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態時代的文化反思(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01235
- 條形碼:9787520701235 ; 978-7-5207-0123-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時代的文化反思(精裝) 本書特色
《生態時代的文化反思》是著名學者魯樞元教授近三十年來在“生態文化”研究領域所作演講與對話的精華匯編,多方位呈現了作者面對當下生態危機的觀察與反思。作者致力于將“生態”這一原本屬于自然科學的概念導入現代人精神文化領域,把“人類精神”作為地球生物圈中一個異;钴S的變量引進生態學學科,并希冀在自然生態學、社會生態學的基礎上建立精神生態學。作者認為,深陷生態困境的現代人必須超越笛卡兒、培根設定的現代性思維模式,跳出“二元對立”、“人類中心”與“無限發展觀”的藩籬,汲取東、西方先民積淀下的生存智慧,讓“低物質消耗的高品位生活”成為新時代的期許。 本書作者還嘗試擺脫“學院派”某些論證與書寫規則,踐行蘊含著個人感性與體溫的“綠色話語”。
生態時代的文化反思(精裝) 內容簡介
過去300年里,理性之光使人類陷入“整體的無明狀態”,啟蒙的結果竟是彌塞天地的“啟蒙之蒙”。現代人的生存空間日益困窘,時代在日漸富裕的同時也在日趨貧乏。 精神與生態,或許是現代人死里逃生的一個出口。只有“前現代的思想遺存”與“后現代的思想萌芽”聯手,跳脫“二元對立”與“人類中心”的思維藩籬,顛覆“發展迷思”與“資本邏輯”的社會模式,用一種有機論的眼光看待自然、世界和人的關系,人類社會或許才能進入懷特海哲學中那片充滿靈光的精神領域、充滿綠意的生態領域。 作者關于生態社會的種種構想,相對于強大的現實政治經濟來說,或許只是一個永遠在地平線上隱約呈現的烏托邦。但作者始終相信:“與其在痛苦中終結,不如在無望中超越。”
生態時代的文化反思(精裝) 目錄
生態時代的文化反思(精裝) 作者簡介
魯樞元,1946年生,人文學者。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委員會創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F為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黃河科技學院生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文藝學跨學科研究,代表作有《創作心理研究》、《超越語言》、《生態文藝學》、《生態批評的空間》、《陶淵明的幽靈》;英文版著作The Ecological Era and Classical Chinese Naturalism:A Case Study of Tao Yuanming。主編有《文藝心理學大辭典》、《自然與人文——生態批評學術資源庫》等。曾榮獲國家圖書獎、魯迅文學獎、“柯布共同福祉獎”(美國)等。 從20世紀80年代末,魯樞元開始關注生態批評與生態文化,在海內外產生一定影響。“柯布共同福祉獎”授獎詞中稱魯樞元為“中國生態文藝學及精神生態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他試圖將生態學原理應用于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研究領域,并將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精神生態視為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從而為達成詩意棲居的生活方式提供一種理論基礎。”
- >
推拿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