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中國旅游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231338
- 條形碼:9787122231338 ; 978-7-122-2313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旅游文化 本書特色
1.本書內容豐富,向讀者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旅游文化的方方面面,讓讀者深刻體會到中國旅游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本書經教育部組織專家評審,立項為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中國旅游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做了扼要介紹,同時做了相關的文化鏈接,以中國文化、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傳統(tǒng)藝術文化、器物文化、飲食文化、景觀文化、中國歷史文化傳媒為內容主線,力求在明確學習目標、能力目標、增強趣味性、拓展閱讀面、概括知識點章節(jié)小結、習題加情景式訓練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
中國旅游文化 目錄
**章中國文化1
**節(jié)文化淵源1
一、什么是文化1
二、文化發(fā)展2
三、文化與旅游3
第二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4
一、中國文化4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5
三、中國文化的特點6
第三節(jié)中西方文化的差異6
一、中國文化的世界性意義6
1中華文化創(chuàng)造了亞洲地區(qū)輝煌的文明7
2參與了歐洲近代思想文化的革新7
3涵養(yǎng)了北美洲的一些文化流派7
二、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8
三、東西方文化差異8
習題訓練9
第二章中國歷史11
**節(jié)重大歷史事件11
一、民族融合11
1黃帝戰(zhàn)蚩尤12
2春秋諸侯爭霸12
3昭君出塞13
4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13
5文成公主入藏14
二、政治改革15
1商鞅變法15
2王安石變法15
三、思想變遷16
1百家爭鳴16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7
四、古代戰(zhàn)爭17
1楚漢戰(zhàn)爭17
2赤壁之戰(zhàn)18
3淝水之戰(zhàn)19
五、對外交流20
1張騫出使西域20
2玄奘西游21
3鑒真東渡21
4鄭和下西洋22
第二節(jié)杰出歷史人物23
一、思想先驅23
1老子23
2孔子24
3孫子24
4墨子25
5韓非子25
二、千古帝王25
1黃帝25
2秦始皇26
3李世民26
4朱元璋27
5康熙大帝27
三、文壇巨匠28
1屈原28
2司馬遷28
3李白29
4杜甫30
四、科技英才30
1魯班30
2蔡倫32
五、民族英雄32
1戚繼光32
2鄭成功33
3林則徐34
第三節(jié)重大科技成果34
一、天文、歷法、地理、醫(yī)學35
1天文方面35
2歷法方面36
3地理方面37
4醫(yī)學方面37
二、農業(yè)、手工業(yè)39
1農業(yè)39
2手工業(yè)40
三、四大發(fā)明41
1造紙術41
2指南針42
3火藥42
4印刷術42
四、古建筑43
1萬里長城43
2趙州橋44
3故宮44
習題訓練45
第三章思想文化47
**節(jié)儒家思想48
一、孔子與儒家48
1孔子其人48
2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48
二、儒家思想及發(fā)展50
1孟子的“仁政”、“民本”、“性善”說50
2漢儒的“三綱五常”50
3宋明理學50
4現代新儒學51
三、儒家文化及名勝51
1儒家文化之精華51
2儒家名勝52
第二節(jié)中國道教54
一、道教的思想淵源——老子與道家54
二、道教文化55
1道教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簡史55
2道教經典與標志55
3道教教義55
4道教供奉的諸神眾仙56
三、道教名勝57
1五岳57
2道教名山57
3道教著名宮觀58
第三節(jié)中國佛教59
一、佛教概說59
1佛教的產生59
2佛教的發(fā)展與傳播59
3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60
二、佛教文化63
1佛教教義63
2佛教的經典63
3佛教諸神63
4佛教禮儀和主要節(jié)日65
三、佛教名勝65
1佛教四大名山65
2著名佛寺66
習題訓練67
第四章制度文化70
**節(jié)職官制度71
一、官制71
1先秦中央官制71
2秦漢中央官制72
3隋唐中央官制73
4宋元中央官制73
5明清官制74
二、選官制度74
1禪讓制度74
2王位世襲制74
3軍功爵祿制75
4察舉與征辟75
5九品中正制75
6科舉制76
三、職官文化鏈接77
1任用制度77
2考課制度78
3勛賞爵位制度78
第二節(jié)教育制度80
一、教育的產生80
二、官學80
1中央官學80
2地方官學81
三、私學82
1私學的產生82
2私學的發(fā)展83
四、書院83
1書院的產生83
2書院制度的確立84
3書院制度的官學化84
4書院制度的勃興與毀禁84
5書院特質的消失與改制85
第三節(jié)法律制度85
一、奴隸法制85
1夏朝法制85
2商朝法制86
3西周法制86
4春秋戰(zhàn)國法制87
二、封建法制87
1秦漢法制87
2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制88
3隋唐法制89
4宋元法制89
5明清法制90
三、歷史上的酷刑91
1梳洗91
2剝皮91
3腰斬91
4五馬分尸92
5凌遲92
6縊首92
7請君入甕92
8刖刑和棍刑92
習題訓練93
第五章民俗文化96
**節(jié)民俗文化96
一、民俗概述96
二、民俗的形成97
三、民俗文化特征98
第二節(jié)服飾文化99
一、服飾文化的歷程和要素99
二、服飾特點100
三、服飾的文化內涵101
第三節(jié)節(jié)日文化102
一、節(jié)日文化概述102
二、文化的特征及社會功能103
三、中國的主要節(jié)日103
第四節(jié)信仰與禁忌文化105
一、信仰民族文化105
二、禁忌民俗文化106
習題訓練108
第六章傳統(tǒng)藝術文化110
**節(jié)傳統(tǒng)書法藝術111
一、漢字111
二、書法源流112
三、文房四寶114
第二節(jié)傳統(tǒng)繪畫藝術114
第三節(jié)中國傳統(tǒng)音樂藝術116
一、隋朝以前的音樂116
二、隋唐時期的音樂117
三、宋、元、明音樂117
四、清代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傳入118
五、近、現代音樂119
第四節(jié)傳統(tǒng)舞蹈藝術121
一、中國傳統(tǒng)舞蹈的歷史發(fā)展與沿革121
1原始社會的舞蹈121
2奴隸社會的舞蹈122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舞蹈123
4漢代的舞蹈124
5兩晉、南北朝的舞蹈125
6唐代的舞蹈126
7宋代的舞蹈126
8明、清的舞蹈127
二、少數民族舞蹈128
三、民族、民間舞蹈的生存與發(fā)展128
第五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129
一、元代雜劇和南戲129
二、明、清時期的戲曲131
習題訓練132
第七章器物文化134
**節(jié)古代器物134
一、古玉器134
二、古陶瓷器136
三、古青銅器137
四、古錢幣138
第二節(jié)中國工藝美術文化138
一、中國工藝美術品概述138
二、工藝美術品特征139
三、工藝美術品分類139
習題訓練141
第八章飲食文化142
**節(jié)食文化143
一、烹飪簡史143
1中國烹飪的起源143
2中國烹飪的發(fā)展144
3中國烹飪的昌盛145
二、飲食研究對象145
1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內容145
2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對象145
3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分類146
三、風味流派、飲食民俗146
1八大菜系147
2民俗、食俗148
3小吃148
四、筵宴食器150
1筵宴的特征類型150
2食器150
第二節(jié)酒文化151
一、有關酒的釀造151
二、說名酒152
三、名酒的評定154
四、酒俗、酒禮155
第三節(jié)茶文化156
一、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156
1茶文化的形成156
2唐代茶文化的興起156
3宋代茶文化的興盛158
4飲茶風氣的鼎盛159
5中國茶葉再現輝煌159
二、茶文化的內涵161
1茶道161
2茶藝163
三、茶葉的制作與名茶164
1綠茶164
2紅茶166
3烏龍茶167
4黃茶169
5白茶170
6黑茶171
7再加工茶類172
四、茶葉的品飲172
1茶量172
2水溫173
3時間174
4品茶的禮儀174
五、茶館文化175
1茶館的形成與發(fā)展175
2風格迥異的現代茶館176
習題訓練181
第九章景觀文化184
**節(jié)山水文化184
一、概述185
二、山水文化的共性186
1山水崇拜186
2山水鑒賞186
3山水科學186
三、山水名勝187
1名山187
2水景觀文化的類型188
第二節(jié)建筑文化189
一、概述189
1中國古代建筑的本質189
2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90
二、城市建筑191
1旅游城市類型191
2城市標志建筑191
三、宮殿建筑192
1宮殿沿革192
2宮殿的布局與陳設192
3實例簡介193
四、園林建筑195
1中國園林的由來與發(fā)展195
2中國園林的類型195
3中國園林的特征196
4園林的組成要素196
5造園手法196
五、壇廟建筑197
1壇廟沿革197
2主要壇廟197
六、陵墓建筑198
1陵墓沿革198
2陵園建筑199
3地宮199
4隨(殉)葬品199
5帝陵200
七、宗教建筑201
1佛教建筑201
2道教建筑202
八、民居建筑203
1民居形式特征203
2近代鄉(xiāng)土民居類型203
九、橋梁建筑203
1拱式橋204
2梁式橋204
3其他形式的橋梁204
習題訓練204
第十章歷史文化傳媒206
**節(jié)民族語言與漢字206
一、語言文字起源207
二、漢語言文字207
三、民族語言文字209
第二節(ji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10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10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211
三、中國**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12
1民間文學(共計31項)212
2民間音樂(共計72項)213
3民間舞蹈(共計41項)215
4傳統(tǒng)戲劇(共計92項)216
5曲藝(共計46項)219
6雜技與競技(共計17項)221
7民間美術(共計51項)221
8傳統(tǒng)手工技藝(共計89項)223
9傳統(tǒng)醫(yī)藥(共計9項)225
10民俗(共計70項)226
四、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28
習題訓練229
參考文獻231
**節(jié)文化淵源1
一、什么是文化1
二、文化發(fā)展2
三、文化與旅游3
第二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4
一、中國文化4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5
三、中國文化的特點6
第三節(jié)中西方文化的差異6
一、中國文化的世界性意義6
1中華文化創(chuàng)造了亞洲地區(qū)輝煌的文明7
2參與了歐洲近代思想文化的革新7
3涵養(yǎng)了北美洲的一些文化流派7
二、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8
三、東西方文化差異8
習題訓練9
第二章中國歷史11
**節(jié)重大歷史事件11
一、民族融合11
1黃帝戰(zhàn)蚩尤12
2春秋諸侯爭霸12
3昭君出塞13
4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13
5文成公主入藏14
二、政治改革15
1商鞅變法15
2王安石變法15
三、思想變遷16
1百家爭鳴16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7
四、古代戰(zhàn)爭17
1楚漢戰(zhàn)爭17
2赤壁之戰(zhàn)18
3淝水之戰(zhàn)19
五、對外交流20
1張騫出使西域20
2玄奘西游21
3鑒真東渡21
4鄭和下西洋22
第二節(jié)杰出歷史人物23
一、思想先驅23
1老子23
2孔子24
3孫子24
4墨子25
5韓非子25
二、千古帝王25
1黃帝25
2秦始皇26
3李世民26
4朱元璋27
5康熙大帝27
三、文壇巨匠28
1屈原28
2司馬遷28
3李白29
4杜甫30
四、科技英才30
1魯班30
2蔡倫32
五、民族英雄32
1戚繼光32
2鄭成功33
3林則徐34
第三節(jié)重大科技成果34
一、天文、歷法、地理、醫(yī)學35
1天文方面35
2歷法方面36
3地理方面37
4醫(yī)學方面37
二、農業(yè)、手工業(yè)39
1農業(yè)39
2手工業(yè)40
三、四大發(fā)明41
1造紙術41
2指南針42
3火藥42
4印刷術42
四、古建筑43
1萬里長城43
2趙州橋44
3故宮44
習題訓練45
第三章思想文化47
**節(jié)儒家思想48
一、孔子與儒家48
1孔子其人48
2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48
二、儒家思想及發(fā)展50
1孟子的“仁政”、“民本”、“性善”說50
2漢儒的“三綱五常”50
3宋明理學50
4現代新儒學51
三、儒家文化及名勝51
1儒家文化之精華51
2儒家名勝52
第二節(jié)中國道教54
一、道教的思想淵源——老子與道家54
二、道教文化55
1道教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簡史55
2道教經典與標志55
3道教教義55
4道教供奉的諸神眾仙56
三、道教名勝57
1五岳57
2道教名山57
3道教著名宮觀58
第三節(jié)中國佛教59
一、佛教概說59
1佛教的產生59
2佛教的發(fā)展與傳播59
3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fā)展60
二、佛教文化63
1佛教教義63
2佛教的經典63
3佛教諸神63
4佛教禮儀和主要節(jié)日65
三、佛教名勝65
1佛教四大名山65
2著名佛寺66
習題訓練67
第四章制度文化70
**節(jié)職官制度71
一、官制71
1先秦中央官制71
2秦漢中央官制72
3隋唐中央官制73
4宋元中央官制73
5明清官制74
二、選官制度74
1禪讓制度74
2王位世襲制74
3軍功爵祿制75
4察舉與征辟75
5九品中正制75
6科舉制76
三、職官文化鏈接77
1任用制度77
2考課制度78
3勛賞爵位制度78
第二節(jié)教育制度80
一、教育的產生80
二、官學80
1中央官學80
2地方官學81
三、私學82
1私學的產生82
2私學的發(fā)展83
四、書院83
1書院的產生83
2書院制度的確立84
3書院制度的官學化84
4書院制度的勃興與毀禁84
5書院特質的消失與改制85
第三節(jié)法律制度85
一、奴隸法制85
1夏朝法制85
2商朝法制86
3西周法制86
4春秋戰(zhàn)國法制87
二、封建法制87
1秦漢法制87
2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制88
3隋唐法制89
4宋元法制89
5明清法制90
三、歷史上的酷刑91
1梳洗91
2剝皮91
3腰斬91
4五馬分尸92
5凌遲92
6縊首92
7請君入甕92
8刖刑和棍刑92
習題訓練93
第五章民俗文化96
**節(jié)民俗文化96
一、民俗概述96
二、民俗的形成97
三、民俗文化特征98
第二節(jié)服飾文化99
一、服飾文化的歷程和要素99
二、服飾特點100
三、服飾的文化內涵101
第三節(jié)節(jié)日文化102
一、節(jié)日文化概述102
二、文化的特征及社會功能103
三、中國的主要節(jié)日103
第四節(jié)信仰與禁忌文化105
一、信仰民族文化105
二、禁忌民俗文化106
習題訓練108
第六章傳統(tǒng)藝術文化110
**節(jié)傳統(tǒng)書法藝術111
一、漢字111
二、書法源流112
三、文房四寶114
第二節(jié)傳統(tǒng)繪畫藝術114
第三節(jié)中國傳統(tǒng)音樂藝術116
一、隋朝以前的音樂116
二、隋唐時期的音樂117
三、宋、元、明音樂117
四、清代音樂和西洋音樂的傳入118
五、近、現代音樂119
第四節(jié)傳統(tǒng)舞蹈藝術121
一、中國傳統(tǒng)舞蹈的歷史發(fā)展與沿革121
1原始社會的舞蹈121
2奴隸社會的舞蹈122
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舞蹈123
4漢代的舞蹈124
5兩晉、南北朝的舞蹈125
6唐代的舞蹈126
7宋代的舞蹈126
8明、清的舞蹈127
二、少數民族舞蹈128
三、民族、民間舞蹈的生存與發(fā)展128
第五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戲曲藝術129
一、元代雜劇和南戲129
二、明、清時期的戲曲131
習題訓練132
第七章器物文化134
**節(jié)古代器物134
一、古玉器134
二、古陶瓷器136
三、古青銅器137
四、古錢幣138
第二節(jié)中國工藝美術文化138
一、中國工藝美術品概述138
二、工藝美術品特征139
三、工藝美術品分類139
習題訓練141
第八章飲食文化142
**節(jié)食文化143
一、烹飪簡史143
1中國烹飪的起源143
2中國烹飪的發(fā)展144
3中國烹飪的昌盛145
二、飲食研究對象145
1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內容145
2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對象145
3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分類146
三、風味流派、飲食民俗146
1八大菜系147
2民俗、食俗148
3小吃148
四、筵宴食器150
1筵宴的特征類型150
2食器150
第二節(jié)酒文化151
一、有關酒的釀造151
二、說名酒152
三、名酒的評定154
四、酒俗、酒禮155
第三節(jié)茶文化156
一、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156
1茶文化的形成156
2唐代茶文化的興起156
3宋代茶文化的興盛158
4飲茶風氣的鼎盛159
5中國茶葉再現輝煌159
二、茶文化的內涵161
1茶道161
2茶藝163
三、茶葉的制作與名茶164
1綠茶164
2紅茶166
3烏龍茶167
4黃茶169
5白茶170
6黑茶171
7再加工茶類172
四、茶葉的品飲172
1茶量172
2水溫173
3時間174
4品茶的禮儀174
五、茶館文化175
1茶館的形成與發(fā)展175
2風格迥異的現代茶館176
習題訓練181
第九章景觀文化184
**節(jié)山水文化184
一、概述185
二、山水文化的共性186
1山水崇拜186
2山水鑒賞186
3山水科學186
三、山水名勝187
1名山187
2水景觀文化的類型188
第二節(jié)建筑文化189
一、概述189
1中國古代建筑的本質189
2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190
二、城市建筑191
1旅游城市類型191
2城市標志建筑191
三、宮殿建筑192
1宮殿沿革192
2宮殿的布局與陳設192
3實例簡介193
四、園林建筑195
1中國園林的由來與發(fā)展195
2中國園林的類型195
3中國園林的特征196
4園林的組成要素196
5造園手法196
五、壇廟建筑197
1壇廟沿革197
2主要壇廟197
六、陵墓建筑198
1陵墓沿革198
2陵園建筑199
3地宮199
4隨(殉)葬品199
5帝陵200
七、宗教建筑201
1佛教建筑201
2道教建筑202
八、民居建筑203
1民居形式特征203
2近代鄉(xiāng)土民居類型203
九、橋梁建筑203
1拱式橋204
2梁式橋204
3其他形式的橋梁204
習題訓練204
第十章歷史文化傳媒206
**節(jié)民族語言與漢字206
一、語言文字起源207
二、漢語言文字207
三、民族語言文字209
第二節(ji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10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10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211
三、中國**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12
1民間文學(共計31項)212
2民間音樂(共計72項)213
3民間舞蹈(共計41項)215
4傳統(tǒng)戲劇(共計92項)216
5曲藝(共計46項)219
6雜技與競技(共計17項)221
7民間美術(共計51項)221
8傳統(tǒng)手工技藝(共計89項)223
9傳統(tǒng)醫(yī)藥(共計9項)225
10民俗(共計70項)226
四、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28
習題訓練229
參考文獻231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