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八月的鄉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57186
- 條形碼:9787531357186 ; 978-7-5313-5718-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月的鄉村 本書特色
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叢書翔實而清晰地呈現了東北流亡文學的面貌和脈絡,客觀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國當代東北流亡文學研究的*前沿、*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叢書通過流亡文學作品、史料及研究成果,使讀者具體而形象地了解和感知那一特殊歷史時期下廣大民眾尤其是底層民眾的生命圖景。
八月的鄉村 內容簡介
蕭軍的《八月的鄉村》是張福貴主編的《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作品卷中的一部。《東北流亡文學史料與研究叢書》是中國首部全面系統整理中國現代時期東北流亡文學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圖書,分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冊。《八月的鄉村》除收入同名作品外,還包括短篇小說《桃色的線》《孤雛》《瘋人》等早期作品。這些作品主要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集中表現了東北人民的抗日精神。《八月的鄉村》描寫了一支抗日游擊隊——中華人民革命軍第九支隊,在轉移過程中與日偽軍及地主武裝進行戰斗的故事。魯迅在《八月的鄉村》序言中曾寫道,它“顯示著中國的一份和全部,現在和未來,死路與活路”。
八月的鄉村 目錄
八月的鄉村/001
桃色的線/149
孤雛/155
瘋人/179
羊/184
江上/211
八月的鄉村 節選
在茂草間,在有水聲流動的近邊,人可以聽到蛙、蟲子……諸多種的聲音,起著無目的交組,和諧地隨伴著黃昏,隨伴著夜,廣茫地爬行。 成群或是孤飛的老鴉,掠過人們的頂空,掠過白樺林的高梢,飛向天的一邊去。那邊是一片寧靜的田野,田野的盡處是一帶無綿盡的遠山。太陽就是由那面一個山脊的部分滾落下去的。老鴉叫出的聲音,常常是不響亮,低啞,充飽著悠沉和倦怠。 樺木林是叢密的,從這一面不容易透視出那一面。中間雜生著非常茂盛的狹葉草和野蒿。那是很調皮的小東西,沿路生著的,時常會絆住行人的腳。其間野藤的牙齒,更很容易能夠將你的腳踝鉸出了血。 這里的蚊蟲,唱著集合的曲子——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喑啞下去。人們的腳步也開始松弛,不經意會踏翻一塊石頭使它落到小溪里面去。 一切被窒息在黃昏里一樣,誰也不交談一句話,放棄一般任憑蛙、蟲子和溪流占據了這長谷的空間。 小溪不大迂曲,伸長在腳底下,靠近路的右邊,那是和這條小路并列,常常維系著友誼的關系。每行一步人可以聽到它在唱。至于蛙,因了人們的經過,暫時會跳進水里去,或是爬向沿水生著的叢草里面。隨后它們會自由地再爬出來。 為著便利任是某個時間全可射擊,全可以和追趕自己的敵人們開火,所以步槍并不拘泥,任便每人取著合適的準備姿勢。 每人的子彈袋全變得空虛了!病蛇般地軟垂在人們的脅下,隨著人們的腳步在動蕩。 就如才想起什么重大的事情,小紅臉摸出了自己的小煙袋,可是很快又掖在原來的地方。他想著:“這是不行的呢,還不是吃煙的時候啦!” 他的小煙袋已經是一個整天沒在他的嘴里出現過了。平時小煙袋很少離開他的嘴。當他的小煙袋咬在嘴上的時候,他快活,閑暇……一副充血的臉色,喝過燒酒般,紅紅的;瞳仁近乎黃金色;眼瞼有些浮腫,他還生著不甚濃密的胡須…… 他一只手并不舍開還在摩挲著煙袋,同時開始在思想,為什么還不該停下歇歇,讓他吃一袋煙呢?槍聲不已經沒有了嗎?他側開頭,避開前面別人腦袋的障礙,睄一睄走在更前邊的“領隊”。——他還是不松懈,沒有思慮地走在前面——小紅臉近乎失望了!他想還是不如做農民時候自由多了!他可以隨便什么時候吃一袋煙。就是在手里提著犁杖柄手,也是一樣啊,也可以使小煙袋很安全地咬在嘴里呢!那樣的日子不會有了!不會再有一個太平的春天和秋天給他過了!他遙遙看著那邊的田野在嘆息,小煙袋又凄默地捏在手里。 “我們該歇一歇了吧?”小紅臉不大的聲音提議著。 “小紅臉同志說得對——我們全該贊成他。” 這是誰的聲音呢?人們沒有工夫去覺察。他們只是哄笑這咬字眼的,和不常說不常聽的話。什么“同志”、什么“贊成”,他們覺到誰能說出這樣幾個字眼,那真是太進步的家伙! 全是疲乏的。全贊成小紅臉的主張。但是人們的腳步誰也沒能**個就停下來。小紅臉的煙袋還是如先前一樣,空空地捏在自己的手里。這是說,還沒聽到“領隊”發“停止”的命令。 這樣又是一段路過去了,橫在面前的是一墩廣平的大石頭。在隊前頭一只臂向著天空舉起來,接著又迅速地落下去,接著有很平靜的“停止”兩個字的聲音,使每個人全聽得很清楚。 “弟兄們,我們就在這塊石頭上歇一歇吧。不過這里也不是安全地方呢!歇不多少工夫的,知道嗎?我到對面那個小山上去擔任警戒。你們可以替換著到底下小河里去喝點水,洗洗臉,吃點干糧……無論怎樣,明天一早晨,我們也必得趕到王家堡子——每人應該擔心點自己的槍,不要平放在地上,或是碰到石頭……” “領隊”的話并不被誰怎樣注意著,不如平日那樣吸引著人們。人們的心中只是占據著那清涼的水流,袋里的干糧。小紅臉呢?只是他手中的小煙袋。誰也不注意蕭明說完了話,怎樣自己提了步槍,走下谷底,跨過小河,努力弓下身子爬向對面的小山上去—— 在小山的上面,可以超視過樺木林,看到那一帶遠山。人家的房屋不常見,盡是一些不規則的樹林。太陽已經完全沒有了,在山疊的后面,有著很濃黑的晚云開始發動。 他默然地數著,日間他們和敵人接過仗的每個山頭。隱約還可以看見那個獨立而不甚高大,有些乳頭形的山峰——在那里被擊斃了兩個弟兄,眼見著被敵人割了腦袋! …………
八月的鄉村 作者簡介
蕭軍,男,生于1907年,1988年逝世,遼寧凌海人。原名劉鴻霖,筆名三郎、田軍等。1925年開始軍旅生涯。1932年,蕭軍在哈爾濱化名“三郎”正式開始文學創作,并和中共地下黨員、進步青年一起共同開展文學藝術活動。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蕭軍完成了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魯迅為之作序。1935年至1937年創作了一些中篇小說、詩、散文、游記等,還出版了劇本《幸福之家》。1940年赴延安,先后擔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理事及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教員。抗戰勝利后,曾任東北大學魯迅藝術學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后曾在撫順總工會從事戲劇創作和研究。代表作《八月的鄉村》《五月的礦山》《過去的年代》等。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