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當代國外經濟思想要覽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57979
- 條形碼:9787201157979 ; 978-7-201-15797-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國外經濟思想要覽 本書特色
本書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個經濟學流派的核心經濟理論與政策建議進行了選編。具體來說,本書根據當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現實問題,對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制度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和市場社會主義六個學派的當代代表著作及其主要觀點進行選編,以求對當代經濟思想進行概覽,為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當代國外經濟思想要覽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學院望道書系. 教育與傳播·“近思”文獻讀本,是由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上海市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建設立項資助的重點項目,也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天津人民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學術經典文獻匯編。適合相關專業學生、研究者購買使用,可省去翻閱大量文獻的時間和精力。
當代國外經濟思想要覽 目錄
當代國外經濟思想要覽 節選
相互之間存在著很大沖突的,并不像人們經常認為的那樣,是在感情和理性之間,而是在內在本能和通過學習得到的規則之間。不過我們應當理解,同具體的個人可以采取的大多數直接的“利他主義”行為相比,遵守這些通過學習得到的規則的確會產生一種帶來更大利益的普遍作用。人們對市場秩序的原理知之甚少,“合作勝過競爭”這種普遍觀點便是一個明顯的標志。合作就像休戚與共一樣,在很大程度上要以在目標及其手段上取得一致為前提。在一個成員有著共同的具體習慣、知識,對這種可能性有相同看法的小團體里,這樣說是有意義的。如果問題在于適應未知的環境,它便沒有多少意義了。但是在擴展秩序中各種努力的相互協調所依靠的,正是這種對未知世界的適應能力。競爭是個發現的過程,是一種包含著所有進化過程的方法,它使人類不知不覺地對新情況做出反應;我們是通過進一步的競爭,而不是通過合作,逐漸提高了我們的效率。創設我們道德的并不是我們的理智。相反,是受著我們道德支配的人類交往,使得理性的成長以及同它結合在一起的各種能力成為可能。人能變得聰明,是因為存在著可供他學習的傳統,但這種傳統并不是源于對觀察到的事實進行理性解釋的能力,而是源于做出反應的習慣。它主要告訴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下應當做什么或不應當做什么,但并不告訴他肯定能夠期待發生什么。 因此我要坦率地說,看到一些有關進化論的著作,我總是忍不住覺得好笑。這些著作,甚至是一些出自偉大科學家筆下的著作,雖然承認過去的一切都是在一個自發的過程中產生的,*后,還是經常勸說人們用理性——因為現在事情已變得如此復雜——去把握和控制未來的發展。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受到了我曾稱之為“建構理性主義”的鼓勵,它對科學思想大有影響。-位著名的社會主義人類學家寫過一本大獲成功的書,它的書名便明確地表達了這一點:《人創造自己》(柴爾德),許多社會主義者都把這個標題當作自己的座右銘(海爾布龍納)。這種假設包含著一種不科學的、甚至是泛靈論的觀點,認為理性的智慧是在某個階段進入了正在進化著的人體之內,成為支配文化進一步發展的一種新的積極力量(其實人體是逐漸獲得了領悟極為復雜的原理的能力,這使他能夠在自己的環境里更為成功地行動)。這種文化進化完全滯后于生物或遺傳進化的觀點,忽略了進化過程中使理性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內容。在進化中創造了自身的理性,現在具有了可以決定自身進一步進化(姑不論那些它同樣無法做到的事情)的地位,這種觀點有著內在矛盾,因此不堪一駁。同文化和進化創造了人的理性的說法相比,以為有思維能力的人創造并控制著自己的文化進化的觀點更缺少正確性。 正像本能比習俗和傳統更久遠一樣,習俗和傳統也比理性更久遠:習俗和傳統是處在本能和理性之間,無論從邏輯上、心理學上還是時間順序上說都是如此。它們不是出自有時稱為無意識的因素,不是出自直覺,也不是出自理性的理解力。雖然從一定意義上說它們是建立在人類經驗的基礎上,它們是在這種經驗中,通過文化進化的過程而形成的,但是它們并不是通過從有關某些事實或對事物之特定運行方式的理解中得到了合理的結論而形成的。我們的行為雖然受制于我們的所學,但是對于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經常不知道那樣做的原因。通過學習得到的道德規則和習俗日益取代了本能反應,但這并不是因為人利用理性認識到了他們的優越之處,而是因為他們使超出個人視野的擴展秩序之發展成為可能,在這種秩序中,更為有效的相互協調使其成員即使十分盲目,也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并取代另一些群體。 ……
當代國外經濟思想要覽 作者簡介
陳琳,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牛津大學“太古國泰”訪問學者,中法“蔡元培”交流合作項目參與者。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入選上海市晨光計劃、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等。關注跨學科視野下的當代中國問題研究。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