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學性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13880
- 條形碼:9787010213880 ; 978-7-01-02138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性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以雅各布森的詩學理論為研究對象,聚焦于雅各布森率先提出的“文學性”命題,切入語言學與文學學的跨學科研究,在20世紀外國文論研究領域具有學術史價值,在當代中國文學理論建設上也具有現實意義:有助于我們具體地梳理多形態的結構主義文論,有助于我們有深度地開采豐富多彩的現代斯拉夫文論。
文學性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由前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結構而成。前言部分主要是簡要介紹雅各布森的生平及其學術影響,綜述國內外雅各布森研究的現狀,說明本書的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務。正文部分分為五章,**章意在重返俄國“白銀時代”的特定語境,檢視雅各布森提出“文學性”問題的歷史背景、深層內涵、深遠意義及其自身的問題性;第二章重在闡明雅各布森結構主義語言詩學的主要思想資源:俄國先鋒藝術、俄國意識形態傳統與胡塞爾現象學哲學以及索緒爾語言學;第三章重在考察雅各布森的隱喻和轉喻模式以及散文詩學、神話詩學的理論建構;第四章重在對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的核心理論“詩性功能”說的內涵、表現進行具體闡釋,并對其詩歌語法批評實踐進行例證分析;第五章重在將雅各布森的語言詩學與其批評者的觀點以及美國“新批評”理論、法國結構主義詩學進行比較和對照,進一步闡明其理論特色、發展與局限,揭示在從結構主義走向后結構主義過程中“文學性”轉變為“文本性”的符號學蹤跡,并對其語言詩學與中國詩學的親密關系進行簡要概括。本書結語部分主要對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的得與失進行反思和歸納,對后現代語境下未終結的“文學性”問題進行總結。
文學性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研究 目錄
文學性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研究 作者簡介
江飛(1981-),安徽桐城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訪問學者,現為安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主要從事文藝學、美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主持和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在《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80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或論點摘編。曾榮獲安徽省社會科學獎、北京師范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著有《紙上還鄉》《何處還鄉》《個體精神與底層情懷》《朱光潛盡性全人教育思想》(合著)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