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精裝)終南豆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9370
- 條形碼:9787513929370 ; 978-7-5139-293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裝)終南豆架 內容簡介
《終南豆架/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共有7部分,輯錄72篇散文,屬于作者的自選集。其中數篇文章被各地一些中小學作為閱讀訓練及考題選用。 陳嘉瑞多年從事散文寫作,傳統文化積淀深厚。其文風清麗、淡雅,作品凝練雋永,書卷氣濃郁。李漢榮評價是“滿紙清風、一懷明月”;張興海形容他是“從秦地文化泡脹的老甕中,蹦出來的文學刀斧手”;和谷評價陳嘉瑞是“高手在民間”。
(精裝)終南豆架 目錄
秦嶺,那三棵白楊
紫陽石板房
紫陽瓦房店
紫陽,那兩株桂花
漢江邊,那一縷醉人的茶香——紫陽茶女唐麗記
理想
你好,西安地鐵
曲江邀月
春日三記
走進長安
第二輯
老師之死
看,蘆花
孫見喜的《書架雜憶》
在女兒婚禮上的講話
豌豆花兒開
又是一年杏兒黃
獨坐曲江
大明宮的蛙聲
風從太白來
菜生太白
第三輯
飽將兩耳聽秋聲
西安城墻是一盤龍
2012年的**場雪
江邊讀水
一夜雪緊
雪靜無聲
樹人兄弟與茶
鋤禾
禮之源
汪曾祺與酒
第四輯
為誰風露立中宵
“樹猶如此”
秋蟲
張師
安康瀛湖
滿城風雨近重陽
鳥兒的天堂
哈,咱的12路
杲杲冬日光
茶香
第五輯
菊醉重陽
山麓,那一株千年的銀杏
長安大雪
和一家書店告別
一別西風又一年
臘梅花香
山里的云,誰看就是誰的
陌上年年花兒開
桃花與女子
花開在眼前
第六輯
那飄上終南的云朵
庭前十丈紫藤花
開到荼蘼花事了
一犁春雨趁農耕
愛你,我的2016
清香伴我又一年
老覺梅花是故人
小鎮年集
花之苞
你不來,我的花兒不開
第七輯
張潔的《撿麥穗》
韋曲桃花
呢喃
夢洋州
酸棗
人若無趣
長安啊、我的長安
窗欞上的“被面花”
四月,吹著永壽的風
飛,朝著花香的方向
我的兩只蟈蟈
雨落橋山
(精裝)終南豆架 節選
《終南豆架/當代著名作家美文自選集》: 秦嶺,那三棵白楊 總是深秋的光景,山下的平原樹木正茂,深山、接近秦嶺的梁頂,卻是十足的秋意了。 那一年,秋天涼得早,預示著當年的冬天,多半要冷得深些了。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涼風起時,和朋友漫無目的地進山,與那三棵白楊不期而遇。這是三棵很有些年代的白楊。可以想象,當年的這里,國道的兩邊,它們是站滿了兩行的。蓊蓊郁郁的,是兩行隨著山路迎風蜿蜒的綠浪。但是,樹們的一生注定也是不平坦的,就像它們腳下的土地。先是幾棵遭遇了不測,或是被擁擠的車輛不小心碾斷,或是被山里的頑童順手腰折,或是被一夜狂風攔腰摧斷,總之,像是飽經風霜的老人的牙齒,路邊的樹行,露出了一段段的空白。只有這三棵,幸存了下來。它們很清楚,剩余的三個“弟兄”,再也不能失去哪一個了。無論失去誰,其余的兩個都將失去支撐,*終全部逝去。 就這樣,三棵樹,并肩站在一起。地下根連著根,天空手拉著手。樹身是粗壯的,需要一個壯漢暢懷才能擁抱;樹皮是粗糙的,像傷口愈合后,肢體疊加的鱗痂;樹形是靠攏的,一枝枝,旁逸斜出后,又一律向上;樹身是高大的,在四周高山的烘托下,頂天立地,枝繞云漢。可以想見,如果當年的栽植悉數存活,后來的生長不生劫難,白楊的兄弟姐妹們皆不夭折,那兩行蜿蜒奔騰的綠浪,當是多么雄壯的風景! 然而,只剩這么三棵了。 我來到了樹下,有了一種舊友邂逅的感覺。我知道秋天來了,可沒有想到這早秋的涼意,在面前的三棵樹上,竟被喧騰得如此熱烈。葉子,全黃了,是那種明黃、杏黃、橘黃的交錯。沒有一片偷懶,沒有一片三心二意,說黃,轟的一聲,滿樹的葉子都黃了。葉子們擁擠著,歡鬧著,你的臉映著我的臉,我的背烘著你的背,連葉間的空氣,也充斥著一種黃透的氣息。那是一種純粹的黃,慷慨的黃,一心一意的黃。白楊知道,涼風初起的時候,秋天就要到來了。不管自己有多少的不舍,多少的留戀,大自然的時序總是無情的。也許正是這般的睿智,使三棵白楊在秋日的陽光下,進行著一場輝煌的交響音樂會。 天是藍的,是那種無一絲云彩的深藍;風是軟的,是那種錦緞敷臉般的輕軟;陽光是亮的,是那種午后無塵的透亮。我的目光,投射到那無數翻動的黃葉上,心的海,充實著一片明麗與澄凈。沒有猶豫,沒有遲疑,我被三棵白楊當黃即黃的勇敢震撼了。秋常常是悄然而至的,預知秋起,一葉足矣。當萬片秋葉一起亮黃并同時飽滿的時候,卻早已不是秋的宣示,而是生命的詠唱了。 藍天的背景下,可以看見風動的葉子里,那樹形的葉脈。葉脈是樹葉的血管,葉脈完成了*后一次營養的輸送,把自己,濃縮成了一個樹的夢。一片片的葉子,在風中翻著,陽光在上面波動。一陣風來,滿樹葉動如潮,喧嘩如歌。此刻的藍天,變得很遠很遠,在一片斜陽的輝映下,目光追隨著思緒的翅膀。 并排的三棵白楊,像是三支飽濡的毛筆,蘸著飽滿的色彩,渲染著生命的樂章。久久地,我就這么看著葉子,葉子也在看著我。那種輝煌的黃,通過目光的橋梁,傳遞過來靈魂的溫度。我不愿意放棄,更不愿意離開,我有些冰冷的身軀,似乎渴望著黃葉的熱量。我只想就這么對接著,這么吻合著。心靈,就在這一片明黃的溫暖中,漸漸復蘇。突然就擔憂,這樣的時刻,能持續多久?換一個日子,此一刻的感受,還能不能重現?不由得就生出貪婪的心來,只顧就著這藍天秋陽的美景,渴飲這高天賜予的魂靈的瓊漿。腦海中跳出大胡子詩人泰戈爾的話來:“生如夏花之爛漫,死如秋葉之靜美。”我懷疑泰戈爾到過秦嶺,見過秦嶺白楊的祖先。 一陣風來,三片落葉從枝頭脫下,像飛船,悠悠蕩蕩地飄到了我的懷中。那一刻,我的淚海激起了漣漪,我感覺到了我和黃葉的緣。我能感覺到它要送與我的東西。驚喜中,我已分不清哪一片是哪一棵樹的,我權當它們是一樹一片了。回家以后,我將三片黃葉裝入相框,連同當時的陽光與思想。等我雙手離開相框,后退審視的時候,我驚訝地發現,那竟是一團火苗的形狀。 從那之后,無論什么時候,我的書房,都是滿室秋后的陽光。我突然體味到,黃色于我,竟是那么的具有力量。以后的幾年,幾乎是年年深秋,我都要去拜訪一下秦嶺山中的那三棵白楊。 這三棵白楊,在秦嶺深山,210國道邊,一個叫雞窩子的地方。 ……
(精裝)終南豆架 作者簡介
陳嘉瑞,1957年8月2日生于陜西楊凌(東卜村),居西安。文化學者,散文作家。終南性靈社社長,陜西省賦學學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陜西喜秦傳統戲劇研究會副會長,西安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陜西秦域文化傳播中心副秘書長,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文學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右任書院兼職導師,陜西節慶文化研究會專家成員,陜西秦餅文化研究會專家成員。陜西省作協會員、陜西散文學會理事、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西安晚報》《文化藝術報》《藝文志》《澳門華僑報》《澳門檸檬周報》等專欄作家,中國陜菜網特邀撰稿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