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遙感監測綠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9)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4405
- 條形碼:9787520164405 ; 978-7-5201-6440-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遙感監測綠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9)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長期開展資源環境遙感研究項目成果基礎上完成的,是《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與《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7)》的持續和深化。書中系統開展了中國土地利用、植被生態、水資源、主要糧食與經濟作物、重大自然災害、大氣環境等多個領域的遙感監測分析,對相關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評價。
遙感監測綠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9) 內容簡介
準確掌握我國資源環境現狀,特別是了解資源環境變化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成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迫切需求。遙感具有宏觀動態的優點,是大尺度資源環境動態監測不可替代的手段。中國遙感經過30多年幾代人的不斷努力,監測技術方法.不斷發展成熟,監測成果不斷積累,已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決策的重要基礎性技術支撐《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8)》是遙感監測綠皮書系列的第三本,由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聯合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等單位策劃出版。該報告依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經濟社會發展25項指標中7項建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的評價指標,緊緊圍繞中國的土地利用、植被狀況、典型城市群區域、大氣狀況、糧食生產形勢、水資源與水環境等熱點問題展開論述。
遙感監測綠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9) 目錄
遙感監測綠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9) 作者簡介
顧行發,1962年6月生,湖北仙桃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師。“GEO十年(2016~2025)發展計劃”編制專家工作組專家,亞洲遙感協會(AARS)副秘書長,國際光學工程師學會(SPIE)會士。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多尺度氣溶膠綜合觀測和時空分布規律研究”首席科學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遙感與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主要從事定量化遙感、光學衛星傳感器定標、氣溶膠遙感、對地觀測系統論證等方面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和二等獎3項,發表論文440余篇(SCI146篇,EI208篇),出版專著10部、專輯12本,獲得授權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45項,培養學生60余人。顧行發,1962年6月生,湖北仙桃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師。“GEO十年(2016~2025)發展計劃”編制專家工作組專家,亞洲遙感協會(AARS)副秘書長,國際光學工程師學會(SPIE)會士。擔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973)“多尺度氣溶膠綜合觀測和時空分布規律研究”首席科學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遙感與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主要從事定量化遙感、光學衛星傳感器定標、氣溶膠遙感、對地觀測系統論證等方面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6項和二等獎3項,發表論文440余篇(SCI146篇,EI208篇),出版專著10部、專輯12本,獲得授權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45項,培養學生60余人。
李閩榕,1955年6月生,山西安澤人,經濟學博士。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理事長、主任,福建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黨組書記、副局長。主要從事宏觀經濟、區域經濟競爭力、科技創新與評價、現代物流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已出版系列皮書《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中國省域環境競爭力發展報告》《世界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二十國集團(G20)國家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全球環境競爭力發展報告》等20多部,并在《人民日報》《求是》《經濟日報》《管理世界》等國家級報紙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240多篇;先后主持完成和正在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有“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評價與預測研究”“實驗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在區域經濟中的應用研究”,國家科技部軟科學課題“效益GDP核算體系的構建和對省域經濟評價應用的研究”及多項省級重大研究課題。科研成果曾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屆、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以及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三)、福建省第七屆至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福建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福建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十多項省部級獎勵(含合作)。2015年以來先后獲獎的科研成果有:《世界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2001~2012)》于2015年榮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十二五”中期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榮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5年度中國發展研究獎三等獎,《全球環境競爭力報告(2013)》于2016年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3~2014)》于2016年獲評中國社會科學院皮書評價委員會優秀皮書一等獎。
徐東華,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國家二級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編審,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綜合組副研究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參加了國家“九五”至“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研究工作,參加了我國多個工業部委的行業發展規劃工作,參加了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文件的起草工作,所撰寫的研究報告多次被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國務院總理等領導同志批轉到國家經濟綜合部、委、辦、局,其政策性建議被采納并受到表彰。兼任中共中央“五個一”工程獎評審委員、中央電視臺特邀財經觀察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委員、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理事長、中華名人工委副主席,原國家經貿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項目評審委員,福建省政府、山東省德州市政府經濟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金融所、工業經濟所博士生答辯評審委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廈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長征火箭股份公司等獨立董事。智慧中國雜志社社長。在《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經濟參考報》《求是》《經濟學動態》《經濟管理》等報紙期刊發表百余篇有理論和研究價值的文章。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