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兩個向度”及當代啟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149830
- 條形碼:9787505149830 ; 978-7-5051-4983-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兩個向度”及當代啟示 本書特色
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貫穿干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之中,通過對于社會形態的探討,馬克思實際上將'科學的向度”和“倫理的向度”貫穿其中,他將人類社會看成是一個動態和聯系的整體,包含了對人類歷史發展源流、歷史發展道路、動力、前景和結構等的科學設想;他將人的發展與歷史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將社會形態的變遷與人的自由和解放結合在了一起,體現了社會形態獨有的價值取向,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要認真研究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發揮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理論指導作用。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兩個向度”及當代啟示 內容簡介
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貫穿干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之中,通過對于社會形態的探討,馬克思實際上將‘科學的向度”和“倫理的向度”貫穿其中,他將人類社會看成是一個動態和聯系的整體,包含了對人類歷史發展源流、歷史發展道路、動力、前景和結構等的科學設想;他將人的發展與歷史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將社會形態的變遷與人的自由和解放結合在了一起,體現了社會形態獨有的價值取向,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要認真研究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發揮它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理論指導作用。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兩個向度”及當代啟示 目錄
前 言 1
**章 對于社會形態理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1
一、國外學者對于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研究 3(一)關于“社會形態”一詞來源的研究 3(二)多種視角下對社會形態學說的研究 4(三)非社會形態論的研究 8
二、國內學者對于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研究 10(一)關于“社會形態”概念界定問題的研究 10(二)關于社會形態劃分的類型 12(三)多種視角下對社會形態的研究 19
第二章 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概述 23
一、馬克思“社會形態”學說的思想淵源 25(一)奧古斯丁的“雙城論” 25(二)維科的“三階段” 25(三)圣西門的“五階段論” 27(四)歐文的“新拉納克”未來社會實驗 28(五)黑格爾的“世界民族”論 31
二、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社會”和“形態” 32
三、社會形態理論的方法論特征 34(一)歷史分析的整體方法 34(二)科學抽象的研究方法 35
第三章 社會形態理論的“科學向度” 37
一、社會形態的演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40
二、多角度的邏輯建構 43(一)以所有制形式為角度:《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所有制形態說” 43(二)以階級的有無為角度:《共產黨宣言》的“階級形態說” 46(三)以生產方式為角度:《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
“經濟的社會形態說” 51(四)將社會形態與地質相類比:《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
的“‘地質’形態說” 56
三、單線與多線的邏輯構想 62(一)氏族公社—亞細亞農村公社—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共產主義 65(二)氏族公社—亞細亞農村公社—封建制—資本主義—共產主義 67(三)氏族公社—亞細亞農村公社—不通過“卡夫丁峽谷”—共產主義 69
第四章 社會形態中的“卡夫丁峽谷” 71
一、“跨越卡夫丁峽谷”提出的歷史背景 73
二、“卡夫丁峽谷”是什么 73
三、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卡夫丁峽谷”的背景 74
四、馬克思給查蘇利奇的信與“卡夫丁峽谷” 77
五、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與“卡夫丁峽谷” 81
六、恩格斯對于“卡夫丁峽谷”的分析 85
七、“卡夫丁峽谷”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92(一)對資本主義因素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92(二)一切以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 98(三)吸取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因素 100
第五章 社會形態理論的“倫理向度” 103
一、人類歷史發展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 106
二、價值目標:人的自由與解放 107
三、多尺度的倫理審視 110(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三階段說” 110(二)《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三形態說” 129(三)《資本論》的“二形態說” 131
四、價值態度:對現實的倫理批判 132(一)對封建社會的倫理批判 132(二)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批判 133(三)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 135
第六章 科學向度與倫理向度之間 139
一、兩條不同的路徑:科學向度與倫理向度 141
二、科學向度與倫理向度的統一 143
第七章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當代啟示和意義 147
一、正確認清中國所處的社會階段 149(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討 149(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探索 154(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探索 157(四)新時代的科學定位 157
二、關于發展目標和圖景的啟示 161(一)從“四個現代化”到“兩步走”再到“三步走” 162(二)“兩個一百年” 166
三、不忘初心,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171(一)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民”的思想 171(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人民觀” 172(三)新時代下的“人民觀” 174
四、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177(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 179(二)堅持和平發展之路 181(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183
結 語 185
參考文獻 189
展開全部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兩個向度”及當代啟示 作者簡介
胡政陽,中央戲劇學院思政部講師,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主要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化的研究。本科畢業干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哲學專業,碩士畢業干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承擔過北京市學院的科研課題和教改課題多項,在重要刊物上發表過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