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俄國社會思想史(第一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22170
- 條形碼:9787100022170 ; 978-7-100-02217-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俄國社會思想史(第一卷)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18世紀的西方社會思想及其對俄國的影響、社會思想在不同社會成分相互斗爭影響下的運動法典委員會、18世紀下半期俄國對西方的態度等內容。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俄國社會思想史(第一卷) 目錄
著者序
**部分 緒論俄國社會關系發展概要
第二部分 彼得前的羅斯社會思想運動
**章 宗教當局和世俗當局斗爭影響下的社會思想運動
第二章 一般貴族和大貴族斗爭影響下的社會思想運動
第三章 大貴族和僧侶斗爭影響下的社會思想運動
第四章 沙皇與大貴族斗爭影響下的社會思想運動
第五章 混亂時代的社會思想運動
第六章 混亂時代后的莫斯科羅斯社會生活和社會情緒
第七章 轉向西方
第八章 初期的西方派與啟蒙思想家
1.伊·安·赫沃羅斯季寧公爵
2.沃·阿·奧爾金一納曉金
第九章 初期的西方派與啟蒙思想家(續)
3.格·卡·科托希欣
4.尤里·克里扎尼奇
第十章 初期的西方派與啟蒙思想家(續完)
5.瓦·瓦·戈利岑
第十一章 對西方影響的民族主義反動
第十二章 作為社會思想表現之一的分裂運動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俄國社會思想史(第一卷) 節選
《俄國社會思想史(**卷 漢譯名著本)》: 俄國的歷史是一個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被拓殖的國家的歷史。正如索洛維耶夫指出這點,拓殖意味著居民的職業單調化和經常遷移;我應補充指出,這二者都妨礙社會分工所造成的階級差別的深化。這就是說,由于上述條件,俄國的內部歷史不可能以各社會階級的相互強烈斗爭為特點。由于居民不斷向“新的地區”遷移,*高階級的政治力量的源泉——它對極大部分居民的經濟統治——不可能很充沛,而且經常有枯竭的危險。只是由于西南羅斯的移民經常流向上伏爾加河流域而不可能繼續向北部或東北部和東南部轉移,因而造成大俄羅斯農業人口的相當密集的時候,只是在這不太長的時期內,*高階級才能擴大并鞏固其對貧苦居民的直接經濟統治。只是這時,才在這里形成了規模頗大和頗有勢力的貴族土地占有制。但當莫斯科國家的發展壯大清除了那些暫時停止拓殖的障礙以后,農民便又大批奔向“新的地區”,這時,土地占有者的經濟統治又開始出現裂痕而動搖起來。如所周知,大規模的土地占有制這時經受了一場真正的危機。為了擺脫艱難處境,土地占有者勢必力求將農民完全固定于土地。中央政權對此欣然同意:我們知道,中央政權本身便是*大的土地占有者,它本身由于農民遷移而感受的痛苦并不亞于貴族。但大地主愈是需要同中央政權聯合以固定農民于土地,則他們對于大公的政治反對態度便勢必變得愈加軟弱。關于這一點,克柳切夫斯基非常精辟地指出過! 稗r村的情況決定了貴族的政治情緒,為他們的政治活動提示了方向,降低了他們的某些利益的價值以提高另一些利益的價值,例如,使他們將對待農村的思想擺在對待宮廷的思想前面,迫使他們從宮廷的關系中尋求支持,以保障對農村的關系,而不是相反:總之,土地占有者的憂慮和危難雖沒有使貴族成為有經驗的和審慎的農業主,卻使他們成為膽小或冷淡的政治家。” 根據克柳切夫斯基教授的意見,必須承認,十六世紀的農村是莫斯科國家的政治制度不曾成為貴族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當時的農村情況就是一個在自然經濟條件下被拓殖的國家的情況。所以,這一重要原因本身便是這種拓殖的結果之一。 另一個同樣重要、同樣是拓殖結果的原因,便是在十六世紀下半期,在莫斯科政府面前展開的新的森林和草原地區,那里有大量由政府可以支配的自由土地。政府將這些土地分給官宦階級的中下層,使這些階層成為政府反對這同一階級的*高貴族階層、反對“世襲貴族”——大貴族的可靠支柱。在十六世紀下半期,世襲領地制在封地制面前節節后退,這一事實用政治語言來解釋,便是說,一般貴族曾迫使大貴族大步退卻,幫助國王無情地鎮壓“世襲貴族”的全部政治野心。法國的君主政權也不免同低級貴族聯合。查理七世甚至尋求過這種聯合。但是法國貨幣經濟的發展很早便使國王能夠建立一種不是由軍職貴族,而是由非貴族出身的職業士兵組成的常備軍,已如上述。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就是這查理七世(他的御前會議是由低級貴族和第三等級的代表組成的)為了在上述意義上改組軍隊,做了很多事。 ……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