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賞硯說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8946
- 條形碼:9787518428946 ; 978-7-5184-289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賞硯說銘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六章,從銘文的起源、內容、文體特征引出鐘、鼎、鏡、碑等不同載體銘文,闡釋先秦、兩漢不同歷史時期的銘文觀念與形式特點,及其后世影響。在這一背景下,基于古代文獻、文學作品和考古發掘探尋硯銘的起源。重點就古代硯銘的表現內容、書畫影響、工藝特點等方面,詳述不同階層銘硯者的銘硯取向與藝術特點。所涉章節突出文人銘硯中的經典作品,兼顧工匠之作,從書畫、篆刻、文學、歷史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通過大量的鑒賞實例與綜合的分析角度,呈現出筆者對傳統硯銘的理解。
賞硯說銘 目錄
第1章 銘文概述
第1節 銘文溯源
何為銘
豈止述功德
“銘”由來已久
蔡邕論銘
張載劍閣銘
第2節 早期銘文特點
銘文本實用
搞文簡而深
第3節 金文
金文盛衰
鼎銘何處
鏡銘芬芳
第4節 碑銘
刻石紀功
前序后銘
第5節 文人樂銘
銘未必刻
宋人好銘
銘與文房
第2章 硯銘尋蹤
第1節 上古硯銘
黃帝“玉硯銘”
太公“金匱硯銘”
第2節 文人詠硯
魏晉銘賦,風清骨峻
唐人詠硯,文質彬彬
借硯抒情,宋士文心
贊外有贊,由硯及人
第3節 有銘未必于硯
韓退之作銘悼硯
蘇子瞻銘硯由人
陸放翁硯里識玉
第4節 銘者未必款者
柳絮才媛銘硯否
石友可如王百谷
脂硯迷蹤問賈府
第5節 早期硯銘
為記硯價終見銘
明確紀年盤龍硯
第3章 硯銘內容
第1節 印記留痕
硯過留名
鐫印以藏
清宮御制年號款
第2節 匠者自銘
王功靖與張思凈
此西京非彼西京
銘硯之吉祥意
第3節 講述來源
買而記之
偶得文心
御賜可有否
第4節 表情達意
修身尚志
遺甓新生
銘硯怡情
第5節 摹刻金石
顧刻石鼓文硯
阮元摹刻補缺
覃溪再現蘭亭
第6節 墓志銘硯
銘于所珍伴長眠
未及刻石銘于硯
沈石友生壙后志
生前長物身后伴
第7節 有字非銘
文字裝飾
磚瓦銘文
第4章 銘文書法
第1節 篆隸銘硯
先秦有無篆書銘
隸書銘文入漢硯
金石學影響
萬字硯銘金石味
高南村隸書銘硯
鄧石如小篆鐵硯
第2節 楷書硯銘
從魏碑到唐楷
楷書入硯
館閣體硯銘
又見碑風
第3節 行草書銘
宋克銘硯慕孫翁
邱啟壽行書張坑石
金冬心行楷硯銘冊
草寫花押作硯銘
第4節 書體、文體與內容
散文體與韻文體
字體、內容兩相宜
書刻皆精方可銘
第5節銘文章 法
從實用到審美
因循書法亦可不同
銘文位置見禮法
康生章草銘“紀硯”
第6節 瑕不掩銘
“蘇子瞻”銘硯
龍珠硯上篆書銘
朝宗可曾貽龍友
第5章 經營位置
第1節 因形布銘
因圓布方
因形施銘
因地制宜
第2節 硯銘構圖的書畫影響
題銘山水硯
花鳥硯上署款識
扇面書法見硯銘
頭重腳輕“叔未”銘
第3節銘硯印章 與書畫鈐印
常見之印
偶有閑章
宜白文,慎朱文
第4節 一硯多銘
銘有序,達禮儀
集書法,傳有序
第5節 禁忌與慎為
銘文所忌
刻銘慎為
有不如無
第6章 硯銘工藝
第1節 書寫鐫刻
書之刻之
只書不刻
多見陰刻
偶有陽文
雙勾銘硯
第2節 模印與鑄款
模壓留印
鑄造成銘
第3節 描金錯金
銘文描金
錯金成文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賞硯說銘 作者簡介
劉鵬,北京市中學美術學科帶頭人,北京市教育學會美術教育研究會理事,人美版初中《美術》教材和《美術教學參考用書》核心編委,北京市大興區中學美術教研員。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