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57745
- 條形碼:9787568057745 ; 978-7-5680-577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 本書特色
1.一部通俗版清朝史,從努爾哈赤十三副遺甲起兵,到問鼎中原,再到康乾盛世,武昌起,清朝亡,一本書梳理清朝的發展脈絡。 2.不可不知的歷史,挑干貨講歷史。 3.多爾袞與孝莊?九子奪嫡背后的故事如何?乾隆六下江南究竟花費多少白銀?慈禧如何影響清朝的發展走向?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突起: 所向披靡興部建國、天命: 我意天下天下為我、初興: 清軍入關問鼎中原、擴張: 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爭議: 韜光養晦鐵血冷心、全盛: 盛世頂峰居安忘危、迷失: 上承盛世下啟哀道、淪陷: 泥足深陷風雨飄搖、惑亂: 外敵內亂紛爭四起、損落: 百年王朝過眼云煙。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 目錄
1 突起:所向披靡?興部建國
**節 卷土重來的女真族
第二節 苦難鋪就的王者之路
第三節 起兵,十三副遺甲
第四節 從女真到后金
第五節 七恨伐明
第六節 努爾哈赤的“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2 天命:我意天下 天下為我
**節 “天命難違”的皇八子
第二節 太宗新政
第三節 滿族八旗自此成
第四節 稱帝改號——大清的建立
第五節 東征西討,南伐北守
第六節 皇太極:一個被世人遺忘的癡情種
3 初興:清軍入關?問鼎中原
**節 六歲小皇帝
第二節 明朝的一戰——山海關之戰
第三節 順治遷都
第四節 不安分的南明小朝廷
第五節 “皇父”多爾袞
第六節 順治的“厚積薄發”
4 擴張:萬民康寧?天下熙盛
**節 承前啟后的孝莊太后
第二節 少年天子擒鰲拜
第三節 平三藩,攬人心
第四節 爭議不斷的《尼布楚條約》
第五節 振興文史
第六節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5 爭議:韜光養晦?鐵血冷心
**節 “弒父”殺,鮮血染成的皇位
第二節 “蒼蠅”“老虎”一把抓
第三節 雍正的權力“游戲”——軍機處、粘桿處
第四節 改土歸流
第五節 有失偏頗的文字獄
第六節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密建皇儲
6 全盛:盛世 居安忘危
**節 安內平外,十全武功
第二節 乾隆六下江南
第三節 《四庫全書》
第四節 紅樓一夢,“清”醒一場
第五節 盛世園林與寵臣
第六節 閉關鎖國,盛世危機
7 迷失:上承盛世?下啟衰道
**節 禪位不歸政,即位無實政
第二節 新皇“上任”一把火——鏟和珅
第三節 揭開清亡的序幕——白蓮教
第四節 一場場的鬧劇
第五節 名叫鴉片的“品”
第六節 皇帝的溘然長逝,王朝的千古遺恨
8 淪陷:泥足深陷?風雨飄搖
**節 道光的即位疑云
第二節 優柔皇帝的決絕指令——銷煙
第三節 次鴉片戰爭
第四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五節 簽不完的條約
第六節 勵精圖治,肅清政治
9 惑亂:外敵內亂 紛爭四起
**節 洋務運動
第二節 從垂簾聽政開始的奪權路
第三節 “小跟班”的逆襲——甲午戰爭
第四節 戊戌變法,生不逢時的改革家
第五節 義和團運動
第六節 的堅守,八國聯軍侵華
10 隕落:百年王朝 過眼云煙
**節 兩天里的三大事
第二節 君主立憲制
第三節 與同盟會
第四節 保路運動打響,揭開反清序幕
第五節 武昌起,清朝亡
后記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 節選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不可不知系列》: **節 卷土重來的女真族 女真族是一個強悍的民族。 自元朝開始,女真族就處于渙散分裂的狀態。女真族本身部落頭目眾多,導致了各自為政、極易起沖突的狀態。正如戰國時期,分裂的各小國互相傾軋,戰亂不斷。地區要強大,就需要人民與財富。但對于女真族而言,積存了一定財富與壯丁之后,一場混戰便又化為烏有。分散的女真族只能附屬于元朝與明朝,為了維持生存而歲歲獻貢。 落后就要挨打,一個民風彪悍戰亂不斷、經濟文化極其落后的部落自然也不會被人瞧得起。那時的明朝就把女真族等少數民族稱為“東夷”,雖然歷史上每一個朝代對“東夷”的劃分不同,但意患都沒有區別,都是指住在東邊的異族人。 女真族一直居住在中國東北,也就是歷史上的滿洲地區。歷史上,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在1115年建立起金朝。金朝建立之后,1189年,金朝由于同時與北方的蒙古和南方的宋朝作戰,國力消耗巨大,蒙古人在1234年摧毀了金朝。 金朝被滅之后,女真人在戰亂中遷居到了關東一帶。雖為散居,但主要集中在建州、海西。從這一點來說,女真族相比過去,居住相對集中了。到了1388年,當時的大明王朝收回了遼東一片領土。 那時女真族分裂成三部分,*強大的一部稱為建州女真。在明朝統治時期,明太祖為了加強中央管理,便在這一帶設立了遠東指揮使司。明太祖的這個決定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打擊元朝的殘存勢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加強對女真一族的控制。 處于中原腹地的人們知道,雖然女真一族還未形成強大的勢力,但其一旦崛起,必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威脅,對這個戰斗力強大的馬背上的民族絕對不可掉以輕心。為了保證管理的效果,1442年,明朝先后把建州分成了三個衛: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總稱為“建州三衛”。“建州三衛”的首領全部都是女真部落的原領袖,這是為了方便管理。而這一方針從側面也促進了女真部落的發展,讓女真族逐漸成長為一個實力強大的部落。 相比過去的互相殘殺,“建州三衛”的成立相對集中,凝聚力更強。“建州三衛”的出現,代表著滿族主體部分的形成,當然這一階段還不叫滿族,依然叫女真族。當時,不僅是女真各部,還有赫哲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的先民們,他們都自稱為女真族。 當然,對于這些領袖來說,雖然明朝加強了管理,但這種管理卻并不是他們想要的。在明朝的統治者看來,中原內陸地區是純正的管理區域,而遼東的漢人又有一些區別,再往北去的“東夷”則是暴力壓制的地區了。 這些部族在明朝看來都只是附屬的勢力。只要明朝國力強盛,這些勢力都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歲貢來源。 如此彪悍的女真族,卻無法對抗明朝。元朝為了制約女真族的發展專門設下了禁止屠殺,禁止釀酒,禁止捕獵,以及禁止金銀等禁令。雖然這些禁令都是在元朝初期設定,后期統治鞏固之后被相繼解除了。但可以看出,女真族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元朝居然不允許女真族狩獵。其意并不在于狩獵本身,而在于防范女真族“強兵”。生產金銀也是一項很正常的社會生產,但也被禁止了。這也是因為金銀生產會與制造兵器產生聯系。 如果要看一個民族的發展,只需要看他的敵人對他的防備。女真族自完顏阿骨打創立金朝之后,經歷了元朝的打擊,經歷了明朝的壓制,卻一直保存了實力,再次發展了起來。 第二節 苦難鋪就的王者之路 發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對于女真族來說,更是一部血淚史。自金朝敗落之后,女真各部落被打散分割。女真族是逐水草而居,自馬背上長大的民族,他們體格彪悍,性情粗獷。雖然在文化與經濟方面并沒有優勢,但在軍事能力上卻擁有先天性優勢。 一個民族的發展取決于其短板,女真族亦是如此。面對強大的大自然,天災人禍隨時可能肆虐,人類要生存下去那就只能抱成團。居無定所的生活造就了開放的民風,女真族沒有所謂的忠孝節義,只有以生存為前提的生活哲學。 當明朝的統治逐漸向忠孝節義發展時,女真族依然保留著勝者為王、優勝劣汰的共識。服從強者,強調戰斗力,一切以結果為導向,這樣的民族性格讓女真族的軍事能力遙遙領先于其他民族。而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之時,其統治下的軍隊戰斗力極強,不僅橫掃了整個中原,而且深人到了沙漠腹地,鄭和下西洋則把明朝的影響力擴大到了南半球。 ……
不可不知的清朝史 作者簡介
謝依,具有天生浪漫的古典情懷,多年游走四方,喜歡翻閱文字典籍。并堅持以虔誠之心,記錄那些耐人尋味的古典味蕾和光陰故事。曾出版《辛棄疾:刀鋒上的渴望》等多部作品。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