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35143
- 條形碼:9787030635143 ; 978-7-03-063514-3
- 裝幀:圓脊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 本書特色
《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系統介紹了2018年度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相關研究進展。以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內容為主線,系統介紹了代謝組學技術在中醫證候生物學本質、方劑有效性、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其作用機制、針灸生物學機制、腸道微生態及中藥調控作用、中藥毒性及減毒、中藥質量等領域中的年度研究進展!吨嗅t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例證翔實,圖表充分,能夠帶領讀者快速、全面地了解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領域的**進展。
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2018年度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相關研究進展。以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內容為主線, 系統介紹了代謝組學技術在中醫證候生物學本質、方劑有效性、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其作用機制、針灸生物學機制、腸道微生態及中藥調控作用、中藥毒性及減毒、中藥質量等領域中的年度研究進展。書中例證翔實, 圖表充分, 能夠帶領讀者快速、全面地了解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領域的*新進展。
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 目錄
目錄Chinmedomics Builds a Bridg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代序)前言**章 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及應用 1**節 基于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的中藥質量標志物發現研究 1第二節 基于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的茵膽平肝膠囊質量標志物發現研究 7參考文獻 21第二章 中醫證候生物標記物研究 23**節 重度抑郁癥中醫亞型肝氣郁結和心脾兩虛的血液與尿液生物標記物研究 23第二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模式及相關生物標記物研究 35第三節 慢性復發型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虛、實證候的生物標記物研究 46第四節 嬰兒巨細胞病毒肝炎脾虛濕困證的代謝組學研究 51第五節 兒童紫癜性腎炎證候學的生物標記物研究 54第六節 心氣陰兩虛證心力衰竭的證候生物標記物研究 59第七節 血清誘導的肝郁脾虛證細胞模型的生物標記物研究 61第八節 肝郁脾虛證高脂血癥患者的生物標記物研究 65第九節 脾陽虛證患者的生物標記物研究 72參考文獻 78第三章 基于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的方劑有效性評價 82**節 清熱劑藥效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 82第二節 和解劑藥效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 123第三節 補益劑藥效評價劑作用機制研究 130第四節 理血劑藥效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 170第五節 治風劑藥效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 178第六節 祛濕劑藥效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 192第七節 溫里劑藥效評價及作用機制研究 206參考文獻 213第四章 基于代謝組學的針灸作用機制及經穴特異性研究 214**節 基于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的麥粒灸治療高脂血癥的血漿代謝組學研究 214第二節 針刺和艾灸對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鼠肝腎代謝輪廓調節的對比研究 221第三節 針刺太沖穴對高血壓大鼠腦葡萄糖代謝的影響:18F-FDG-PET研究 227參考文獻 231第五章 腸道微生態及中藥方劑調控作用的代謝組學研究 232**節 甘草甘遂聯用對腸道菌群多樣性和相關代謝功能影響的研究 232第二節 膠原誘導的關節炎大鼠及祖師麻片對其治療作用的血清和糞便綜合代謝組學的研究 242第三節 車前子多糖對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高脂血及結腸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251第四節 長期服用人參提取物對大鼠代謝組和腸道菌群的影響 260第五節 脾陽虛受試者的綜合代謝及腸道微生物分析研究 267參考文獻 275第六章 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作用機制研究 277**節 蘆薈大黃素抗高脂血癥作用機制研究 278第二節 綠原酸對慢性睡眠剝奪大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286第三節 人參皂苷Re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小鼠的機制研究 294第四節 齊墩果酸抗骨質疏松癥機制研究 302第五節 木蘭花堿抗前列腺癌的調節途徑和作用靶點研究 307第六節 黃芪甲苷對秀麗隱桿線蟲壽命的延長作用研究 311參考文獻 318第七章 有毒中藥毒性的代謝組學研究 319**節 雷公藤甲素誘發急性肝中毒的代謝組學研究 320第二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附子心臟毒性及作用機制研究 328第三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馬錢子毒性作用研究 338第四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京大戟腎毒性研究 347第五節 基于血清和肝臟代謝組學的補骨脂素肝毒性研究 351第六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菊三七肝毒性研究 357第七節 基于代謝組學及CUMS大鼠的柴胡藥效及毒性作用研究 363第八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安宮牛黃丸中其他中藥對朱砂、雄黃肝腎毒性的配伍減毒研究 383第九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牛黃解毒片組分對雄黃的配伍減毒作用研究 390第十節 基于代謝組學的硫黃熏蒸白芍的安全性評價研究 398參考文獻 403第八章 基于代謝組學的中藥質量評價研究 405**節 川貝母栽培品的不同生長階段生物堿比較研究 406第二節 栘挔葉不同種鑒別研究 412第三節 茯苓三個不同部位化學標記物及定量研究 418第四節 牡丹皮硫黃熏蒸和脫硫化學特征比較研究 432第五節 硫黃熏蒸對生姜化學成分影響研究 448第六節 海馬不同品種化學成分差異性研究 458參考文獻 464
展開全部
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進展(2019年卷) 作者簡介
王喜軍,男,1961年是12月生,日本北海道藥科大學藥學博士,F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中藥學博士生導師,副校長.國家重點學科及博士授權學科學科帶頭人,國家中醫方證代謝組學研究中心及中藥血清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精品課程中藥鑒定學課程負責人,國家級教學團隊首席專家,國家規劃教材《中藥鑒定學》主編,《中華醫學百科全書·中藥鑒定學》主編。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央直接聯系專家等。
兼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藥鑒定專業委員會會長、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藥藥理分會副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鑒定分會副主任委員、海峽兩岸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藥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