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圣人家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42197
- 條形碼:9787533342197 ; 978-7-5333-421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圣人家風 內容簡介
本書系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孔子研究院和寧陽復圣研究院研究項目,主要內容是研究、闡述孔顏曾孟四氏圣人家風,以期為當代中國社會優良家風的培育、養成和發展提供有意義的借鑒。圣人家風有特定的內涵,專指“至圣”孔子(以及孔子的孫子“述圣”子思子)、“復圣”顏子、“宗圣”曾子、“亞圣”孟子開創的儒家大傳統的家風。
圣人家風 目錄
序二
緒言
一、家文化與圣人家風
二、圣人家學、家教、家風
三、圣人家風的歷史意義
**章 至圣孔子詩禮家風
**節 至圣孔子詩禮家風的養成
一、孔子奠家風根基
二、學詩學禮之庭訓
三、述圣子思傳家風
四、孔穿孔謙代相傳
五、孔鮒藏書傳家學
第二節 孔氏家學與家風
一、兩漢孔氏經學的繁榮
二、魏晉南北朝家學漸廣
三、隋唐孔氏經學復興
四、宋元時期文史并茂
五、明清家學全面繁榮
第三節 孔氏家教與家風
一、嚴明家教
二、禮教規范
三、族規家訓
第二章 復圣顏子仁德家風
**節 復圣顏子仁德家風的養成
一、顏子家世
二、師事孔子
三、顏子思想
四、仁德家風的養成
第二節 顏氏家學與家風
一、秦漢時期家學的傳承
二、魏晉南北朝家學興盛
三、隋唐時期家學繁榮
四、宋元時期家學發展
五、明清家學的新發展
第三節 顏氏家教與家風
一、家族重教
二、顏之推與《顏氏家訓》
三、顏光敏與《顏氏家誡》
第三章 宗圣曾子仁孝家風
**節 宗圣曾子仁孝家風的養成
一、曾子家世
二、曾子思想的形成
三、曾子家風的養成
四、曾子家風的內涵
第二節 曾氏家學與家風
一、漢唐曾氏家學的低迷
二、宋代曾氏家學的興盛
三、明清曾氏家學的發展
第三節 曾氏家教與家風
一、家庭重教
二、族譜族規
三、曾國藩家教
第四章 亞圣孟子仁義家風
**節 亞圣孟子仁義家風的養成
一、孟子家世
二、孟母教子
三、“私淑”孔子
四、孟子事跡
五、孟子思想
六、仁義家風的形成
第二節 孟氏家學與家風
一、漢代孟喜父子
二、唐代孟氏三詩人
三、五代孟知祥父子
四、宋明清孟氏家學
五、孟氏志書與家譜
第三節 孟氏家教與家風
一、家族重教之風
二、家族自辦教育
第五章 圣人家風的異同及現代價值
**節 圣人家風的異同
一、圣人家風形成發展的異同
二、圣人家風內涵的異同
三、圣人家學的異同
四、圣人家教的異同
第二節 圣人家風的現代價值
一、傳統家風的局限與變遷
二、圣人家風的現代價值與啟示
后記
圣人家風 節選
《圣人家風》:第二節 顏氏家學與家風經過顏路、顏子、顏歆等幾代人對儒學的傳承,不僅在顏子家族內形成了仁德的家風,而且由顏子輔助整理或記有顏子言論的諸多儒家典籍,成為顏氏家學的重要內容。隨著儒學的發展,顏氏家學也有了相應的發展變化,特別是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顏氏家學發展到了鼎盛。這期間,家族中涌現了大批杰出的儒學大師,如顏延之、顏之推、顏師古、顏真卿等。他們創作出了大量優秀作品,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顏氏家學,對儒學的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由于學術水平的提高,家族中治學修德的氛圍加強,顏子仁德家風也得以進一步提升和凈化。宋元明清時期,顏氏家學的內容有所改變,詩詞、家譜、志書等方面的內容逐漸增多,家學更加豐富。在家學的傳承發展中,顏氏家族的仁德家風也在世世代代傳遞下去,并培養造就了無數優秀的顏氏子孫。他們好學樂道、修德養性、仁愛知禮,以儒學的研究發揚為主體,在多個領域有所成就。一、秦漢時期家學的傳承秦朝重用法家,諸子百家多受到排斥,尤其是儒家備受打壓。經過“焚書坑儒”后,儒學發展更是緩慢。顏氏家學此時也處于發展的低落期。西漢建立后,儒家學者積極向漢高祖劉邦推薦儒學。劉邦對儒學漸生崇敬之情,在公元前195年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并“以顏子配享孔子”,開啟了帝王祭祀孔子、顏子的先河。漢惠帝時,封顏子十一代孫顏異為大夫,顏氏家族的地位逐漸上升。漢武帝時,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設五經博士,專門傳授儒家學說。儒學作為培養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標準,成為國家的統治思想。東漢時,統治者也是大力推崇儒家學說,尊崇孔子。漢章帝東巡過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和顏子等,會孔、顏兩氏子孫六十多人。漢安帝東巡時也到曲阜祭祀孔子、顏子。可見,在儒學受到尊崇的同時,顏子也備受重視,顏子家族也受到關注。但顏子家族此時人丁并不興旺,“從顏回至二十二代孫顏亮均記為單傳”,顏氏家族顯得比較單薄。由于漢末動亂,顏氏舊譜散佚,關于秦漢及以前的顏子后裔記載較少。顏氏家族志書《陋巷志》也僅記載顏子后裔的姓名及官職,對家學、家教、品行等較少提及。據《新編陋巷志》記載,顏氏自二世顏歆至七世顏岵均為魯國大夫。蓋屬世襲的較低官職。從八代顏卸至二十四代顏斐,大都居住曲阜.或高或低多有一定的官職。經過二十多代的傳襲,顏子的德行思想在家族得到了沉淀、提升,涌現出顏異、顏駟、顏斐等品行高尚者。顏異,字世仁,顏子十一代孫。《史記·平準書》記載,顏異起初為濟南亭長,因為人正直、為官清廉,升為九卿。皇帝與御史大夫張湯討論造白鹿皮幣,問顏異的看法。顏異直言相告,認為王侯朝賀用的蒼璧僅需數千錢,而用皮幣要四十萬,這是本末不相稱。皇帝聽后不高興。張湯與顏異早有嫌隙,趁機奏顏異“腹誹”,即在心里誹謗,要處死顏異。顏異秉承先祖中正的仁德品格,寧死也不阿諛奉承。顏駟,也作顏釋,字季逵,顏子十四代孫。文帝時為郎,武帝時為尚書郎。武帝見他鬢眉皓白,問他為何這么老。顏駟回答:“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葉不遇也。”意在告訴武帝,他為官多年,忠于職守,不諂媚事君,卻不得重用。武帝被感動,提升他為會稽都尉。《陋巷志》記載,顏子十八代孫顏龠“州舉茂才”,因才學被舉薦為秀才。二十代孫顏準,初出仕為從事,后來“復高尚不仕”,不求富貴權勢,而重德行修為。二十一代孫顏阮因為學問道德,被任為著作郎,負責編修國史。從這幾代顏子后裔來看,他們雖沒有位居要職,學術上也沒大貢獻,但是能夠繼承先祖顏子的遺德,自覺研習、傳承家學。正是經過這些代人不斷積淀和成長,顏子家族才能逐步走向興旺。……
圣人家風 作者簡介
孔麗,文學碩士,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儒家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作品有合著《儒家文化與青少年成長》,參著《曲阜儒家碑刻文獻輯錄》《圖說中國儒學史》等,主持山東省和濟寧市社科規劃項目多項,發表論文多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