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性善與治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99468
- 條形碼:9787567599468 ; 978-7-5675-994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性善與治教 本書特色
性若不善,則施教與受教何以可能? 性若善,施教與受教又有何必要? 這是困擾儒學兩千多年的迷思。 《性善與治教》通過解讀一小部分具有節點意義的經典文本,力圖向學界展示一種從真知(真理)問題角度看待儒家哲學史的大思路,同時嘗試站在儒家思想巨人們的肩膀上推求真知(真理)問題的更佳處理方案。
性善與治教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三篇相對獨立, 主題卻又相關的長篇論文組成。**篇: 早期儒家的宗教哲學運動 —— 基于《商頌》《周書》《論語》《大學》《中庸》文本 ; 第二篇: 儒學中的兩種性善論 —— 或論在“真知”問題語境下“善性本體”不可界定 ; 第三篇: 孟荀之爭與當代中國政治 —— “民主集中制”與“群眾路線”的傳統文化解釋。
性善與治教 目錄
序 即哲學史研究做中國哲學
導 論 真知問題與性教分合
(一) 引言:孟強荀弱格局與性教關系議題
(二) 真理問題攸關儒學命運
(三) 真知問題域中的性教二重奏
(四) 在處境中率性與性教統合之道
(五) 結語
(六) 附論:簡釋“生存意識分析的文本解讀”理念
**篇 從事神致福到敬修德業到率性之道
(一) 引言:宗教哲學語境下的教學與率性
(二) 《商頌》事神致福宗教的一廂情愿誤區
(三) 商周宗教觀念之變:人為之德架空宗教主宰
(四) 宗教依賴意識“天若(元)德”信念中的曲折表達
(五) 周孔皆以教學作為德目傳承的基本途徑
(六) “教—學”的限度與有差等的“天資—稟賦”
(七) 篤信“教—學”之效能者片面強調意志努力
(八) 真知問題逼出“性善—率性”與“教—化”意識
(九) 結語
第二篇 界定本體的性善論與不界定本體的性善論
(一) 引言:六問儒家性善論
(二) 真知問題與作為內在向導的天命之性
(三) 如何率性的問題與“四端之心”指點
(四) “仁義禮智之性”與界定本體的性善論
(五)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與不界定本體的性善論
(六) 率性的處境與真知問題的政治哲學出路
(七) 結語
第三篇 從孟荀二分到民主集中制—群眾路線
(一) 引言:從反傳統到創造性繼承傳統
(二) 荀學政治觀:君師治教與謙遜受教
(三) 孟學尤其是心學的自作主宰精神及其政治效應
(四) 孟、荀基因同時進駐當代中國政治
(五) 民主集中制—群眾路線對孟荀二分的創造性統合
(六) 結語
跋 請在下判斷之前先細細品讀
(一) 本書自我定位
(二) 殺青卅四論題
(三) 再申說并期待
性善與治教 作者簡介
鄒曉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哲學博士(2012)、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后(2012—2015)、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訪問學者(2018.1—2019.2),目前主攻中國儒家哲學與西方宗教哲學,在《哲學門》《原道》《古典研究》《中山大學學報》《現代哲學》《周易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出版專著《意志與真知——學庸之異》《性善與治教》兩部。評論文章《儒學與“五四”能和解嗎?》與《“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是怎樣煉成的?》在《中華讀書報》整版刊出后,曾在學界引起重要反響。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