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經典譯林靜靜的頓河(上中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77513
- 條形碼:9787544777513 ; 978-7-5447-7751-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譯林靜靜的頓河(上中下) 本書特色
《靜靜的頓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間,俄國社會的獨特群體——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國內戰爭中的艱苦歷程。主人公格里高力,是生長在頓河岸邊的哥薩克,他動搖于妻子娜塔莉亞與情人阿克西妮亞之間,徘徊于革命與反革命之間,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難者,他有著哥薩克的一切美好品質——勇敢、正直、不畏強暴,而同時,格里高力身上又帶有哥薩克的種種偏見和局限,在歷史急變的關頭,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劇手段,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男子漢形象,從格里高力身上,讀者能感覺出作者對人的尊重。肖洛霍夫因《靜靜的頓河》作品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經典譯林靜靜的頓河(上中下) 內容簡介
《靜靜的頓河》展示了1912到1922年間,俄國社會的獨特群體——頓河地區哥薩克人在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靠前戰爭中的艱苦歷程。主人公格里高力,是生長在頓河岸邊的哥薩克,他動搖于妻子娜塔莉亞與情人阿克西妮亞之間,徘徊于革命與反革命之間,他既是英雄,又是受難者,他有著哥薩克的一切美好品質——勇敢、正直、不畏強暴,而同時,格里高力身上又帶有哥薩克的種種偏見和局限,在歷史急變的關頭,他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作者用悲劇手段,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男子漢形象,從格里高力身上,讀者能感覺出作者對人的尊重。肖洛霍夫因《靜靜的頓河》作品獲得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經典譯林靜靜的頓河(上中下) 目錄
(上)
卷一 (1—23 章)
卷二(1—21 章)
卷三(1—24 章)
卷四(1—21 章)
(中)
卷五(1—31 章)
卷六(1—65 章)
(下)
卷七(1—29 章)
卷八(1—18 章)
附錄
授獎詞 安德斯?奧斯特林
受獎演說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
經典譯林靜靜的頓河(上中下) 相關資料
肖洛霍夫在描寫俄羅斯人民生活中一個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的藝術力量和正直……這一獎賞是褒獎正直和表示感謝,感謝您對當代俄羅斯文學的重大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
(《靜靜的頓河》)將來倘有全部譯本,則其啟發這里的新作家之處,一定更為不少。但能否實現,卻要看這古國的讀書界的魄力而定了。
——魯迅
蘇聯作家新的優秀作品,例如肖洛霍夫的作品,是同上一世紀偉大的現實主義傳統相聯系的,這個傳統體現了俄國藝術的實質,而以肖洛霍夫為代表的蘇維埃文學使這個偉大傳統的特點為之一新。
——羅曼?羅蘭
我非常喜歡俄國文學。當代作家中,我喜歡肖洛霍夫。
——海明威
(《靜靜的頓河》)一旦讀起來,就會愛不釋手。
——小林多喜二風物既殊,人情復異,寫法又明朗簡潔,絕無舊文人描頭畫角、婉轉抑揚的惡習,華斯珂普所說的,充滿著原動力的新文學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窺見。 ——魯迅
經典譯林靜靜的頓河(上中下) 作者簡介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1905—1984),蘇聯當代小說家、蘇聯科學院院士。 1905年出生在克魯日林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在肖洛霍夫13歲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他不得不中斷學業,投身革命。17歲時,肖洛霍夫到莫斯科,開始從事文學活動。1925年,21歲的肖洛霍夫帶著妻子又回到了家鄉頓河地區定居,也是從這時起,他開始創作《靜靜的頓河》。1939年,獲得列寧勛章。1941年獲斯大林文學獎。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等。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