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北流亡文學總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6998
- 條形碼:9787531356998 ; 978-7-5313-569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北流亡文學總論 本書特色
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叢書翔實而清晰地呈現了東北流亡文學的面貌和脈絡,客觀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當代東北流亡文學研究的*前沿、*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叢書通過流亡文學作品、史料及研究成果,使讀者具體而形象地了解和感知那一特殊歷史時期下廣大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的生命圖景。
東北流亡文學總論 內容簡介
白長青的《東北流亡文學總論》是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研究卷中的一部。《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東北流亡文學總論》分為十五章,包括《他們誕生在這片土地上》《歷史的回顧與沉思》《令人戰栗的藝術之魂》《路兮漫遠》《蕭紅:永恒的憂傷的微笑》《蕭軍:奴隸們的抗爭》等內容。全書圍繞東北流亡作家的經歷及其創作從整體上分析了這一群體的共性,也從微觀角度分析了他們的個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以專節的形式對蕭紅、蕭軍、端木蕻良、舒群、羅烽、白朗、駱賓基、馬加等人的作品進行了深入地分析與研究,思想深刻,見解獨到,是一部質量較高的學術著作。
東北流亡文學總論 目錄
第 一 章 他們誕生在這片土地上
第 二 章 歷史的回顧與沉思
第 三 章 令人戰栗的藝術之魂
第 四 章 路兮漫遠
第 五 章 蕭紅:永恒的憂傷的微笑
第 六 章 蕭軍:奴隸們的抗爭
第 七 章 端木蕻良:科爾沁草原的狂飆
第 八 章 舒群:失去了祖國的人們的心
第 九 章 羅烽與白朗:比翼齊飛的鴻雁
第 十 章 駱賓基:北望園里鎖不住的春天
第十一章 馬加:遼河灣的莊稼起身了
第十二章 李輝英:清麗質樸的思鄉曲
第十三章 穆木天與高蘭:人們永記著他們的歌
第十四章 塞克:抗戰戲劇的先驅
第十五章 其他東北作家
附錄:東北淪陷時期作家名錄
東北流亡文學總論 節選
文學,是時代母親的兒子。 任何文學現象,都不能是無緣無故地產生的,它總是和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相適應,總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存在的。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祖國東北角涌現了一批年輕作家,后人將他們冠以“東北流亡作家”之名稱。它的誕生,既是當時東北社會與歷史發展的自然結果,也是由于它適應了當時那種特定的環境,包括當時東北獨特的地理、社會、歷史、政治、經濟、軍事、思想與文化。在這個大環境下,東北作家演出了一幕幕豐富多彩、凝重雄渾的歷史活劇,也為后人留下了一筆璀璨絢麗的歷史文化遺產。 社會生活的千變萬化,人民命運的坎坷憂患,民族生存的奮爭與未來……在東北歷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憂患年代里,歷史賦予文學以豐富而深邃的內涵。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時代,一個獨特的大環境! 這個環境首先是由五四運動促成的。 回顧“五四”初潮期,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一批思想先行的知識階層率先喊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封建文化的根基在動搖,新文學在建立。在這種開拓與奠基性的文化進軍中,已經蘊含了挽救國家、恢復民族尊嚴的政治激情。這是東北新文學到來的前奏。 當時,全國各地以白話文形式創作的新詩、新小說,以及文學新人、新的文學團體,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東北也不例外,新文學首先在奉天(今沈陽)興起,之后由南而北逐漸延展。較著名的有白楊社、啟明學會、東光社、春潮社、蓓蕾社、寒光劇社、燦星社。整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東北新文學十分活躍、“五四”的現實主義文學精神在東北扎根并逐步發展的階段。 當時,東北的一些報刊也成了新文學的熱心傳播者。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奉天的《新民晚報》《平民日報》《盛京時報》,大連的《泰東日報》,都熱心扶持了一些新文學作品,轉載魯迅、葉圣陶、郭沫若、聞一多、胡適、王統照、徐志摩等人的新作,對文學新人的成長和新文學在東北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茅盾在評價這時期的文學活動時說:“這一活動的主體是青年學生以及職業界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們的團體和刊物也許產生以后旋又消滅了……然而他們對于新文學的發展的意義卻是很大的。這幾年的雜亂而且也好像有點浪費的團體活動和小型刊物的出版,就好比是尼羅河的大泛濫,跟著來的是大群有希望的青年作家!保┒堋吨袊挛膶W大系·小說一集〈導言〉》) 這預言是注定要實現的。 在東北,這預期中*早的一批青年作家果然出現了。我們可以舉出王卓然、朱煥階、羅慕華、王蓮友等人的名字。他們大都生活在小資產階級的圈子里,文學還幼稚,作品的主題也常常是追求個性解放和婚姻自主,反對傳統的封建道德。這是“五四”思想解放運動在文學上**階段的作品的共同特點。關于這一點,魯迅曾準確地分析說:“在現在中國這樣的社會中,*容易出現的,是反叛的小資產階級的反抗的,或暴露的作品。”(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
東北流亡文學總論 作者簡介
白長青,男,生于1946年,滿族,遼寧新民人。文學碩士,F任遼寧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1970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后到哈爾濱偉建機器廠當工人。1973年調至沈陽市機電工業研究設計院任技術員,1979年考入遼寧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1982年畢業后到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曾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所長等職。著有評論集《走出沉思》、文學評論專著《通向作家之路——馬加的創作生涯》,譯著《易象圖說破譯》,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資料·馬加專集》《東北現代文學論文集》,參與撰寫《東北現代文學史》《東北現代文學大系》《東北現代文學史論》等。其中《東北現代文學大系》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東北現代文學史論》獲遼寧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通向作家之路——馬加的創作生涯》獲首屆中國解放區文藝學會優秀專著一等獎,《東北現代文學史》獲遼寧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