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83133
- 條形碼:9787514383133 ; 978-7-5143-831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 本書特色
★ 教育部長江學者、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寧強教授獻給孩子的一套力作!集專業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適合孩子閱讀的不可多得的好書! ★ 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教育委員會主席 尹少淳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王一川/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范迪安 聯袂推薦 ★ 專為小讀者們“量身定制”的中國藝術史100講,從原始社會到現當代的8個歷史時期,精選從遠古到現代的100件,*為經典、*有代表性、*有趣的藝術作品。 ★ 適合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的藝術史普及讀物;共同帶領孩子穿越中國藝術史的長廊。 ★ 關注孩子閱讀感受,書中配有100張精美插畫,圖文并茂。裝幀精致,封面采用雙封模切,封面分兩層裝裱在一起,打開手繪插畫,下面就藏著考古發現的藝術作品 。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 內容簡介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是長江學者、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寧強教授專為小讀者們定制的中國藝術史100講,由三本單冊書組成:**冊內容涉及從原始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藝術作品。第二冊、第三冊將跨越隋唐時期到現當代時期的藝術作品。書中精選從遠古到當代的100件,*為經典、*有代表性、*有趣的藝術作品,涵蓋雕塑、青銅器、瓷器,書畫、石刻壁畫,建筑、石窟壁畫等門類,講述它們背后的故事,全方位的呈現同時代的文化面貌,輕松引導孩子串起中國6000年藝術史。書后另附二維碼掃描圖,小讀者通過掃描圖可傾聽寧強教授講述的100講音頻及相關視頻。 這套書將作為我們和孩子了解中國藝術的開始,從這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中,去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僅能夠很好的填補中國兒童稀缺的審美教育,還能夠為小讀者呈現*精彩的藝術成果,優秀的學術思考,以及有啟發性的藝術觀察。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 目錄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第1冊)
原始時期
**講 彩陶女神像:中國**件雕塑是什么?
第二講 大地灣:中國*早的壁畫描繪的是什么?
第三講 牛河梁的女神廟:為什么女神的眼睛都是又大又圓的?
第四講 三星堆的金鳳凰:古蜀國人用黃金雕刻歷史嗎?
夏商周時期
第五講 人首鳥身的美玉雕刻:婦好是誰?
第六講 青銅重器“后母戊大方鼎”:“一言九鼎”什么意思?
第七講 甲骨文與占卜:中國書法起源于何時?
第八講 湖北曾侯乙墓考古發現:編鐘是什么?
第九講 戰國“人物龍鳳圖”是中國*早的獨幅人物畫嗎?
秦漢時期
第十講 秦始皇兵馬俑:大秦帝國的士兵從哪里來?
第十一講 漢人的幽默:說書俑是干什么的?
第十二講 青銅羽人像:漢代的神仙長什么樣?
第十三講 馬踏匈奴:英雄的墓碑是用來講故事的嗎?
第十四講 荊軻刺秦王:失敗者也可以成為大英雄嗎?
第十五講 孝子丁蘭:漢朝殺人可以不償命嗎?
第十六講 梁高行:美女割掉鼻子之后還是美女嗎?
第十七講 西域藝術:“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什么意思?
第十八講 喀什三仙洞:中國*早的佛教石窟在哪里?
第十九講 采桑女:古代絲綢的生產者都是美人嗎?
第二十講 馬王堆:漢代的銘旌帛畫是招魂幡嗎?
第二十一講 天國畫像:漢代四川人死后去哪里?
第二十二講 畫像磚制鹽圖:中國山水畫起源于漢代嗎?
第二十三講 樂山漢墓門上的佛像是中國*早的佛教造像嗎?
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二十四講 《洛神賦圖》:文學與繪畫的互動會產生什么效果?
第二十五講 克孜爾石窟的《宮中娛樂圖》是中國*早的“佛傳故事畫”嗎?
第二十六講 敦煌彌勒菩薩思維像:智慧者的天宮長什么樣?
第二十七講 蓮花與化生:敦煌壁畫“藻井圖”的含義是什么?
第二十八講 《九色鹿本生故事畫》是畫在墻上的卷軸畫嗎?
第二十九講 云岡大佛:佛像是按皇帝的樣子塑造的嗎?
第三十講 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賢圖》是中國*早的“肖像群畫”嗎?
第三十一講 雷公與電豬:中國神話里的自然神是如何走進佛教石窟的?
第三十二講 敦煌彩塑“比丘禪定像”:南北朝時期僧人是怎樣修行的?
第三十三講 希臘羅馬的日、月神是怎樣來到中國的?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 節選
《歷代帝王圖》: 皇帝為啥都穿一樣的龍袍? 在講《歷代帝王圖》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幅與此圖有關的圖像,即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東壁上的《維摩詰經變》。這幅《維摩詰經變》里有一個場景,就是維摩詰和文殊菩薩討論佛法的時候,有很多人,包括僧人,還有世俗的一些帝王、王子,各色人等都來參加。里面還畫了一個中國帝王,也就是唐代的帝王,這個帝王畫得很特別,他畫的是一個身著盛裝的帝王,兩個胳膊伸開,有兩個官員扶著他的胳膊,龍袍展示得很夸張,顯得特別氣派。這個帝王的形象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就好奇了,敦煌這個地方如此偏遠,這里的人們怎么會知道帝王長什么樣子,穿什么衣服呢?(圖1)。 已故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杰先生曾經討論過《維摩詰經變》中的帝王形象,他提到這個帝王可能和《歷代帝王圖》這幅畫有關。我去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看到了著名的《歷代帝王圖》,這幅畫的尺寸縱約51 厘米,橫約531 厘米,是一幅卷軸畫。那么,這幅中國傳世名作,怎么在美國的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呢?是誰把它運送到這兒來的呢?它能夠在這個地方完好的保存下來,其實是一個機緣。它原來又是什么樣子呢?我感到非常的好奇。后來我做了一個專門的研究來追溯它的歷史。這幅畫其實可以追溯到很早,它雖然是傳為唐代的閻立本所繪,但是后來又有很多爭議。從宋代開始,逐漸地才有關于這幅畫的各種著錄、各種記載。對我們來講比較近的就是民國時候收藏家梁鴻志,他曾經收藏過這幅畫,后來這幅畫流落到了日本,然后又從日本被賣到了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就是這么一個流傳的過程(圖2)。 現在我們叫梁鴻志大漢奸,因為他做了汪精衛政府的行政首腦,他在昭和天皇登基大典的時候,把這幅畫《歷代帝王圖》送到日本,參加登基大典的慶典展覽,這幅畫就刊載在畫冊封面上。這個昭和天皇就是發動侵華戰爭的日本天皇。但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這幅畫居然沒有被天皇收藏,后來又被賣到了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歷代帝王圖》畫的是什么呢?為什么要這么畫?畫家閻立本畫了13位皇帝,即唐朝之前的13位皇帝。唐代之前已經有很多皇帝了,為什么只選這13位皇帝呢?閻立本選畫的皇帝,既不是三皇五帝,也不是中國統一之后的歷朝開國皇帝,例如秦始皇,或者漢朝的劉邦,他都沒有畫,而是選擇性地畫了這13位帝王。**個畫的是西漢文帝劉恒(圖3),他以節儉著稱,他統治時的漢朝極其繁榮,這是一位很優秀的帝王。然后,他又畫了東漢的**個帝王劉秀(圖4)。 總之,他就是選擇性地把這13位他認為有特點的帝王畫到了一起,有做得很出色的帝王,也有做得很差的亡國之君,這些是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正面的、積極的、優秀的帝王,他們穿的就是正式的帝王服飾;負面的、比較差的帝王,至少在唐太宗看來是比較差的亡國之君,穿的就是便裝,比較隨便。這個構思是非常有意思的,用穿的衣服來顯示他的政治態度。好的帝王,有成就的帝王,是值得學習的帝王,這個在《貞觀政要》這類有關唐太宗時期的治國理念的書籍里,亦有所體現。
講給孩子的中國藝術史(全3冊) 作者簡介
寧強 考古學家、藝術史家、少年兒童美術教育專家。哈佛大學藝術學博士,中國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專家。現任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專長是敦煌·西域佛教藝術、亞洲文明史、絲綢之路藝術與考古研究。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