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羅生門 本書特色
翻譯名家竺家榮全新權威獻譯 每當你看不清人性,都該讀一讀《羅生門》 “短篇小說之王”芥川龍之介代表作全收錄 全時期:初期+轉折期+晚年 全題材:古典+當代+自傳 “決定我們行為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惡,只是我們的好惡,或者是快樂與不快樂。” 【附贈羅生門印銀風物書簽一款】 〇翻譯名家竺家榮全新權威獻譯+長文解讀 成功詮釋夏目漱石、太宰治、渡邊淳一的金牌譯者——竺家榮。 結合投身譯界數十年的翻譯經驗,輔以3000字譯后記,呈現出了芥川龍之介原原本本的樣貌。 代表譯作有:夏目漱石《我是貓》、太宰治《人間失格》、渡邊淳一《失樂園》、青山七惠《一個人的好天氣》等。 〇“日本短篇小說之王”代表整個時代的文學經典 夏目漱石、太宰治、魯迅、村上春樹齊聲推薦不可不讀。 芥川龍之介是夏目漱石的得意門生、太宰治的畢生偶像,魯迅與他惺惺相惜,村上春樹曾專門為他作序,日本文學至高獎項“芥川龍之介獎”以他命名。他的離去,被認為是一個文學時代的終結。 〇一本書讀完芥川的一生 全時期:初期+轉折期+晚年 全題材:古典+當代+自傳 生涯代表作全收錄,篇篇有來頭。 〇無數金句的原始出處,總有一句影響你一生 “每個人都有同情他人不幸的惻隱之心。但是,當那人設法擺脫了不幸之后,旁人又會覺得悵然若失。” ——《鼻子》 “發現民眾的愚蠢,并不值得夸耀。但是,發現我們自己也是民眾的一員,無論如何都是值得夸耀的。” ——《侏儒警語》 “我們zui想炫耀的東西恰恰是我們所沒有的東西。” ——《河童》
羅生門 內容簡介
本書在芥川龍之介保證代表作《羅生門》《竹林中》的基礎上,不僅收錄了芥川創作初期才華橫溢的文學杰作《鼻子》《山藥粥》《地獄變》,與晚年深刻剖析內心世界的《侏儒警語》《河童》《某傻子的一生》,更特別注視了芥川的創作轉折期,甄選了《蜜柑》《秋》《南京的基督》三篇充滿現代人文色彩的作品,為讀者補全呈現了芥川整個人生的創作軌跡。初期——源起古典、才華橫溢《羅生門》:鋒芒畢露的出道作。一眼看透人性黑暗。《鼻子》:夏目漱石贊不絕口。“笑人有,恨人無。”《山藥粥》:與《鼻子》齊名。實現夢想也是一種悲劇。《地獄變》:三島由紀夫親自改編舞臺劇。人心既是地獄。轉折期——著眼當下、尋求救贖《蜜柑》:清新、恬淡,芥川罕見的生活小說。《秋》:對現代情感小說的搶先發售嘗試。《南京的基督》:梁建輝主演同名電影。講述相信的力量。《竹林中》:黑澤明電影《羅生門》真正的原著。晚年——自我剖析、看破人性《侏儒警語》——格言式隨筆集,金句不斷。《河童》——超乎現實卻無比真實的寓言故事。《某傻子的一生》——芥川的遺稿,影射自己的一生。
羅生門 目錄
羅生門
鼻子
山藥粥
地獄變
蜜柑
秋
南京的基督
竹林中
侏儒警語
河童
某傻子的一生
譯后記 芥川龍之介的『詩與真實』
羅生門 節選
鼻子 提起禪智內供[1]的鼻子,在池尾一帶可說是盡人皆知。他的鼻子有五六寸長,從嘴唇上一直耷拉到下頜下面,上下一般粗,就像一根細長的香腸從面孔正中垂下來。 年過五十的內供,從早年的沙彌,直到升為如今的內道場供奉,始終為自己這長鼻子苦惱不堪。不過,表面上他總是裝得滿不在乎的。這不單是因為他知道,作為一心向佛、渴求往生凈土的出家人,不該這么介意鼻子,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讓旁人知道自己心里為鼻子所苦。內供*忌諱的就是閑談之中提及“鼻子”這個詞。 讓內供這般煩惱鼻子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鼻子長,實在多有不便。就連吃飯都得求助他人,不然鼻頭就會戳進鐵碗中的飯里。因此,每次吃飯時,內供便叫一名徒弟坐于食案對面,用一根一寸寬、兩尺長的木板條,托著自己的鼻子。可是這樣吃飯,不論對于托鼻子的徒弟,還是被托鼻子的內供,都絕非易事。一次,某個小和尚代行這名徒弟之職,不料小和尚打了個噴嚏,手猛地一抖,內供的鼻子便掉進了粥里。這件事被人瘋傳,竟然傳到了京都。不過,這等難處并不是內供煩惱鼻子的主要緣由,真正令他苦惱的,乃是因這鼻子使自尊心受到了損害。 池尾那個地方的人都說,正因為禪智內供長了這種鼻子,恰恰說明他不是俗世之人,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人們認為,男人有個那樣的鼻子,沒有哪個女人肯嫁給他。甚至有人猜測,大概就因為長了那個鼻子,他才出家為僧的。然而,內供并不認為自己當了和尚,這鼻子帶來的煩惱便有所減少。內供的自尊心,正是由于至今尚未成家而變得格外脆弱的。于是乎,內供決意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入手,修復自己受傷的自尊心。 他*先想到的法子,是讓這個長鼻子顯得短一些。為此,他常常趁旁邊沒有人之機,對著鏡子,左看右看自己的面孔,煞費苦心地尋找鼻子好看些的角度。有時又覺得,只是變換面部角度,并不能安心,便又是握拳托腮,又是以指支頤的,十二分耐心地反復對鏡揣摩,可是沒有一次令他滿意過,怎樣也做不到讓鼻子顯得短些。反而有時候越是煞費苦心地琢磨,越是覺得鼻子變長了。每當此時,內供便將鏡子收入匣中,若有所悟似的深深嘆口氣,很不情愿地回到經案旁誦讀《觀音經》了。 后來,內供還常常觀察別人的鼻子。池尾寺經常有僧供來講經說法,寺院內,僧舍一間挨著一間,浴室里每天都有僧人燒洗澡水。總之,出入于此寺院的僧俗人等眾多。內供以極大的耐心打量著人們的臉。哪怕見到一個長著和自己一樣鼻子的人,他心里也踏實了。所以在內供的眼中,既看不見藏藍神職服,也看不見白單衣,至于橙色僧帽和壞色僧衣,更是司空見慣,熟視無睹了。內供不看人,只看鼻子。可是,即便看到過鷹鉤鼻子,卻看不到一個像他這樣的鼻子。三番五次失望而歸后,內供又漸漸煩躁起來。和別人說話時,也會不由自主地捏一捏耷拉下來的鼻尖,自己還羞得面紅耳赤,這種種怪異之態,全都來源于這煩躁的心情。 *后,內供甚至想從佛經或其他書里找出一個和自己有同樣鼻子的人,聊以自慰,可是無論哪本經書上都沒有記載目犍連[2]或舍利弗[3]的鼻子是長的。龍樹和馬鳴[4]這兩尊菩薩的鼻子當然也和常人沒有兩樣。內供聽人講震旦[5]的故事中提及蜀漢的劉玄德的耳朵長得老長時,心想,要是換作鼻子長,對我就是莫大的安慰了。 內供一方面如此這般消極地讓自己解脫出來,另一方面積極地嘗試各種把鼻子弄短的偏方,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可以說,凡是能做的他都做了。他煎服過王瓜汁,往鼻子上擦過老鼠尿。可是無論怎樣折騰,五六寸長的鼻子照舊懸垂在他的嘴上邊。 不料,有一年秋天,內供差遣那個徒弟去京城辦事,徒弟借此機會向某熟識的醫生討教來一個將長鼻子縮短的偏方。那位醫生是從震旦渡海而來的,當時正在長樂寺里做供僧。 內供仍然像以往那樣擺出一副對鼻子不以為意的架勢,故意不提出馬上試試那個方子,卻用輕松的口氣念叨什么“每頓飯都要麻煩你,很是于心不安”。其實,他心里當然是等著徒弟來說服自己去嘗試這個方子。徒弟自然不會不明白內供的心思。然而比起對內供這種裝腔作勢的反感來,師父采取這種態度的酸楚用心,更有力地激發了徒弟的同情心。也許是這個緣故吧,正如內供所期望的那樣,徒弟苦口婆心地勸他一定要試一試這個方法,而內供*終也就順水推舟,聽從了徒弟的熱心勸說。 那個方子,其實簡單至極,只是先用開水燙鼻子,然后再讓人用腳在鼻子上踩。 寺院里的浴室,每天都燒開水。徒弟將燙得連手指都伸不進去的開水舀進一個提鍋內,從浴室里提過來。但是,若直接把鼻子放入提鍋內,臉部有可能會被熱氣熏傷。于是,徒弟就在托盤上挖了個洞,把托盤蓋在提鍋上,讓內供將鼻子從那個托盤洞里伸進熱水中。因為這鼻子即便浸泡在開水中,內供也絲毫不會感覺燙的。過了片刻,徒弟問: “燙得差不多了吧?” 內供苦笑一聲。他心想,只聽這句話,誰也想不到是在說鼻子。鼻子被開水燙得奇癢無比,就像被虱子叮了似的。 內供把鼻子從托盤洞里剛一揪出來,徒弟馬上用兩腳使勁踩踏還在冒熱氣的鼻子。內供側躺著,將鼻子伸在地板上,看著徒弟的腳在眼前上下蹦跶。徒弟也不時露出同情之色,低頭看著內供的禿頭,問道: “感覺痛嗎?醫生說要用力踩。可是,你真的不疼嗎?” 內供想搖頭表示不痛,無奈鼻子被踩著,脖子無法扭動。于是,他翻起眼皮,瞧著徒弟滿是皴裂的腳,氣哼哼答道:“不覺得痛。” 其實,鼻子被踩的正是發癢的地方,哪里會痛,倒是很舒服呢。 踩了一會兒后,像小米粒似的東西從鼻子毛孔里出來了。此時的鼻子,就像一只被拔光了毛、整個烤熟的小鳥。徒弟一看,停下踩踏,自言自語道: “醫生說,要用鑷子把這些都拔掉呢。” 內供似乎覺得還踩得不夠,噘著嘴,默不作聲地任憑徒弟處置。當然他并非不知道徒弟的好心。雖說知道,但還是覺得自己的鼻子被當成東西一樣遭此對待,心中還是有些不快的。內供就像由信不過的醫生做手術一般,很不情愿地盯著徒弟用鑷子從鼻子的毛孔里夾出脂肪。那脂肪形似羽毛根莖,拔出來竟有四分[6]長。 拔得差不多了,徒弟松了口氣,說: “再燙一次,就可以了。” 內供依然緊蹙雙眉,面露不信服之色,聽憑徒弟折騰。 *后把燙過兩次的鼻子拿出來一看,果然比以前短了不少。這個樣子的話,和一般人的鷹鉤鼻就區別不大了。內供摸著變短的鼻子,很難為情又十分忐忑地去看徒弟舉在他眼前的鏡子。 那個鼻子——曾經耷拉至下頜的鼻子,竟然難以置信地萎縮了,現在只是軟綿綿地在嘴上方茍延殘喘。鼻子上滿是紅點,大概是踩踏留下的。鼻子變成這樣后,肯定沒有人再笑話自己了——鏡里的內供,瞧著鏡外內供的臉,非常滿意地眨了眨眼。 但是,那一整天內供都心神不定的,擔心鼻子會再次變長,所以,不論是誦讀經書,還是吃飯,只要有空閑,內供就會伸手悄悄摸摸鼻尖。鼻子仍舊規規矩矩地待在嘴上方,沒有發現變長的跡象。睡了一夜,翌日早早醒來后,內供**件事就是摸摸自己的鼻子,鼻子依然是短短的。內供感覺心情無比暢快,就像多年前抄寫《法華經》時那樣。 可是過了兩三天,內供發現了一件怪事。一位偶然來池尾寺辦事的武士,一看到他,便露出比以前更怪異的神情,說話也心不在焉,一直盯著內供的鼻子看。不僅如此,曾不小心把內供鼻子掉到粥里的那個小和尚,在講堂外和內供擦肩而過時,起初還低著頭忍著笑,*后終于忍不住,“撲哧”笑出了聲。內供給雜役僧安排差事時,他們只是在內供面前規規矩矩地聽著,內供一轉身,就聽到他們在背后吃吃發笑。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內供起初以為這是因為自己的容貌變了,但是這個理由似乎又不足以解釋——不用說,小和尚和眾僧人發笑的原因,肯定是鼻子變了。然而同樣是嘲笑,和以前他鼻子長的時候相比,嘲笑的樣子好像哪里不一樣。如果說,比起見慣了的長鼻子來,沒見慣的短鼻子更可笑,也就罷了。然而,這里面似乎還有別的什么原因。 “以前他們可不敢這樣放肆地笑啊……” 內供誦經時,經常停下來,歪著光頭,這樣喃喃自語。可愛的內供,此時必定呆然望著旁邊掛著的普賢菩薩畫像,回想四五天前,鼻子還未縮短的時候,不禁黯然神傷,慨嘆“猶如今日落魄人,懷念昔日富貴時”。很遺憾,內供欠缺回答這個問題的智慧。 人的內心里有著兩種相互矛盾的情感。當然,每個人都有同情他人不幸的惻隱之心。但是,當那人設法擺脫了不幸之后,旁人又會覺得悵然若失。說得夸張些,他們甚至想讓那人再度陷入不幸。因此,盡管并非出于主觀意愿,卻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對那人心生敵意——盡管內供不明就里,但他之所以感覺不快,不外乎是從池尾的僧徒俗人的態度中,隱約覺察到了旁觀者的利己主義罷了。 于是,內供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惡劣。不管是誰,沒說兩句話,他便找碴兒訓斥。*后,就連給他治鼻子的那位徒弟,也在背后抱怨:“內供會犯慳貪之戒受懲罰的。”*讓內供生氣的,是那個淘氣的小和尚。一天,內供聽到狗狂吠不止,出去一看,小和尚正掄著一條兩尺長的木片,追打一只干瘦的長毛獅子狗。而且他還邊追邊喊:“看我不打你鼻子,瞧著,看我不打你鼻子。”內供從小和尚手里奪過那條木片,劈頭蓋臉抽打了小和尚一頓。那正是以前托內供鼻子的那個木片。 結果,內供對于把鼻子弄得半短不長這事,感到懊悔起來。 后來,一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事。天黑之后,突然刮起了風,塔上的風鈴被吹得響個不停,躺在床上也能聽到,叫人心煩。加上天氣驟然變冷,衰老的內供想睡也睡不著。在床上時,他突然感到鼻子一陣奇癢,用手一摸,感覺有些腫脹,還有些發燙似的。 “就因為勉強把它弄短,說不定會得什么病呢。”內供的手,猶如在佛前上香、供花一般,恭敬地按著鼻子,喃喃自語道。 次日一早,內供像往常一樣,早早醒了。放眼望去,寺院里的銀杏和七葉樹一夜之間落葉滿地,院子里如同鋪滿黃金般燦爛明亮。也許是塔頂上掛著霜的緣故吧,九輪[7]反射著淡淡的晨暉,發出耀眼的光芒。禪智內供站在推起板窗的檐廊上,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時,某種即將被忘卻的感覺,重新回來了。 內供慌忙用手摸摸鼻子,摸到的已不是昨晚的短鼻子,而是從上唇一直拖到下頜的以前那個五六寸長的鼻子。他知道,自己的鼻子一夜之間又變回了原來那么長。與此同時,他不知怎么重新感受到了和鼻子變短時同樣的舒暢心情。 “這么一來,以后不會有人笑我了。” 內供任憑黎明的秋風吹動著鼻子,在心里對自己這樣說。 [1] 內供:日本將在皇宮內的道場任職的御用高僧稱作“內道場供奉”,簡稱“內供”。 [2] 目犍連: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名摩訶目犍連等。 [3]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稱。 [4]龍樹和馬鳴:均為印度古代高僧。 [5]震旦:古代印度人對中國的稱呼。 [6]分:在日本,“分”用作長度單位時常為1/10寸,即3.0303毫米。 [7] 九輪:日本佛塔建筑用語。又作空輪。是突出于塔頂上的九層金輪。通常稱為相輪、盤蓋或承露盤。
羅生門 作者簡介
[日]芥川龍之介(1892-1927) 日本近代文學代表作家,文壇鬼才,有“日本短篇小說之王”之稱。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1915年于在校期間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后以作家身份正式出道,并拜入夏目漱石門下。 芥川甫一出道便收獲無盡贊譽。他的初期作品多為對古代故事的改寫,從旁觀者角度深挖人性;中期將視線轉回現代生活,試圖尋得救贖;晚期則因人生境遇與時代變遷影響,作品或陰暗或頹廢。最終,對人世無望的芥川于1927年服藥自殺,他的死也被認為是一個文學時代的終結。 芥川的創作生涯雖僅12年,但作品眾多。他的文筆冷峻洗練,選材與行文結構精妙,對世界文壇有著極深的影響,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是他的狂熱崇拜者。1935年,芥川的摯友菊池寬為紀念芥川,設立了“芥川龍之介獎”,如今“芥川龍之介獎”已成為日本純文學的至高獎項之一。 竺家榮 翻譯家,國際關系學院日語專業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日本文學的研究與譯介,代表譯作有:《失樂園》《近似無限透明的藍色》《一個人的好天氣》《曉寺》《春琴抄》《被偷換的孩子》《人間失格》《我是貓》等。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