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說文》認知分析:中華元典的人類學解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6097772
- 條形碼:9787216097772 ; 978-7-216-0977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說文》認知分析:中華元典的人類學解讀 本書特色
愛好《說文解字》的朋友,你想見我時,我見你才有意義。走近我,了解我。邂逅對的書,遇見不一樣的你!
《說文》認知分析:中華元典的人類學解讀 內容簡介
內容介紹 本書涉及對《說文解字》分類取類、釋義、意象等的規律性認識,又兼論《說文》意象系列與中國神話思維的聯系。運用文字、音韻、訓詁等傳統小學方法,借鑒民俗學、語言學、人類學等理論,將《說文》字頭與甲骨文字、青銅器銘文、古璽文、古幣文、古陶文、簡牘文、帛書文字等進行對照,首次實現將《說文》貯存所有結構類型置于各個斷代發展階段進行成系列對比分析,打破觀測界限。系統分析了《說文》540部近萬個篆書結構所蘊含的認知原理,系統推演了豐富的漢字體系固有的認知模式,從文字構造中發現先民認知特點,恢復若干業已潛隱的認知線索,對《說文》認知方式的分析起到發凡張本的作用。本書還引入了人工智能(AI)概念,通過挖掘歸結漢字體系所蘊含的豐富認知模式,探討了AI認知模式的可能發展方向。
《說文》認知分析:中華元典的人類學解讀 目錄
目 錄
**章 方物: 《說文》分類取類認知方式 / 1
**節 分類與取類 / 1
附 部首分類所見認知發展趨勢 / 5
第二節 《艸部》取類 / 13
附 漢字結構與原始移情認知方式 / 40
第三節 《口部》取類 / 60
附 《心部》參與思維 / 69
附 《糸部》比較 / 84
第四節 《牛部》取類 / 114
第五節 《匚部》取類 / 121
第二章 邏輯:《說文》分解認知方式 / 126
**節 釋文系列 / 126
第二節 遞訓系列 / 127
第三節 互訓系列 / 140
第四節 同訓系列 / 150
第五節 一曰系列 / 154
第六節 同聲系列 / 160
第三章 取象:《說文》意象認知方式(上) / 178
**節 蒼頡意象 / 178
第二節 修身意象 / 187
第三節 女性意象 / 196
2 《說文》認知分析
第四節 法的意象 / 214
第五節 科技意象 / 229
附 簡帛時間認知 / 276
附 時間與禁忌——秦簡《日書》 / 292
第四章 取象:《說文》意象認知方式(下) / 305
**節 大羊意象 / 305
第二節 舞蹈意象 / 322
第三節 文飾意象 / 335
第四節 酒的意象 / 347
第五節 辯證意象 / 358
第五章 《說文》意象系列與中國神話思維 / 371
**節 弓矢意象 / 371
第二節 鬼神意象 / 398
第三節 玄鳥意象 / 417
附 《說文》有關鳥屬的特殊認知意義 / 433
第四節 夸父意象 / 441
第五節 葫蘆意象 / 454
第六節 洪水意象 / 465
附 楚簡自然認知——戰國齊魯楚等地簡文比較 / 481
文獻書目及數據庫 / 505
附 初版序 / 509
附 初版后記 / 511
后 記 / 512
《說文》認知分析:中華元典的人類學解讀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臧克和,華東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集中從事漢字斷代調查與漢字發展史體系研究。精于《說文》學、《尚書》學。出版《尚書文字校詁》《中古漢字流變》《中國文字發展史》等專著十余部,曾獲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中國政府出版獎、中華優秀讀物、教育部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上海出版金獎、上海市優秀圖書獎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