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傳達、意指與符號學視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53466
- 條形碼:9787519453466 ; 978-7-5194-5346-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達、意指與符號學視野 內(nèi)容簡介
《傳達、意指與符號學視野/光明社科文庫》是語言學專著。《傳達、意指與符號學視野/光明社科文庫》闡述了當下加強語言生態(tài)意識和語言生態(tài)學意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紹了語言生態(tài)學的性質(zhì)、對象和研究方法,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語言生態(tài)問題進行了研究,討論了語言生態(tài)與語言教育、語言嫉妒、語言人、語言態(tài)度、語言國策等的關系,分析了語言接觸對語言生態(tài)的影響,闡述了語言生態(tài)規(guī)劃及其原則,論述了語言交流形式的生態(tài)變遷,分析了網(wǎng)絡語用生態(tài)及網(wǎng)絡新型話語衍生衍生的動因,探討了分享經(jīng)濟社會中的語言分享等。
傳達、意指與符號學視野 目錄
二、傳達符號學與意指符號學之問的相通之處和統(tǒng)一關系
三、隱喻符號中的能指所指結合過程中的意指、傳達與創(chuàng)新性
四、符號學框架下的隱喻誤解剖析
五、不明推論的符號學機制及其語言符號學意義
六、語言符號認知中的類比機制
七、從模態(tài)到言外行為的符號學旅程
八、傳達符號學與意指符號學視角下的語義成分分析法的意義
九、文學作品中正向信息傳達與逆向審美意指機制分析
十、顛倒的二元對立
十一、歐洲文學經(jīng)典形成的符號學要素分析
十二、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美學思想的傳達與意指關系
十三、電影語言分節(jié)理論中的傳達與意指成分
十四、符號學視野拷問英語語法教材
十五、成人英語分班教學中的信息傳達與意指
十六、中西符號理論之溝通與交流
十七、卡爾納普與莫里斯符號學理論中的傳達與意指要素
十八、架起聯(lián)結能指和所指的橋梁
十九、符號學視野觀照下的俄國形式主義
參考文獻
傳達、意指與符號學視野 作者簡介
張良林,1970年7月出生,男,漢族,英語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具有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常熟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yǎng)對象,主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項,在CSSCI或北大核心等期刊發(fā)表專業(yè)論文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曾獲江蘇省“青藍工程”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常熟市人民政府“優(yōu)秀成果獎”、常熟理工學院“科研成果獎”“ 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和“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等榮譽;為天津外國語大學語言符號傳播與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語言符號學研究會常任理事,2015年5月—2016年5月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訪問學者及美國思想研究所研究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