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隴蜀古道歷史地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99032
- 條形碼:9787030599032 ; 978-7-03-05990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隴蜀古道歷史地理研究 本書特色
隴蜀古道是中國古代從隴右翻越秦嶺山地西段和岷山山地通往四川的道路系統,由青泥道與白水路、祁山道、陰平道和岷山道四部分構成,是蜀道重要的組成部分。《隴蜀古道歷史地理研究》精選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隴蜀古道歷史與交通線路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反映了學術界在蜀道專題理論、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上的新探索,有助于全面、系統了解隴蜀古道研究面貌,把握蜀道研究的新動向,同時有助于加深對蜀道“原真性、獨特性和完整性”的認識。
隴蜀古道歷史地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總論回顧隴蜀的研究狀況,概括考述隴蜀古道的演變、構成,對連接隴蜀古道與琴蜀古道祁山道的青泥道與白水路交通文獻進行研究,系統論述了隴蜀古道主干道祁山道的形成、演變,分別匯聚了主要沿白龍江和岷江行進。總之,本書是全面反映隴蜀古道交通地理研究成果的論著。
隴蜀古道歷史地理研究 目錄
**編 總論
隴蜀古道考略/高天佑 3
三國時期隴蜀古道研究/魏晴晴 17
蜀道學芻議/高天佑 31
“隴蜀古道”研究概述/焦紅原 秦戎 49
隴蜀古道研究述評/蘇海洋 53
蜀道研究的新進展——評《隴蜀古道:青泥道研究論文集》/蘇海洋 63
第二編 青泥路與白水路
川陜古道中的青泥路和白水路/李之勤 71
受軍事支配而大起大落的嘉陵江水運——兼談故道與故道水/王開 81
唐宋時期青泥路的高精度復原研究/蘇海洋 91
北宋以后白水路的變遷/石志剛 105
“故道”隴南段的文獻和文學考察并“木皮道”的有無/蒲向明 110
青泥路考/張士偉 115
《新修白水路記》校釋/祁宏濤 124
北宋《新修白水路記》的書法藝術價值/馮歲平 131
第三編 祁山道
從考古看祁山古道的形成/蘇海洋 145
春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祁山道/蘇海洋 150
唐宋至明清時期的祁山古道/蘇海洋 160
祁山古道北段研究/蘇海洋 167
祁山古道中段研究/蘇海洋 182
祁山古道南段研究/蘇海洋 191
杜甫隴蜀紀行詩《木皮嶺》地理位置討論/劉雁翔 202
成縣古道鉤沉/胡祥慶 212
杜甫入蜀行程北段路線新考/蘇海洋 217
宋金時期西垂與河池的馬鹽交易通道——牛尾道、祁山道/魯建平 226
祁山古道:溝通南北絲路之隴蜀要津——以隴南祁山古道的文獻和文學考察為視角/蒲向明 232
蜀漢用兵祁山與曹魏隴右戰局之演變/宋杰 245
第四編 陰平道
陰平道初探/鮮肖威 293
歷史上的陰平正道和陰平斜道/藍勇 303
絲綢之路河南道西蜀分道白龍江支道/陳良偉 313
沓中考/裴卷舉 王俊英 322
“陰平道”與“左擔道”名稱考證/萬嬌 333
陰平道考略/李龍 338
陰平古道和河南道及其隴地一段的文獻文學考察/蒲向明 346
石門溝古棧道遺跡與宋代茶馬交易/蔡副全 354
對江油戍有關史實的考辨/曾窮石 367
蜀漢江油關遺跡考實/向遠木 380
第五編 岷山道
西山道/藍勇 387
公元3—9世紀岷江上游地區的開發及其在交通史上的地位/周偉洲 401
松灌絲道沿線的考古調查——絲綢之路河南道的一支/陳良偉 413
絲綢之路岷江支道的重要作用/李紹明 429
后記 435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