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0211
- 條形碼:9787532780211 ; 978-7-5327-8021-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精裝) 本書特色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是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現存個人日記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四十余萬字,收集整理了小津導演多達32冊、時間跨度從1933年至1963年接近完整的日記。 在淡淡的日常記錄中,他的生涯與作品重合,成為一幕獨特的人生劇。從三十歲到六十歲生命的盡頭,小津安二郎的日記記錄了他生活與藝術的真實側影,在大歷史的變遷下,一位真摯而有個性的藝術家,如何在藝術之路上越走越深,*終成就作為*電影藝術家的小津安二郎,這部《全日記》向所有讀者揭示了其中秘密。 除了日記正文外,信息量充沛的附錄也是本書的特色和優異之處,包含了三部分:校異、電影列表、相關人名,資料前所未有地充足與完備,填補了小津安二郎研究和出版的空白。本書可謂小津電影愛好者和導演研究的必收寶典。
新書--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精裝) 內容簡介
小津安二郎(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是日本電影史上三大導演之一,也是世界電影史上風格鮮明、辨識度極高的大師級導演。他的名字長期以來始終受到國內電影界、影評界、電影愛好者、文藝青年們的關注。無數大導演、藝術家和影評人推崇他,各類影片中對他的致敬和傳承屢見不鮮。 中文世界首次引進出版《小津安二郎全日記》,文本具有高度的稀缺性。本書既是對小津本人藝術生涯的記錄和還原,也是對上世紀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這段時期,日本電影工業、社會風貌、市民生活、物質文化消費等等的一份具有社會學、人文學價值的記錄文獻。內容珍貴,體例周詳,附錄豐富。 本書編者田中真澄,是日本小津安二郎研究*權威學者,確保文本收集和整理水準,嚴謹而豐富。譯者周以量,是小津電影及文化學者、知日翻譯家,翻譯文本準確而專業。
新書--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精裝) 目錄
新書--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精裝) 相關資料
過去了解的小津實際是一個“美學化了的小津”,閱讀《小津安二郎全日記》使我從小津的美學世界進入其私人的世俗世界和日常世界,體會到一種“矛盾的統一”。就好像一體兩面一樣,電影作品呈現出來的小津和日記里所描寫的小津之間有時候分裂,有時候一致,有很多電影創作上的蛛絲馬跡,也可以透過日記了解到。 ——電影導演賈樟柯 縱觀小津一生的電影創作,其作品以一以貫之的美學趣味及風格、藝術手法的獨特性和巨大的視覺魅力,即便普通影迷也不難辨認。但是如果我們想在總體上把握小津的思想意識與社會現實以及世界圖景的關系,如果我們試圖捕捉小津在電影中必然有所反映的世界觀、政治立場和人生經驗,其特殊的美學風格反而會成為一個理解的屏障。《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的出版為我們探討上述問題更加深入地認識小津的電影提供了一個契機。 ——清華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著名作家格非 小津電影中有大量空白大量懸置,通過這些空白和懸置,小津成了影*語焉不詳的一位導演。他用“無”總結了他的一生。在小津看來,不出問題的家庭狀態是所有人都“匿名”,沒有人需要扮演自己。用空白,小津徹底反擊了蒙太奇語法,實現了影像的反獨裁反侵略反擴大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著名作家毛尖 小津對于“物”的感受異常敏銳:有的是審美對象、有的是食物、有些是詞語、有的是印象深刻之物。總之,這些事物在小津看來,都是可以被藝術轉化的,他的電影,整體在哲學意義上甚至具有一種把“物”當作本體的實在論色彩。 作為一個事實上對政治意識比較淡薄的人,他試圖在這種歷史的“例外”時刻用一種冷靜、漠然而常態的眼光來構建他的“物”敘事。他在字面或形式上關心的,仍然是食物、風景、及其他可能被電影鏡頭吸納的細節。小津用回環往復的家庭主題作為帷幕,模糊地遮掩了那些在日本戰后精神史上更為重要而殘酷的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張芬
新書--小津安二郎全日記(精裝) 作者簡介
作者 小津安二郎
日本電影導演,生于東京都深川,1923年進入松竹電影蒲田制片廠,任攝影部助理。1927年,以《懺悔之刃》初執導筒。1953年,他推出了代表作《東京物語》。晚年,與搭檔野田高梧一起在蓼科執筆作品劇本。
小津安二郎是國際影壇公認的日本民族電影大師,他的電影經常被作為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他一生執導的五十四部劇情長片中,有三十七部存世。其代表作除了標志性的《東京物語》外,還有《晚春》《早安》《浮草》《秋日和》等也飽享盛譽。收獲的獎賞也不少,如1958年以《彼岸花》獲藝術祭文部大臣賞及紫綬褒獎,1959年獲藝術院賞,1961年以《秋日和》獲亞洲影展*佳導演獎,1963年被選為藝術學院會員,成分首次獲此榮譽的日本電影導演。
編者 田中真澄作者 小津安二郎
日本電影導演,生于東京都深川,1923年進入松竹電影蒲田制片廠,任攝影部助理。1927年,以《懺悔之刃》初執導筒。1953年,他推出了代表作《東京物語》。晚年,與搭檔野田高梧一起在蓼科執筆作品劇本。
小津安二郎是國際影壇公認的日本民族電影大師,他的電影經常被作為了解日本文化的窗口。他一生執導的五十四部劇情長片中,有三十七部存世。其代表作除了標志性的《東京物語》外,還有《晚春》《早安》《浮草》《秋日和》等也飽享盛譽。收獲的獎賞也不少,如1958年以《彼岸花》獲藝術祭文部大臣賞及紫綬褒獎,1959年獲藝術院賞,1961年以《秋日和》獲亞洲影展*佳導演獎,1963年被選為藝術學院會員,成分首次獲此榮譽的日本電影導演。
編者 田中真澄
日本著名的電影藝術評論家、研究者,以研究小津安二郎聞名。主要著作有《小津安二郎全發言》《小津安二郎全日記》《小津安二郎電影讀本》等。
譯者 周以量
我國著名的“知日派”文化學者,日本文化(文學)研究者、翻譯者,比較文學研究者。譯有《小津安二郎周游》、《導演小津安二郎》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