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54096
- 條形碼:9787568054096 ; 978-7-5680-5409-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擬從中國后發大國國情出發,以趕產發展為主線,重點討論新中國60年工業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程。本書擬分四個大的歷史階段對新中國工業經濟演變進行闡釋。*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優先重工業發展戰略的選擇,重點闡述中國如何發揮大國優勢突破工業發展的瓶頸,實現“貧困性陷阱”的跨越。 第二個階段是1979——1998年,重點討論這一時期中國工業經濟均衡增長與高速發展,終告別“短期經濟”的歷程。第三個階段是1999——2012,重點闡述新中國重化工業重啟與成為世界工業大國的歷程。第四階段是2012——2017年,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工業經濟邁向工業強國的歷史進程。通過四個大的歷史階段,較為全面系統的梳理新中國工業演變。在不同時期,注重對主導產業進行更為詳盡的討論,在一些大的歷史節點,對一些大型工業企業的發展,如鞍鋼、一汽、沈陽一重等具體企業進行討論。
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后發大國國情出發, 以趕超發展為主線, 重點討論新中國工業經濟發展從小到大, 從弱到強的歷程 ; 全書從四個大的歷史階段對新中國工業經濟進行闡釋, 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新中國工業發展演變。
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目錄
一、優先重工業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1
二、工業結構均衡發展4
三、重化工業重啟與世界工業大國的形成7
四、新常態下的工業發展8
五、新中國工業趕超發展的歷史啟示10
**章新中國工業基礎與新民主主義工業發展(1949—1952)
**節新中國成立前的工業發展水平/ 15
一、新中國成立前工業基礎薄弱15
二、新中國成立前夕工業破壞嚴重19
第二節新民主主義經濟下的工業恢復/ 22
一、新民主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構想22
二、1949—1952年工業發展的政策與措施23
三、1949—1952年工業經濟的恢復33
第二章優先重工業發展戰略的選擇與工業發展的起步(1953—1957)
**節優先重工業發展戰略的選擇/ 41
一、優先重工業發展戰略選擇的背景41
二、中國共產黨對優先重工業發展戰略的選擇44
第二節高度集中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 46
一、社會主義改造與單一公有制的建立47
二、物資計劃調配體系的建立52
三、價格機制的變化53
第三節156項工程建設與工業化的起步/ 54
一、156項工程建設的行業選擇與空間布局54
二、156項工程與中國重工業基礎的奠定57
三、社會主義國家對中國工業的援助60
第四節“論十大關系”與工業發展戰略的探索/ 62
一、毛澤東《論十大關系》對工業化戰略的探索63
二、中國共產黨對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的探索64
三、中國共產黨對工業結構的探索65
四、中國共產黨對工業發展其他方面的探索66
第五節“一五”時期工業發展的績效評估/ 67
一、工業結構與效率的提升67
二、中國工業發展的國際比較73
第三章社會主義全面建設時期工業發展(1958—1966)
**節“以鋼為綱”的工業“大躍進”/ 75
一、“大躍進”的戰略選擇75
二、“以鋼為綱”的全面躍進79
三、高指標壓力下的“人海戰術”與權力下放82
四、工業“大躍進”與國民經濟緊張90
第二節國民經濟調整時期的工業經濟/ 93
一、八字方針與工業速度調整93
二、工業企業的關、停、并、轉99
三、壓縮工業基本建設,精簡工業企業職工101
四、調整產業結構107
五、經濟體制的調整111
第三節國民經濟繼續調整與“三線建設”的戰略選擇/ 113
一、國民經濟繼續調整113
二、“三線建設”的戰略選擇119
第四節全面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經濟績效分析(1958—1966)/ 122
一、中國工業發展的速度、結構與效益分析122
二、工業發展的國際比較126
第四章1966—1976年工業的曲折發展
**節“文化大革命”中工業的曲折發展/ 129
一、“文革”初期工業經濟的破壞129
二、“三個突破”與周恩來的調整130
三、鄧小平整頓與工業發展131
四、“批鄧”與工業經濟的破壞132
第二節“三線建設”、“四三方案”與“五小工業”/ 133
一、“三線建設”與工業布局133
二、“四三方案”與技術引進139
三、“五小工業”的發展142
第三節“文化大革命”時期工業曲折發展的績效分析/ 146
一、中國工業發展的速度、結構與效益分析146
二、工業發展水平的國際對比150
第五章改革開放的起步與工業調整(1978—1984)
**節“新八字方針”的提出與工業發展戰略的調整/ 153
一、“洋躍進”與國民經濟形勢緊張153
二、“新八字方針”與工業化戰略的調整155
三、“新八字方針”在工業領域的落實157
第二節放權與工業經濟體制改革的探索/ 161
一、向地方政府的放權162
二、向企業放權——國有工業企業改革163
三、向個人放權——各種所有制企業的興起166
第三節對外開放的起步與工業發展/ 168
一、經濟特區的設立168
二、經濟特區的發展與對外開放169
第四節1976—1984年工業發展的績效評估/ 172
一、中國工業結構的均衡發展172
二、中國工業發展的國際比較174
其他說明: 目錄(二)
第六章“雙軌制”改革與工業趕超(1984—1992)
**節“雙軌制”改革下的工業發展/ 179
一、價格“雙軌制”與工業化推進179
二、價格“雙軌制”的弊端與治理整頓182
第二節企業改革與工業發展/ 185
一、國有企業改革的新嘗試——承包制185
二、鄉鎮企業的興起190
三、工業化中私營經濟的發展196
第三節對外開放的深入與工業發展/ 198
一、進一步擴大開放區域198
二、擴大對外貿易、積極引進技術與工業發展200
三、利用外資與工業發展206
第四節1984—1992年工業發展績效分析/ 209
一、工業保持較快發展速度209
二、工業發展的國際比較212
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時期的工業發展(1992—2002)
**節市場化改革加速與“短缺經濟”結束/ 216
一、價格改革的加速216
二、所有制改革的繼續推進218
三、工業化中的“軟著陸”與“短缺經濟”的結束222
第二節工業戰線調整與國有企業改革深入(1998—2012)/ 224
一、部分工業行業生產過剩224
二、工業行業的調整227
三、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229
第三節1992—2002年工業發展的績效評估/ 233
一、工業保持高速、均衡發展233
二、重要工業產品取得長足發展236
三、與世界工業強國仍然存在較大差距239
第八章重化工業重啟與工業大國的形成(2002—2012)
**節新型工業化的探索/ 242
一、新型工業化提出的背景242
二、新型工業化的主要內容245
三、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探索247
第二節中國的重化工業重啟及原因分析/ 252
一、重化工業的重啟252
二、重化工業重啟的原因分析257
第三節加入WTO與世界工廠/ 263
一、中國加入WTO與出口的擴大263
二、吸引外資與工業發展267
三、中國資本“走出去”271
第四節世界工業大國地位的形成/ 277
一、中國工業高速增長277
二、工業技術研發力度加大,重大技術領域取得一些突破280
第九章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2012—2018)
**節經濟發展新常態與工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283
一、經濟發展新常態與工業發展環境變化283
二、“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發展的戰略部署292
第二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工業發展/ 297
一、去產能與工業轉型升級297
二、“降成本”與工業發展299
第三節新時代全面對外開放與中國工業發展/ 301
一、“一帶一路”與工業發展301
二、自貿區與中國制造升級303
第四節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展望/ 307
一、2012年以來中國工業的發展307
二、2012年以來工業領域重大技術進步309
參考文獻/ 311
后記/ 314
中國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肖翔:男,1984年生,湖南新邵人。經濟學博士。現為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在《管理世界》《中國經濟史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中國工業化中的政府作用研究(1949 ~2010)》等著作3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省部級課題多項。 董香書:女,1981年生,河北靈壽人。經濟學博士。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領域發展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在《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經濟評論》等CS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項,省部級課題多項,出版學術著作一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