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漢語新詩韻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9499
- 條形碼:9787520349499 ; 978-7-5203-494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新詩韻論 本書特色
本書梳理了我國詩歌用韻的歷史傳統,衡諸新詩詞的發展歷史和押韻實踐,對新詩詞用韻的基本理論進行了深人探討。通過對大量新詩詞用韻的分析和歸納,厘清了新詩詞押韻的基本規則和基本類型,歸納了漢語新詩詞用韻的多重功能和發展趨向。全面分析了現有新詩韻書的得失,明確了已有韻書之間所存在的歧異原因,深入探討了新詩韻書韻部的劃分原則和標準問題。歸納出了新詩用韻的韻部系統。
漢語新詩韻論 內容簡介
本書就如何通過對新詩詞用韻實踐和用韻理論的探討, 紓解學界存在的爭議, 合理解釋爭議的癥結,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 通過對普通話韻類進行細致深入的學術探討, 總結已有新詩詞韻書編纂的得失, 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分韻標準和韻部劃分體系, 編纂出合用的新詩詞用韻韻譜, 編纂出合用的新詩詞用韻韻譜, 為新詩詞創作實踐提供依據。
漢語新詩韻論 目錄
漢語新詩韻書
漢語詩歌聲律的構造及其押韻傳統
詩歌語言的聲律特征
漢語詩歌的聲律構成
漢語詩歌的押韻傳統
與押韻相關的基本概念
新詩韻書的百年編纂歷程
新詩誕生與新詩韻書編纂
老國音時期的新詩韻書(1913-1928)
新國音時期的新詩韻書(1932-1958)
普通話時期的新詩韻書(1958-)
各新詩韻書間存在的歧異現象
新詩韻書分韻體系比較
各新詩韻書間的歧異現象
各新詩韻書間分歧的原因
十八韻體系及十三轍韻書的評價
十八韻體系的韻書及其評價
十三轍源流及韻轍歸納例證
普通話分韻的基本原則
恪守漢語普通話音系的原則
貫徹語音分析從嚴的原則
符合現代語音學原理的原則
正確把握通押與分韻關系的原則
正確把握常例與特例關系的原則
把握規范與普適統一的原則
堅持多樣性分韻共存的原則
允許韻書形式多樣性的原則
詩歌通押與韻部歸納的關系
關于詩歌通押的已有認識
詩歌通押與嚴韻系統
詩歌通押實例分析
詩歌通押關系的本質
普通話韻部層級及分韻標準
普通話韻部劃分的三個層級
普通話分級分韻表
下篇
漢語新詩用韻
漢語詩韻傳統繼承
韻:漢詩的文體符號
百年新詩的有韻傳統
新詩韻的繼承與革新
漢語詩韻新舊轉換
詩韻價值之重估
新詩創作之用韻
重建新韻之成果
新詩音韻功能探索
新詩運動中的葉韻功能論
從葉韻論到詩韻多功能論
從多功能論到現代詩韻論
新詩音律的新變趨向
詩律新變的現代趨向
漢語新詩的音質音律
漢語新詩的節奏音律
新詩韻論基本問題
節奏音律與音質音律
音質的韻與音質的聲
豎韻結構和橫韻結構
韻轍選擇和韻轍變換
單字音韻和復合音韻
押韻方式與行句方式
新詩用韻基本類型
傳統型用韻論
現代型用韻論
無韻詩音律論
新詩人的調質實踐
語音調質
同音堆集
雙聲疊韻
詞語重疊
新詩韻與節奏運動
漢語詩韻與漢詩節奏
詩韻與新詩的行句
詩韻與新詩的節落
詩韻與新詩的篇章
郭小川新詩傳統式用韻論
音樂性的追求
新詩的選韻
新詩的韻式
詩韻和詩體
卞之琳新詩現代式用韻論
復雜繁富的韻式
韻腳構成的經營
韻腳位置的經營
諧音擬聲的經營
漢語十四行詩用韻實踐論
十四行體韻式的審美價值
漢語十四行詩韻式對應移植
漢語十四行詩韻式變體移植
漢語十四行詩韻式本土改造
當代中華詩詞聲韻改革論
概念的界定
聲律的改革
詩韻的改革
參考文獻
漢語新詩韻論 作者簡介
張玉來,男,1963年生,文學博士,F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聯系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等。主要從事漢語語音史(漢語音韻學)的研究,也旁及漢語研究的其他方面,已出版學術著作13部,發表論文90余篇,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6項。 許霆,1951 年9 月生,常熟理工學院教授。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中國新詩發生論稿”“中國新詩韻律節奏論”“中國十四行詩史稿”和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研究”等。發表新詩理論研究論文200余篇。出版《新格律詩研究》《聞一多新詩藝術》《中國現代主義詩學論稿》《中國新詩自由體音律論》《十四行體中國化論稿》《中國現代詩學核心觀念演進論》等著作。部分成果獲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
推拿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