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聞作品評析概論(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051162
- 條形碼:9787811051162 ; 978-7-81105-1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聞作品評析概論(第2版) 內容簡介
傳統的新聞學研究分為新聞理論、新聞史論、新聞業務三大領域。學習新聞理論,其目的是為了了解什么是新聞,新聞的基本特點、基本規律以及新聞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是進行新聞實踐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學習新聞業務,就是掌握新聞工作具體的采、寫、編、評的具體的方式、方法;學習新聞史論,就是要了解新聞的起源和發展變化過程,對前人的新聞實踐進行梳理,從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中尋找到某些規律性的信息,來作為我們今天的借鑒;學習新聞評析,其任務就是在進一步理解新聞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新聞作品加以驗證,考察作品的成敗得失所在。用具體的理論來評價和分析新聞實踐,用新聞實踐來驗證和檢驗新聞理論。新聞評析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新聞理論與新聞實踐之間的橋梁。新聞評析活動是新聞批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思想,新聞評析的基本任務就是對新聞作品進行價值判斷,通過分析、闡釋和評價新聞作品來總結和探索新聞采寫經驗及其規律,從而規范新聞寫作,引導受眾正確接受和認知新聞作品的內涵。總結新聞采制經驗,促進新聞采制向健康、規范、合理的方向發展。通過指陳新聞作品中的優點和缺陷,建立起新聞評析鑒賞的價值體系。
新聞作品評析概論(第2版) 目錄
緒論 學會評析新聞作品
章 新聞作品評析的基本原則
節 新聞本位原則
第二節 新聞評析的倫理原則
第三節 輿論導向與輿論監督原則
第四節 新聞評析的人文關懷原則
第二章 新聞作品評析的特點
節 聚集新聞價值
第二節 追溯新聞采訪過程
第三節 探討新聞寫作得失
第四節 指向社會和文化批評
第三章 新聞作品評析方法
節 語言分析
第二節 敘事學分析
第三節 內容分析
第四章 新聞作品評析的基本類型
節 個案研究
第二節 綜合研究
第三節 比較研究
第五章 著眼新聞寫作視角的評析
節 新聞作品標題的評析
第二節 新聞報道主題的評析
第三節 新聞導語的評析
第四節 新聞作品結構的評析
第五節 新聞報道角度的選擇
第六節 新聞作品表現手法的評析
第六章 不同媒介的新聞作品評析
節 報紙新聞作品的評析
第二節 廣播新聞作品的評析
第三節 電視新聞作品的評析
第四節 網絡新聞作品的評析
第五節 新聞專題片評析
第七章 新聞評析的寫作
節 觀點的確立
第二節 材料搜集和選擇
第三節 寫作方法
第八章 新聞作品評析實例
節 消息類作品評析
第二節 通訊、特寫類作品評析
第三節 言論類作品評析
第四節 廣播電視類新聞作品的評析
第五節 新聞作品的同題報道比較
第九章 新聞攝影作品的評析
節 讀圖時代新聞攝影作品的作用
第二節 新聞攝影作品的評價標準
第三節 新聞攝影作品的審美
第十章 深度報道作品評析
節 深度報道涵義、品格和表達形式
第二節 解釋性報道作品評析
第三節 調查性報道作品評析
第四節 精確性報道作品評析
第五節 預測性報道作品評析
參考文獻
后記
再版后記
新聞作品評析概論(第2版) 節選
《新聞作品評析概論(第2版)》: 在考察新聞作品是否具有重要性的時候,可以從如下更為具體的方面進行細致的分析。一是這件事影響的范圍有多大,也就是考慮它所關涉的空間和人群的大小。一般來講,國際新聞對國際上事件的報道,都是跨越國界,在這一點上無疑*具優勢;那些影響到不同階層、不同地位、不同職業的事件,肯定也極具有新聞價值,像中國加入WTO這樣的事件,對全體中國人來說,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二是這件事的沖擊力有多大,即其影響的強度如何,有些事件是劃時代的,像“9·11”恐怖襲擊、伊拉克戰爭爆發、香港澳門回歸祖國,這樣的事件肯定具有很高的新聞價值;涉及的人越多、影響越直接、越持久的事件、事物,也就越能夠激起普遍興趣,因而也越有新聞價值。 第二,考察這個新聞作品所報道的事件是否具有趣味性。現實中發生的富有沖突和懸念的事件,往往超出了小說或者戲劇的情節構想,比虛構的文學更為令人激動、興奮、緊張;軼聞趣事、幽默搞笑之類的事件、事物,顯然也是公眾喜聞樂見的東西。所有這些因為容易喚起普遍興趣,就都成為了影響新聞價值的因素。趣味性包括的范圍很廣,我們大體上可以將它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兩個方面。所謂積極的方面,是指喚起人們肯定的、欣賞的、同情的反應。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弱勢群體、婦女兒童、動物世界,這些方面的事件、事物總是讓人產生同情心和對人的基本價值的肯定。像美聯社記者奧尼爾的特寫《伊娃的禮物》,報道82歲高齡的伊娃接受復明手術前后的生活,就非常感人。偉大人物的趣聞軼事,平凡百姓的奇特遭遇,都能夠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所謂消極的方面,是指能夠喚起人驚悚、恐懼之感,滿足人們獵奇、窺探之欲。像暴力、犯罪、性方面的事件,往往容易引起這方面的興趣。如1931年的普利策獎獲得者麥克唐納的《這個案子中也許還有一個女人》,讀來如一篇偵探小說。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我們使用的“積極”和“消極”是中立的、描述性的,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趣味,在優秀的新聞作品中,作者都努力使之與對人的關注緊密相關,因而凸現事件中的人性因素,即充滿了人情味。相反,在粗劣之作中,這兩種類型的趣味都有可能得不到合適的表達而使趣味性喪失。其中*常見的就是流于低級趣味,它有可能搶奪耳目于一時,但終將被唾棄。鄒韜奮先生曾經分析當時的上海小報,認為“小報之所以盛行,‘閑適的消遣’確是大原因;其次的原因,就是小報里面多說‘俏皮話’,或不易聽見的‘秘密的消息’,大足以‘尋開心’;再次的便是極不好的原因了,這原因就是近于‘誨淫誨盜’的材料,迎合一般卑下的心理”。他說:“把**第二兩個原因作根據的,只亦不陷于‘誨淫誨盜’、‘毀人名譽’,作為游戲文字看,還不足憑。至于把第三原因作根據的,那就無疑的應在‘打倒’之列。”鄒韜奮先生的這番劃分,對我們今天評價新聞作品依然具有指導意義。。第三,考察這個新聞作品所報道的事件是否具有接近性。在地理空間上接近的事情容易引起普遍興趣,這是因為身邊的事情可能更直接地影響自身,更容易受到感染,更具有親切感,并且往往有更多親身參與其間的機會。因為這一點,地方新聞媒體總是要著力于本地新聞的采寫與傳播,而全國性的媒體也在努力追求地方化,像《人民日報》辦了華東版、西南版,也就是更關注地理上的接近性因素。美國有記者甚至提出了一個公式:事件中死亡人數的多少與事件發生的距離的遠近(以當地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個遙遠國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新聞價值相當于美國邊遠地區淹死上百人的新聞價值,又相當于本州內淹死10人的新聞價值。因此,在考察新聞作品報道的事實所包含的新聞價值時,需要注意這則新聞出現在什么樣的媒體上,具體的說法就是這家媒體的覆蓋面有多大,它為哪個區域里的人群服務。 上述那位美國記者的公式,顯然表明,地理上的接近也意味著心理上的接近。除了空間產生的心理效應外,接近性還應該包括直接的心理上的貼近,對那些有著明確的目標受眾的新聞傳播來說尤其如此。一個專門辦給老年人看的報紙,如果是有關就業擇業、有關影視歌星方面的事情,顯然就無法讓目標受眾感興趣,而有關養生健康、有關社會老年化等方面的事情自然會引起他們的興趣。 第四,考察這個新聞作品所報道的事件是否具有時效性。對突發事件迅速地報道,構成了現代新聞業的*大特色之一。美國資深報人索爾茲伯里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到,“新聞貴在搶先”這個觀念在合眾社被奉為至高無上的信條,新聞搶先不但*好,而且就是一切。合眾社的信條是“搶**,奪先聲,分秒必爭”。不適應這一點,傳播稍一滯后,新聞就會變成“舊聞”,就會失去其存在價值。人們常說,新聞作品是“易碎品”。這句話形象地道出了新聞作品在時間性上的要求:它易碎怕壓,不能稍加延宕,只有迅速及時地將事件報道出來的新聞,才能更好實現事件所包含的新聞價值。因此,考察新聞作品的時效性,是對新聞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時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一般而言,新聞發布時間與事件發生時間之間的時距越短,時效就越強,這是很容易就能判斷的事情。 ……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