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3959029
- 條形碼:9787533959029 ; 978-7-5339-5902-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 本書特色
瀝川十年全新修訂 施定柔首次作序 收錄十年故事點滴王瀝川,我們永遠不說再見贈《遇見王瀝川》蘇黎世浪漫之旅手繪打卡圖王瀝川紀念書簽、信封信紙Mia定制金色貓咪咖啡勺“瀝秋夫婦”同款封面海報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 內(nèi)容簡介
謝小秋在咖啡館打工之時,邂逅歸國建筑設計師王瀝川,志同道合的兩人迅速確立了戀人關(guān)系。正當兩人熱戀之時,男友瀝川突然不辭而別,此后小秋一直做著愛的囚徒。瀝川棄小秋而去之謎,啃噬著小秋的心。她不明白濃烈的愛情怎會一夜之間消失不見,她等待著瀝川歸來給她一個答案。六年后,兩人再一次邂逅,而一路堅守著這份愛情的小秋卻開始在進退之間猶豫……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 前言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序言
編輯對我說:“定柔,出版社要出一套《瀝川往事》的十周年紀念版,你給寫個序吧!”我的□□反應是,哇,這么久?都已經(jīng)十年了?
為了刷新記憶,我去晉江文學城找了一下當年的發(fā)文記錄:2008年9月20 日我發(fā)表了我的□□部現(xiàn)代言情小說——《瀝川往事》,并于2009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了簡體版和繁體版。在此之前,我只寫過武俠小說,因為生孩子停筆三年,一度打算專心學術(shù),退出網(wǎng)文圈,然而寫作這種事是有癮的,我的手又癢了,決定重操舊業(yè)。
當我再次登錄晉江時,密碼怎么也找不到了,只得臨時想了個筆名“玄隱”,并用它注冊了新的賬號。那時的想法是,如果這篇沒寫好,沒多少人看的話,就讓它淹沒在茫茫的文海中吧,沒人知道它是施定柔寫的,于我在武俠界的聲名無損。
沒想到這個故事在連載時很受歡迎,一些讀者認為它一定真實地發(fā)生過,紛紛向我打聽瀝川的原型。十年過去了,除了中文版,《瀝川往事》還發(fā)行了泰語版和越南語版,先后兩次錄成有聲書在喜馬拉雅網(wǎng)上廣播,□后又拍成了電視劇《遇見王瀝川》……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個故事,越來越多的郵件向我涌來,我被問到□多的還是那個問題:“定柔,這個故事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
小說的每個情節(jié)、每個人物都是虛構(gòu)的。但虛構(gòu)不等于編造。在長達半年的寫作里,瀝川和小秋十分真實地生活在我的腦海中,日思夜想,神魂顛倒——為之哭、為之笑、為之憂愁煩惱……當時的我雖不至于像《文心雕龍》里說的那樣“寂然凝慮,思接千載”,但在我心中,瀝川和小秋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腦海中仿佛有個3D打印機,不斷地將他們鏤刻成型。經(jīng)過劇本的改寫、導演的設計和演
員們的表達,他們的血肉日漸豐滿、神采更加飛揚。我忽然意識到:有些人物、有些故事一旦在觀眾的腦海中變成了真的,就不可替代了,也收不回去了。
這個故事在寫作時也發(fā)生過很多的巧合:小秋是云南人,我沒去過云南。瀝川是蘇黎世人,我沒去過蘇黎世。他們因溫州工程而重逢,我沒去過溫州。我對這些城市一無所知。寫完小說后很久才有讀者告訴我,昆明與蘇黎世是友好城市,蘇黎世幫助昆明治理滇池的污染,昆明贈送蘇黎世一座中國風情的花園,仿照的是翠湖公園的格局。小秋愛吃的老滇味就在瀝川喜歡的金馬碧雞坊旁邊。班赫夫大道的盡頭就是蘇黎世湖。一位建筑師朋友聽說了瀝川設計的“鵝卵石形”建筑,問我這個理念是不是來自丹麥建筑師亨寧·拉森設計的“巴統(tǒng)水族館”?我說不是,純粹是自己想出來的。他查過資料后告訴我,這本書發(fā)表時這個水族館還沒有開始設計,不禁怨念地說為什么沒有早點看到……
被深愛的人拋棄和看著深愛的人死去,哪一種更加痛苦?瀝川選擇了后者,寧愿背負小秋的誤解和怨恨。小說出版后,我收到了很多讀者的郵件,紛紛告訴我這個故事令他們想起了自己的那段沒有結(jié)果的初戀或是去世已久的愛人。如果他們是瀝川,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從這些來信中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戀愛中的人是如此的敏感,記憶是如此的強大,他們能記住當時的每一句對話,事件的每一個轉(zhuǎn)折,腦海中的每一次糾結(jié),心靈的每一道折磨……十年、二十年過去了,回憶起來還是那么的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昨天。當時一定特別美好吧,不然怎會難以釋懷?
這就是愛情啊。
為了這個故事,有人特地去昆明和蘇黎世尋訪“瀝秋”的足跡。一位叫作“Tiffany Xie”的讀者托瀝川電視劇制作人周恬女士帶給我她寫的《遇見王瀝川賞析》,全文三百多頁,用幾乎與小說同樣的篇幅條分縷析、鞭辟入里地講述了她對故事的理解。一位臺灣朋友給我發(fā)了幾十封郵件,將新版小說逐字逐句地校對了一遍。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奶奶撰寫近萬字的長篇微博,分析故事中愛情與死亡的意義。瑞士駐華大使館文化處的官員聽說了這個故事,特地請我和制作人吃飯,感謝我們宣傳了瑞士,并說主人公瀝川的個性“嚴謹、守時、注重隱私”都是瑞士人比較突出的特點。電視劇里有一個情節(jié):瀝川、霽川、爺爺在工作上發(fā)生了爭執(zhí),大家吵了起來,□后爺爺決定投票表決。大使館的朋友特地指出,這正是瑞士人□習慣的解決爭端的方式,大家看到這里時都會心一笑。當然,這里面也有悲傷的故事,一位年輕的讀者患了與瀝川一模一樣的病,她一直在等待電視劇的播出,但她沒有等到那一天……
寫作有時就像霧中行船,沒有對岸,也看不見燈塔。指引我們的只有內(nèi)心的良知和對人類的熱愛。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在我的故事里發(fā)現(xiàn)了自己,我也會在你的閱讀中看見另一個我。
如果你在故事里發(fā)現(xiàn)了美好,請你更加熱愛生活。
歡迎進入我為你準備的旅途,請讓我用筆與你的靈魂交談。
施定柔
2019年11月17日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 目錄
瀝川往事:十周年紀念版(全2冊) 作者簡介
施定柔,另名玄隱,實力派網(wǎng)絡作家、編劇。
2003年開始寫作,以水墨風格的武俠代表作“定柔三迷”(《迷俠記》《迷行記》《迷神記》)風行網(wǎng)絡,創(chuàng)下千萬點擊佳績,獨步當時。
“三迷”系列之后開始轉(zhuǎn)型,致力于都市言情、玄幻題材的寫作。先后創(chuàng)作的《瀝川往事》《再見王瀝川》《彩虹的重力》及“結(jié)愛”系列(《結(jié)愛:異客逢歡》《結(jié)愛:犀燃燭照》《結(jié)愛:南岳北關(guān)》)等均是讀者追逐的焦點,暢銷不衰。
創(chuàng)作的作品具有極高的影視轉(zhuǎn)化率,其中由《瀝川往事》改編的電視劇《遇見王瀝川》成為2016年暑期檔的一匹黑馬,被譽為國產(chǎn)言情劇的一股清流、一個標桿,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0。由《結(jié)愛:異客逢歡》改編的電視劇《結(jié)愛:千歲大人的初戀》在2018年5月掀起熱議狂潮,累計播放量高達27億。《結(jié)愛:犀燃燭照》及創(chuàng)作中的新作《你給我的喜歡》均已售出影視改編權(quán)。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