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持續適航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431997
- 條形碼:9787512431997 ; 978-7-5124-31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持續適航導論 內容簡介
本書第1章主要通過實際發生的航空事故, 引出了適航, 尤其是持續適航的問題, 并定義了本書“持續適航”的研究范疇。第2章到第5章圍繞持續適航層層推進, 介紹了航空安全與適航的關系 ; 進而詳細介紹了什么是持續適航, 從理論角度探討了持續適航的原理 ; 接著, 從原理出發分析和研究了實現持續適航應遵循的過程 ; *后, 從工程實際出發, 通過國內外持續適航管理實踐的對比, 分析和比較了各方落實持續適航原理與過程的管理方法。第6章到第9章從危險識別、風險評估、根原因分析, 到糾正措施時限計算, 重點介紹了持續適航過程中涉及的主要理論、方法和工具, 為實現持續適航管理和技術評估提供了支持。
持續適航導論 目錄
第1章 引 言 1
1.1 航班427事故始末 2
1.2 航班427事故調查經過 2
1.2.1 適航審定基礎的演變 2
1.2.2 重要事件節點 4
1.3 航班427事故的改正措施 7
1.3.1 改正措施 7
1.3.2 相關適航指令的演變 8
1.4 航班427事故背后的適航問題 8
1.4.1 設計假設前提的破壞 9
1.4.2 認知水平的限制 9
1.4.3 事故前兆被忽略 10
1.5 總結和引述 10
第2章 航空安全和適航 13
2.1 航空安全 13
2.1.1 航空安全的概念 13
2.1.2 航空安全的管理 15
2.2 航空產品安全 17
2.2.1 航空產品安全的概念 17
2.2.2 航空產品安全的過程 18
2.3 適 航 22
2.3.1 概 念 22
2.3.2 適航程序 25
2.3.3 適航標準 27
2.3.4 適航活動 28
第3章 持續適航概述及原理 32
3.1 概 述 32
3.1.1 持續適航的由來與作用 32
3.1.2 持續適航的意義與目的 33
3.2 航空危害的特點和征兆 38
3.2.1 航空危害的特點 38
3.2.2 不安全狀態的征兆 39
3.3 航空安全原理 41
3.3.1 航空事故致因理論 41
3.3.2 航空安全的冰山理論 41
3.3.3 航空安全的其他理論 42
第4章 持續適航過程 44
4.1 概 述 44
4.2 信息獲取 49
4.2.1 信息的收集 49
4.2.2 信息的篩選 50
4.3 風險評估 51
4.3.1 初步風險評估 51
4.3.2 詳細風險評估 52
4.4 工程調查 53
4.5 措施制定 55
4.6 措施發布 56
4.7 經驗總結 57
第5章 持續適航管理 59
5.1 《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八的要求 59
5.2 美國的持續適航管理 59
5.2.1 FAA 的立法和定標 59
5.2.2 美國的持續適航管理實踐 63
5.3 歐洲的持續適航管理 66
5.3.1 EASA 的立法定標 66
5.3.2 歐洲的持續適航管理實踐 67
5.4 我國的持續適航管理 70
5.4.1 CAAC的立法定標 '370
5.4.2 我國的持續適航管理實踐 73
5.5 小 結 84
第6章 危險識別 86
6.1 危險事件來源 86
6.1.1 未知風險 86
6.1.2 綜合風險 86
6.1.3 使用環境風險 87
6.2 危險事件標準 87
6.2.1 事件報告的目的 87
6.2.2 事件上報標準 88
6.3 危險嚴重度分類 90
6.4 危險識別的過程與要求 90
6.4.1 危險識別的過程 90
6.4.2 危險識別的要求 92
6.5 危險識別方法 92
6.5.1 經驗法 93
6.5.2 計算機輔助 93
6.5.3 數據挖掘 93
6.6 基于前兆的危險識別 94
6.6.1 前兆的來源 94
6.6.2 前兆信息的結構 98
6.6.3 基于前兆的危險識別過程 99
第7章 風險評估 101
7.1 風險概率 101
7.1.1 評估原則 101
7.1.2 失效類型確定 102
7.1.3 定性概率評估 103
7.1.4 定量概率評估 103
7.2 風險建模方法 105
7.2.1 5M 與SHEL模型 105
7.2.2 主邏輯圖 107
7.2.3 事件序列圖與事件樹 108
7.2.4 FTA 與FMEA 110
7.2.5 共因失效模型 111
7.2.6 STPA 模型 112
7.2.7 TARAM 模型 113
7.2.8 CAAM 模型 118
7.2.9 其他風險評估方法 119
7.3 風險評估中的數據分析方法 122
7.3.1 威布爾分析 122
7.3.2 貝葉斯分析 128
7.3.3 蒙特卡羅仿真 131
7.3.4 重要度排序 132
第8章 根原因分析 136
8.1 事件樹分析法 137
8.2 事件因果關系圖表法 138
8.3 5 Whys分析法 138
8.4 阿波羅根原因分析法 139
8.5 變化分析法 139
8.6 屏障分析法 140
8.7 基元事件分析法 140
8.8 原因圖法 141
8.9 RCA 方法的優劣對比 142
8.9.1 RCA 方法的評價標準 142
8.9.2 RCA 方法的比較結果 143
8.10 根原因分析案例 144
8.10.1 案例分析一:基于事件樹分析法的發動機葉片斷裂原因分析 144
8.10.2 案例分析二:用因果分析法分析美國航空1420航班飛行事故 156
8.10.3 案例分析三:用原因圖法分析法航4590航班協和飛機墜毀事故
8.10.4 案例分析四:用阿波羅根原因分析法分析TWA 800航班事故 164
第9章 糾正措施時限計算 175
9.1 糾正措施 175
9.2 糾正措施實施時限 175
9.3 岡斯頓糾正措施時限計算方法 176
9.3.1 岡斯頓方法背景介紹 176
9.3.2 風險標準的確定 176
9.3.3 糾正措施時間限制的確定 178
9.4 TARAM 糾正措施時限計算方法 181
9.4.1 TARAM 方法背景介紹 181
9.4.2 90天機隊風險計算方法 181
9.4.3 案例分析 184
參考文獻 185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