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方叢刊(2019.1總76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24608
- 條形碼:9787559824608 ; 978-7-5598-246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方叢刊(2019.1總76輯) 內容簡介
《東方叢刊》秉持“學術乃天下之公器”的精神,以“東方”研究為特色,但又不囿于東方,而是立足東方、放眼優選,于對比中觀照東方。研究內容貫通古今,包攬文史哲等諸多領域,從多角度解析東方。在時空的縱深之中,在多學科的網絡之中,為東方文化定位,探尋東方文化之于世界的意義。《東方叢刊》(總第76輯)共收錄文章22篇,分為五個板塊。“東方論壇”捃摭馬克思理論研究和心理學比較研究等論文各一篇;“日本審美文化”不僅收錄了中國學者對日本文學研究的近期新論文,同時也選譯了日本學者對中國俗文化、瓷器等的研究文章欄目之外還特設“日本美學”專欄,從中日比較文學、日本文學、日本藝術審美等多角度展示學界研究的近期新成果;“比較視野”欄目的比較文學研究論文仍然是全書的重點,以中越、中韓等比較文學研究為主;“中國文學”和“阿拉伯文學”兩個板塊,選錄了我國學者近年研究中國文學和阿拉伯文學的重要學術成果。本輯所收論文視閾廣闊、角度獨特、論說深入,能夠展現出我國東方學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東方叢刊(2019.1總76輯) 目錄
王寧 季羨林的東方文學和比較文學研究與批評實踐
王向遠 馬克思“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的縱橫建構論析
王曉 比較美學:榮格精神分析學與東方曼陀羅
日本審美文化
王曉平 百年中國學者《文館詞林》研究史論
雷芳 論本居宣長“物哀論”的美學話語建構
劉海 基于衰老狀態下被感知的青春女體——探究川端康成《睡美人》中“青春敘事”的文化誘因
商倩 論幸田露伴對中國俗文學的研究與接受——以《游仙窟》為中心
范宏濤 大谷光瑞的中國古陶瓷研究
比較視野
張思齊 《越南文范》的三元比較、基本特色與文類意識
黃可興 中越現代傳統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讀——魯迅的祥林嫂和吳必素的阿酋嫂比較
姚詩聰 李齊賢蜀道之行的中韓文學意義
李偉民 從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到粵劇《天作之合》
彭建華 莫里哀在中國——傳播學的視角
李震 論晚清小說翻譯合作模式——兼為“失語”的合譯者發聲
阿拉伯文學
鄒蘭芳 在“公共”和“私人”間轉化的阿拉伯自傳倫理
余玉萍 大于魔幻現實主義:《泣血石》的沙漠詩學
張馨元 摩洛哥小說《裸面包》中的偏離“異托邦”建構
中國文學
祁志祥 王元驤先生的致思路徑及其文藝美學主張
黃偉林 讓現代靈魂受到傳統之美的感召——評《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陳婷婷 論抗戰時期南宋“民族詞人”的詞學建構
袁志準 “詩必盛唐”背景下沈周對宋詩體統的承續
雷晶晶 論耆卿詞的時空藝術結構
東方叢刊(2019.1總76輯) 作者簡介
麥永雄,男,漢族,廣西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學術帶頭人。近年學術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德勒茲研究、跨語境詩學研究、當代西方文藝美學研究、后現代與文化傳媒研究等方面。出版專(譯)著18部,如《德勒茲哲性詩學:跨語境理論意義》《文學領域的思想游牧:文學理論與批評實踐》等。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外國美學》《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譯文)80余篇。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