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庫薩哲學及其歷史意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1608
- 條形碼:9787301311608 ; 978-7-301-31160-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庫薩哲學及其歷史意義研究 本書特色
近代早期哲學的研究在近幾十年成為歐美學界的熱點之一,在我國也漸成規模。學者們普遍開始認為近代早期哲學與中世紀晚期哲學之間具有深刻的淵源關系,不再簡單地將二者切割開來以確立近代哲學的合法性,也不再簡單地繞開中世紀到古代去尋找近代哲學的依據。
近代哲學的一種根本預設是:真理就在世界內部,我們所見的各種形式是在世界內部生成的,而世界又成為人的整體規劃對象。西方學界稱這種看法為“內在性思想”,它是近代才開始大規模流行的一種獨特的世界觀。而這種獨特的世界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源自于尼古拉·庫薩(以下簡稱“庫薩”)。庫薩的思想通過費奇諾、布魯諾的傳介,深刻地塑造了近代哲學的開創者笛卡爾的思想,本書旨在發掘這一歷程。
本書分為導論、主體(含3個部分)、余論與附錄等共6個部分,分別考察問題的緣起與意義、庫薩哲學前史、庫薩哲學發展過程、庫薩哲學的近代影響史、內在性思想的現代歷程,以及作為近代思想總結者的費爾巴哈的內在性物質觀。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庫薩哲學及其歷史意義研究 內容簡介
近代早期哲學的研究在近幾十年成為歐美學界的熱點之一,在我國也漸成規模。學者們普遍開始認為近代早期哲學與中世紀晚期哲學之間具有深刻的淵源關系,不再簡單地將二者切割開來以確立近代哲學的合法性,也不再簡單地繞開中世紀到古代去尋找近代哲學的依據。 近代哲學的一種根本預設是:真理就在世界內部,我們所見的各種形式是在世界內部生成的,而世界又成為人的整體規劃對象。西方學界稱這種看法為“內在性思想”,它是近代才開始大規模流行的一種獨特的世界觀。而這種獨特的世界觀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源自于尼古拉·庫薩(以下簡稱“庫薩”)。庫薩的思想通過費奇諾、布魯諾的傳介,深刻地塑造了近代哲學的開創者笛卡爾的思想,本書旨在發掘這一歷程。 《庫薩哲學及其歷史意義研究》分為導論、主體(含3個部分)、余論與附錄等共6個部分,分別考察問題的緣起與意義、庫薩哲學前史、庫薩哲學發展過程、庫薩哲學的近代影響史、內在性思想的現代歷程,以及作為近代思想總結者的費爾巴哈的內在性物質觀。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庫薩哲學及其歷史意義研究 目錄
導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內在性世界觀與早期近代哲學
三近現代思想的統一性
四庫薩的內在性思想
**部分庫薩哲學前史研究
**章庫薩的思想史任務
**節庫薩哲學的時代背景及其核心主題
第二節前人研究綜述
一19世紀下半葉庫薩研究中的泛神論與一神論爭論
二20世紀對庫薩思想與近代思想之相關性的研究
三20世紀對庫薩思想前史的探究
四國內的庫薩研究
小結
第二章庫薩哲學思想的淵源
**節內在性思想與一多關系問題
第二節新柏拉圖主義的“一的思想”
——以普羅丁為例
第三節托名狄奧尼修斯和埃克哈特大師
一托名狄奧尼修斯
二埃克哈特大師
第四節庫薩
第二部分庫薩哲學的發展過程研究
第三章庫薩早期哲學思想
——論作為對立面的相合的上帝
**節“有學識的無知”與“極大”
一絕對極大
二限定的極大或宇宙
第二節對立面的相合
一作為認識的對立面的相合
二對立面的相合作為聯結的力量
三指責與回應
小結
第四章庫薩中期論無限精神與人類精神
**節統一性思想:無限精神的內在性
第二節猜想
第三節人是第二上帝
小結
第五章庫薩晚期的存在論奠基與思想完成
**節能在思想的重要性
第二節問題的起源
第三節能在
一能在思想作為潛能實現學說之改造
二能在思想作為三位一體學說與潛能實現學說的結合
三能被造(posse fieri)和能造(posse facere):
**質料的問題(與阿奎那的比較)
四《能在》之后的作品
小結
第三部分庫薩哲學的近代影響史研究
第六章庫薩的近代接受史考略
**節泛論庫薩的歷史定位及其與后世哲學的關系
第二節布魯諾及早期歐陸哲學
第三節德國哲學
小結
第七章庫薩哲學對布魯諾質料學說的影響
**節布魯諾的質料學說
第二節布魯諾質料學說對近代哲學的意義
第八章我思、上帝與世界
——論“笛卡爾循環”的內在性根據
**節我思與上帝證明
第二節質疑與答辯
第三節笛卡爾循環的歷史淵源:以奧古斯丁與庫薩為例
小結
第九章斯賓諾莎實體學說的內在性預設
**節從笛卡爾到斯賓諾莎
第二節理性的無限性與實體的內在性
第三節身心關系的例子
小結
余論內在性思想的現代歷程
附錄費爾巴哈的內在性物質觀
——費爾巴哈與馬克思思想關系辨正
**節費爾巴哈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馬克思與費爾巴哈思想差異的核心
小結
參考文獻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庫薩哲學及其歷史意義研究 作者簡介
李華,女,1982年生,復旦大學哲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聯合培養博士(2008-2010年),現任陜西師范大學宗教研究中心副教授,在《哲學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世紀晚期哲學與近代西方哲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