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環境下慢病風險家庭應對與社會干預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5322
- 條形碼:9787520355322 ; 978-7-5203-5532-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互聯網醫療環境下慢病風險家庭應對與社會干預模式 本書特色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慢病防治形式將更加嚴峻。慢性病的風險效應是多方面的。不管對于患者還是其家庭它都帶來了一系列實質上的挑戰,并且增加了貧困發生的可能。如何有效消除慢性病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呢?研究者與政策制定及實踐者試圖從三個方面予以應對。一是持續開展慢性病保健與管理的理論模型與干預模式研究;二是圍繞慢性病人健康需求開展以價值為基礎的衛生體系改革;三是依托日益普及的現代信息與通信技術(ICTs)創新服務模式。本書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農村貧困地區慢性病風險家庭應對模式及社會風險管理策略研究”(08JC840005)產出為基礎撰寫。全書共分為十三章。
互聯網醫療環境下慢病風險家庭應對與社會干預模式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慢病防治形式將更加嚴峻。慢性病的風險效應是多方面的。不管對于患者還是其家庭它都帶來了一系列實質上的挑戰,并且增加了貧困發生的可能。如何有效消除慢性病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呢?研究者與政策制定及實踐者試圖從三個方面予以應對。一是持續開展慢性病保健與管理的理論模型與干預模式研究;二是圍繞慢性病人健康需求開展以價值為基礎的衛生體系改革;三是依托日益普及的現代信息與通信技術(ICTs)創新服務模式。本書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農村貧困地區慢性病風險家庭應對模式及社會風險管理策略研究”(08JC840005)產出為基礎撰寫。全書共分為十三章。
互聯網醫療環境下慢病風險家庭應對與社會干預模式 目錄
**章 緒論
**節 引言
第二節 慢性病風險及疾病負擔
一 慢性病流行形勢
二 慢性病疾病進程及其影響
三 慢性病的社會風險效應
第三節 互聯網醫療概述
一 互聯網醫療的概念與內涵
二 互聯網醫療的功能模型
三 互聯網醫療與慢病管理
第二章 理論基礎
**節 慢病管理相關理論與概念框架
一 賦權理論與患者賦權
二 慢病保健模型
三 慢病創新照護框架
第二節 家庭應對與社會干預相關理論與概念框架
一 家庭功能與家庭復原
二 顧客參與和協作生產
三 服務主導邏輯下的價值共創
四 社會風險管理
第三節 信息技術采納與應用相關理論與概念框架
一 個體層面信息技術采納理論模型
二 組織/系統層面信息技術采納理論模型
第四節 衛生信息技術應用相關理論模型
一 信息技術應用成長模型
二 衛生信息技術應用成長模型
第三章 技術基礎與環境
**節 新興信息與通信技術概述
一 云計算
二 大數據
三 物聯網技術
四 人工智能
第二節 衛生信息基礎設施概述
一 電子健康檔案
二 區域衛生信息平臺
第三節 信息與通信技術在慢病管理中的應用
一 遠程醫療與遠程健康
二 移動健康
三 患者門戶
第四章 中國慢病患者家庭經濟風險及社會影響
**節 分析框架與方法
一 資料來源
二 分析框架
三 關鍵概念界定
四 分析方法
第二節 結果與分析
一 樣本描述
二 慢性病患者家庭災難性衛生支出現況分析
三 慢性病患者家庭災難性衛生支出的公平性分析
四 慢性病患者家庭災難性衛生支出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三節 討論與結論
一 慢性病與貧困之間相互關聯
二 慢性病患者家庭災難性衛生支出發生的影響因素
三 各類健康保障計劃效果不太顯著
四 政府亟須對慢性病的健康風險效應作出干預
第五章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患者賦權和患者參與
**節 衛生保健系統中患者角色的變化
一 傳統醫學實踐模式中醫患角色界定
二 新醫學實踐模式中醫患角色界定
三 醫患角色變化的影響因素
四 互聯網對醫患角色變化的驅動作用
第二節 互聯網技術在慢病患者賦權與患者參與實踐中的應用
一 互聯網醫療中患者賦權和患者參與的內容與形式
二 互聯網技術在慢病患者賦權與患者參與中的應用
三 慢病患者賦權和患者參與互聯網工具采納意愿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基于互聯網的慢病患者賦權和患者參與應用的實現與效果:實驗研究
一 項目背景
二 系統設計與實現
三 實驗設計與實施
四 干預的效果
第六章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患者家庭應對與健康價值共創
**節 慢病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應對策略
一 慢病患者生態與家庭系統
二 慢病和患者家庭系統間的交互作用
三 慢病對患者家庭功能的影響
四 慢病患者家庭應對策略
第二節 慢病患者家庭復原力及其影響因素
一 家庭復原力概念發展及理論建構
二 家庭復原力與健康的關系
三 慢病患者家庭復原過程
四 慢病患者家庭復原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患者家庭干預策略
一 個體層次的干預策略
二 家庭層次的干預策略
三 社區層次的干預策略
第四節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患者家庭參與健康價值共創
一 互聯網環境下家庭干預與價值共創整合
二 慢病患者家庭參與健康價值共創的前因
三 慢病患者家庭參與健康價值共創的過程
第七章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衛生保健人員賦能
**節 互聯網醫療與慢病衛生保健人員賦能
一 慢性病對衛生保健工作的挑戰
二 基層衛生保健人力資源的現狀和特點
三 互聯網醫療帶來的機會及其賦能效應
第二節 慢病衛生保健人員賦能系統實現與評估案例研究
一 基層糖尿病管理智能輔助管理系統項目背景
二 主要技術及知識元素
三 主要實現路徑
四 系統應用效果評估
第三節 慢病衛生保健人員采納賦能系統的影響因素
一 衛生保健人員采納信息技術的影響因素
二 基層糖尿病管理智能輔助系統采納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第八章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風險社會干預模式
**節 融合慢病健康干預和社會風險管理
一 基于社會風險管理框架的慢病風險分析
二 慢病健康干預的社會性
三 慢病健康干預和社會風險管理融合框架
第二節 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技術與衛生保健價值整合模型
一 衛生保健系統變遷與重構
二 衛生保健系統重構中信息技術的價值與功能模型
第三節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風險社會干預技術支撐框架
一 我國衛生保健系統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及政策背景
二 3-E功能模型應用的理論基礎
三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風險社會干預技術支撐的SP0模型
四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風險社會干預技術支撐的架構體系
第四節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風險醫患價值共創模型
一 互聯網環境對慢病衛生保健實踐及醫患互動關系的影響
二 服務主導邏輯視角的引入
三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保健中醫患價值共創概念框架
四 互聯網環境下慢病保健中醫患價值共創模式社會性擴展與延伸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互聯網醫療環境下慢病風險家庭應對與社會干預模式 作者簡介
馬敬東,醫學碩士,管理學博士。2009—2010年任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Takemi研究員。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衛生管理學院院長助理,華中科技大學智慧健康研究院院長助理,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理事,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衛生信息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醫學信息學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副主任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互聯網醫療與慢病管理,健康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八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