰
第二節 敬祖:持續而濃厚的宗族移民文化
第三節 娛眾:滿足民眾的娛樂需求
第四節 過節:歲時節慶習俗的需要
第五節 偏遠、隔絕: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地域環境
第二章 明清時期溫州地方神信仰與戲曲
**節 演神戲的類型
第二節 溫州的城隍神信仰
第三節 迎神賽會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明清時期溫州宗族與戲曲
**節 宗族演戲的類型
第二節 禁止族中子弟以演戲為業:有辱先祖,為世所譏
第三節 族規祖訓中的其他規定:禁止族中婦女外出觀場等
第四章 明清時期溫州地方士紳與戲曲
——以張櫚為例
**節 張櫚溫州看戲史料匯總:日記中54年間在溫州的看戲記載
第二節 張櫚溫州看戲史料分析:一個地方士紳一生在溫州的看戲生活
第三節 張櫚外地看戲史料匯總及分析:無論何時何地,看戲是其不變的娛樂選擇
第四節 張櫚在滬與友聽唱書訪艷吃花酒:地方士紳去到大城市的娛樂選擇
第五節 溫州其他地方士紳與戲曲:一定程度反映溫州地方士紳的看戲生活
第五章 明清時期溫州地方官府禁止演戲的原因
**節 淫戲有傷風化,引人向惡
第二節 男女縱觀,淫浪生事
第三節 借演戲之機,聚眾賭博
第四節 演戲導致靡財廢產
第六章 溫州明清古戲臺研究
**節 各縣市區每座古戲臺數據列表:125座古戲臺的各項數據信息
第二節 各縣市區古戲臺列表數據的分別統計
第三節 各縣市區古戲臺分別統計數據的匯總列表
第四節 各縣市區古戲臺匯總列表數據的總體分析
第七章 溫州與浙江省內其他地域明清古戲臺比較研究
**節 寧波寧海古戲臺
第二節 紹興嵊州古戲臺
第三節 溫、寧、嵊古戲臺文化特征比較
第八章 溫州與浙江省外其他地域明清古戲臺比較研究
**節 贛東樂平古戲臺
第二節 徽州祁門古戲臺
第三節 溫、樂、祁古戲臺文化特征比較
第九章 溫、寧、嵊、樂、祁明清古戲臺的總體研究
**節 五地古戲臺文化特征比較:體現不同層面明清古戲臺的文化特性
第二節 五地古戲臺文化特征的鮮明對比:溫州古樸、自然,祁門肅穆、內斂
第三節 五地古戲臺修建及留存共性原因分析
第十章 明清時期溫州戲聯的豐富內涵
**節 宣揚傳統道德觀念,教化民眾
第二節 宣揚因果報應,勸惡向善
第三節 描寫方寸舞臺有限,時空變化無窮
第四節 描寫戲如人生,世戲同情
第十一章 溫州地方戲曲傳承個案研究:應界坑亂彈
**節 應界坑村及其亂彈簡介
第二節 應界坑亂彈傳承至今且保持特色的原因
第三節 應界坑亂彈的傳承現狀及對未來的思考
第十二章 明清時期溫州戲曲值得關注的其他問題
**節 戲資的來源:抽谷集資、輪流出資、罰款
第二節 戲價的數額:多樣、不等
第三節 戲賈:牽線搭橋、從中獲利、能夠操縱戲曲演出市場
第四節 戲約:約束演需雙方
第五節 戲曲演出的組織者:稱呼不一,作用相同
第六節 戲業組織:專業行業組織與業余愛好組織并存
第七節 書會:由下層文人組成,進行劇本創作兼參與戲曲演出
結束語
參考文獻
戲曲學視域下的明清溫州地域社會與文化研究 作者簡介
王春紅,女,1976年3月出生,河北棗強人。1999年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1年至今,在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工作。本人主要從事北朝隋唐史及溫州地域文化研究。先后主持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1項,溫州市社科規劃課題、溫州市教育局課題等市級課題及校級課題5項,參與浙江省社科聯等廳局級課題10多項,主持、參與溫州市橫向課題10多項。在《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等學術刊物發表文章20多篇。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