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文化與旅游-(:東巴文化的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2871
- 條形碼:9787520352871 ; 978-7-5203-528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與旅游-(:東巴文化的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境內的四個納西族聚居地云南的麗江、香格里拉和四川的俄亞、達祖為重要案例點,通過對東巴文化的旅游開發與文化保護現狀進行的大量田野調查和資料整理,并結合民俗文化生活的描述對案例點進行呈現和分析,展現了一個“文化與旅游”的旅游人類學分析視角;同時,對旅游展演內涵、本質、類型及其社會文化效應進行了深入分析,在探討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之間的互動關系基礎上構建出文化的活態保護機制;不僅豐富了納西族東巴文化研究的資料庫,以及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問題提供了思考,而且對旅游人類學與旅游管理學的交叉融合研究也具有重要價值。
文化與旅游-(:東巴文化的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 目錄
**章 緒論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二 研究對象和研究綜述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 案例點的選擇
第二章 理論基礎
一 人類學視角
二 管理學視角
三 社會學視角
四 相關視角
第三章 “東巴教圣地”玉水寨:景區展演與生產性保護
一 麗江玉水寨概況
二 “東巴教圣地”的旅游展演
三 文化與旅游:保護與傳承之路
四 小結
第四章 “東巴圣地”白地:半景區展演與民間團體的保護
一 白地與白水臺景區概況
二 “東巴圣地”的旅游發展歷程
三 “看”與“被看”:兩難的境地
四 小結
第五章 “納西古寨”俄亞:鄉村展演與集體記憶式保護
一 俄亞大村概況
二 俄亞大村的日常生活與東巴文化
三 俄亞大村的文化生境及演變
四 小結
第六章 “飛地”達祖:“搖擺”中的歌舞展演與學校式保護
一 達祖村概況
二 文化疊壓與共存的達祖納西文化
三 達祖村的旅游發展與歌舞展演
四 小結
第七章 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的互動
一 旅游展演的類型、本質與效應
二 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的互動分析
三 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的互動原因
四 小結
第八章 東巴文化的活態保護機制構建
一 東巴文化的生境演變及類型
二 東巴文化活態保護機制構建的目的與原則
三 東巴文化的保護模式、管理模式與保護機制
四 小結
第九章 結論
一 研究結論
二 創新之處
三 研究展望
附錄1 日志
附錄1-1 麗江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院全年祭祀活動日志(2013年)
附錄1-2 香格里拉白水臺景區日志(摘錄,2014年)
附錄1-3 四川俄亞大村日志(摘錄,2013年2月)
附錄1-4 四川俄亞大村東巴文日志(部分,2013年)
附錄2 調查筆記
附錄2-1 麗江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院頂災儀式調查筆記(2012年)
附錄2-2 白地納西族(農歷)節日調查筆記(2014年)——以白地古都村為例
附錄2-3 四川俄亞大村一年的節日/儀式調查筆記(2015年)
附錄2-4 四川達祖的人生四禮(2016年)
附錄3 訪談記錄
附錄3-1 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和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3-2 麗江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院楊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3-3 白地吳樹灣村東巴學校和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3-4 四川俄亞大村東巴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4 文件及培訓班資料
附錄4-1 《三壩納西族民族鄉人民政府東巴文化保護和開發暫行辦法》(1998年)
附錄4-2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巴畫傳承基地第二期培訓班課程表
附錄4-3 麗江市納西族祭天文化培訓班課程表
參考文獻
后記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二 研究對象和研究綜述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 案例點的選擇
第二章 理論基礎
一 人類學視角
二 管理學視角
三 社會學視角
四 相關視角
第三章 “東巴教圣地”玉水寨:景區展演與生產性保護
一 麗江玉水寨概況
二 “東巴教圣地”的旅游展演
三 文化與旅游:保護與傳承之路
四 小結
第四章 “東巴圣地”白地:半景區展演與民間團體的保護
一 白地與白水臺景區概況
二 “東巴圣地”的旅游發展歷程
三 “看”與“被看”:兩難的境地
四 小結
第五章 “納西古寨”俄亞:鄉村展演與集體記憶式保護
一 俄亞大村概況
二 俄亞大村的日常生活與東巴文化
三 俄亞大村的文化生境及演變
四 小結
第六章 “飛地”達祖:“搖擺”中的歌舞展演與學校式保護
一 達祖村概況
二 文化疊壓與共存的達祖納西文化
三 達祖村的旅游發展與歌舞展演
四 小結
第七章 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的互動
一 旅游展演的類型、本質與效應
二 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的互動分析
三 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的互動原因
四 小結
第八章 東巴文化的活態保護機制構建
一 東巴文化的生境演變及類型
二 東巴文化活態保護機制構建的目的與原則
三 東巴文化的保護模式、管理模式與保護機制
四 小結
第九章 結論
一 研究結論
二 創新之處
三 研究展望
附錄1 日志
附錄1-1 麗江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院全年祭祀活動日志(2013年)
附錄1-2 香格里拉白水臺景區日志(摘錄,2014年)
附錄1-3 四川俄亞大村日志(摘錄,2013年2月)
附錄1-4 四川俄亞大村東巴文日志(部分,2013年)
附錄2 調查筆記
附錄2-1 麗江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院頂災儀式調查筆記(2012年)
附錄2-2 白地納西族(農歷)節日調查筆記(2014年)——以白地古都村為例
附錄2-3 四川俄亞大村一年的節日/儀式調查筆記(2015年)
附錄2-4 四川達祖的人生四禮(2016年)
附錄3 訪談記錄
附錄3-1 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和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3-2 麗江玉水寨東巴文化傳承院楊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3-3 白地吳樹灣村東巴學校和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3-4 四川俄亞大村東巴先生訪談記錄
附錄4 文件及培訓班資料
附錄4-1 《三壩納西族民族鄉人民政府東巴文化保護和開發暫行辦法》(1998年)
附錄4-2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巴畫傳承基地第二期培訓班課程表
附錄4-3 麗江市納西族祭天文化培訓班課程表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文化與旅游-(:東巴文化的旅游展演與活態保護) 作者簡介
光映炯,女,彝族,云南紅河州人。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博士后,美國夏威夷大學國家公派訪問學者。現主要從事旅游人類學、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1項。主持和參與10余項重量、省級、校級的縱向課題及橫向課題。在《思想戰線》、《廣西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2部,參編著作及教材8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