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世界教育思想文庫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186027
- 條形碼:9787504186027 ; 978-7-5041-860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教育思想文庫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 內容簡介
《世界教育思想文庫·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是“靠前21世紀教育委員會”這一獨立委員會提交給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該報告是三年間在世界范圍廣泛咨詢和分析過程的成果。報告從新的視角探討了學習的階段及溝通這些階段的橋梁,借此新的方法,教育制度將更多樣化,而每種教育制度的價值將更加得到提升。報告還強調了教師的關鍵作用和改善其培訓、社會地位和工作條件的必要性。報告指出,通過廣泛的對話和增強各級教育所有受益方的責任感和參與程度來調整改革的戰(zhàn)略,將是教育革新的一個關鍵因素。
世界教育思想文庫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 目錄
序言 教育:必要的烏托邦
展望未來
需要消除的緊張關系
設想和建設我們共同的未來
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
重新考慮并溝通教育的各個階段
使改革的戰(zhàn)略獲得成功
擴大地球村的國際合作
**部分 前景
第1章 從基層社區(qū)到世界性社會
人口越來越多的地球
人類活動范圍的世界化走向
信息傳播全球化
全球相互依賴的多種表現形式
一個危險重重的世界
局部與全球
了解世界,了解他人
提示和建議
第2章 從社會團結到民主參與
經受著社會聯(lián)系危機考驗的教育
教育與反排斥斗爭
教育與社會動力:若干行動原則
民主參與
公民教育與公民實踐
信息社會與教育社會
提示和建議
第3章 從經濟增長到人的發(fā)展
世界經濟的增長極不均衡
為了經濟目的而對教育提出的需求
認識資源的不均等分布
婦女教育——促進發(fā)展的必要手段
計算進步的代價
經濟增長與人的發(fā)展
旨在促進人的發(fā)展的教育
提示和建議
第二部分 原則
第4章 教育的四個支柱
學會認知
學會做事
從資格概念到能力概念
勞動的“非物質化”和實行工資制部門的服務性活動
非正規(guī)經濟中的勞動
學會共同生活,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
發(fā)現他人
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
學會生存
提示和建議
第5章 終身教育
民主要求
多層面的教育
新的時代,新的領域
教育處于社會的核心位置
尋求教育的協(xié)同作用
提示和建議
第三部分 方針
第6章 從基礎教育到大學
走向生活的通行證:基礎教育
幼兒教育
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成人基礎教育和掃盲
社區(qū)參與及其責任
中等教育:人生的十字路口
中等教育的多樣化
職業(yè)指導
高等教育的傳統(tǒng)使命和新使命
高等教育的功能
學習的場所和知識的源泉
高等教育與勞動市場的變化
大學——面向全民的文化場所和學習場所
高等教育與國際合作
迫切需要:與學業(yè)失敗現象作斗爭
用新的證明方式承認獲得的能力
提示和建議
第7章 教師在探索新的前景
學校在向世界開放
期望與責任
教學是一種藝術,一門科學
教師的質量
學習應該教的知識和如何教授這些知識
教師在工作
學校與社區(qū)
學校行政管理
讓教師參與教育問題的決策
促進有效教學的有利條件
提示和建議
第8章 教育的選擇:政治當局的作用
教育選擇就是社會選擇
對教育的需求
評估和公開討論
革新和非集中化提供的機會
吸收有關各方參與教育事業(yè)
促進學校擁有真正的自主權
對教育系統(tǒng)進行全面調整的必要性
經濟和財政方面的選擇
財政困難的影響
今后的方針
利用信息社會提供的手段
新技術對社會和教育的影響
一場與未來極為有關的辯論
提示和建議
第9章 國際合作:地球村的教育問題
婦女與女青少年:爭取平等的教育
教育與社會發(fā)展
開展有利于教育的債務轉換工作
爭取設立教科文組織新信息技術觀察所
從提供援助到建立伙伴關系
科學工作者、研究與國際交流
教科文組織的新使命
提示和建議
結束語
英才教育:為培養(yǎng)人才而投資
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教育與重振社區(qū)精神:21世紀學校的社會化作用一瞥
今日非洲教育
凝聚力、團結與排斥現象
創(chuàng)造機會
教育、獨立自主與社會和解
世界社會的教育
多文化世界的教育
敞開思想,讓所有人都生活得更美好
教育與文化之互動在經濟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亞洲的觀點
附件
1.委員會的工作
2.委員會成員
3.權限
4.特別顧問
5.秘書處
6.委員會會議
7.提供咨詢的個人和機構
8.后續(xù)活動
世界教育思想文庫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 節(jié)選
把終身教育放在社會的中心位置上 因此,終身教育概念看來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它超越了啟蒙教育和繼續(xù)教育之間的傳統(tǒng)區(qū)別。它響應迅速變革之世界的挑戰(zhàn),但是這種看法并不新奇,因為先前一些有關教育的報告已強調過返回學校以接受個人生活和職業(yè)生活中出現的新生事物這種需要。這種需要現在依然存在,甚至變得更加強烈。每個人如不學會學習,這種需要是無法得到滿足的。 但是,又出現了另外一種迫切需要,即生活的傳統(tǒng)范疇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迫使我們要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了解世界。人們有相互了解、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處的需要,這幾方面正是我們的世界*為缺少的。 采取這種立場之后,委員會進一步強調了作為教育基礎而被提出并闡明的四個支柱之一,即通過增進對他人及其歷史、傳統(tǒng)和精神價值的了解,學會共同生活。在此基礎上,還要樹立這樣一種新的精神:它基于對我們之間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賴性的認識,借助于對未來的風險和挑戰(zhàn)的共同分析,促使人們去實現共同的計劃,或以理智的、和平的方式對不可避免的沖突進行管理。有人會認為這是烏托邦,然而這是必要的烏托邦,甚至是至關重要的烏托邦,如果我們想要擺脫由犬儒主義或聽天由命思想所加劇的危險循環(huán)的話。 是的,委員會渴望一種能夠樹立這種新精神和為其奠定基礎的教育。委員會并沒有因此而忽略教育的另外三個支柱,它們可以說是學會共同生活的基本因素。 首先要學會認知。但是,鑒于科學進步及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新形式所帶來的迅速變革,必須把相當廣泛的常識與就少量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結合起來。這種常識可以說是接受終身教育的許可證,因為它使人對終身學習產生了興趣并為其奠定了基礎。 也要學會做事。除了繼續(xù)學習從事一種職業(yè)外,從更廣的意義上說,還必須獲得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使其能夠應付各種情況,其中包括某些預料不到的情況,能促進集體勞動,這是目前的教學方法中過于忽略的一個方面。如果中小學生和大學生能通過邊學習邊參加一些職業(yè)活動進行自我驗證和自我豐富的話,這種能力和資格在許多情況下是較容易獲得的。這說明,學校與工作之間的各種可能的交替形式應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后,尤其要學會生存。這是1972年在教科文組織主持下出版的“埃德加·富爾報告”的主題。其建議仍具有十分強烈的現實意義,因為21世紀要求人人都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和判斷能力,同時要求加強每個人在實現集體命運過程中的責任;而且也因為該報告強調了另外一種迫切需要:要讓像財富一樣埋藏在每個人靈魂深處的所有才能都發(fā)揮出來,例如記憶、推理能力、想象、體力、審美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領導者的天然氣質等。這表明人需要對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 委員會曾提到另外一種烏托邦:建立在獲取、更新和使用知識之基礎上的教育社會。這些就是必須在教育過程中闡明的三種功能。由于信息社會不斷發(fā)展,增加了接觸數據和事實的可能性,教育應使每個人都能利用種種信息,收集、選擇、整理、管理和使用這些信息。 因此,教育應不斷地適應社會的這些變革,但又不忽視將人類實踐的經驗、依據和成果傳下去。 *后,面對這種對教育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高的要求,怎樣才能使教育政策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體現公正這兩個目標呢?這就是委員會就課程、教學方法與內容以及提高教學效果之**條件所提出的問題。
世界教育思想文庫教育 財富蘊藏其中 作者簡介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聯(lián)合國專門機構之一,是各國政府間討論關于教育、科學和文化問題的國際組織,負責引導、監(jiān)督和推動世界各國教育部門保障教育公平、改善教育質量、促進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根據1991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的決議而成立的專門思考21世紀的教育與學習的委員會,成立于1993年。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