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耶魯古文明發現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3019
- 條形碼:9787511563019 ; 978-7-5115-630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耶魯古文明發現史 本書特色
◆龐貝古城、兵馬俑、埃及法老墓、巨石陣、瑪雅金字塔、空中花園…… 翻開本書,去全球30多個考古現場溜達一圈,見證15大古文明的發現全過程! ◆耶魯大學出版社榮譽之作,BBC紀錄片特聘顧問、全球大眾考古領軍人物代表作!
◆原來荷馬史詩里的特洛伊城真的存在!原來非洲大津巴布韋遺址里藏有明代的瓷器!原來吳哥窟的水利系統曾造就璀璨文明!
◆40個重現古文明的精彩瞬間、40個改變人類歷史的偉大時刻、40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小故事
◆通俗易懂,風趣詼諧,章章精彩,篇篇有料!
耶魯古文明發現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考古學的入門圖書, 講述了歷史上著名的考古學家和考古發現的故事。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普及考古學常識和考古學發展的歷史, 并幫助普通讀者破除“考古等于獵取寶藏”和“考古是一場神秘、浪漫的探險活動”等誤解, 重新建立考古學的正確認知。
耶魯古文明發現史 目錄
第二章 驢子和法老
第三章 解讀古代埃及
第四章 挖到尼尼微
第五章 泥版文書和隧道挖掘
第六章 揭開瑪雅之謎
第七章 石斧與大象
第八章 巨大的轉折點
第九章 三個時代的劃分
第十章 冰雪世界中的石器時代獵人
第十一章 穿越時代
第十二章 土墩建造者的神話
第十三章 邁向未知
第十四章 公牛!公牛!
第十五章 尋找荷馬史詩里的英雄
第十六章 “有條有理的常識”
第十七章 微小和不起眼的
第十八章 米諾陶諾斯迷宮
第十九章 不僅是男人的工作
第二十章 泥磚和洪水
第二十一章 有如神跡
第二十二章 適合首領居住的宮殿
第二十三章 東方與西方
第二十四章 貝殼堆、印第安村莊與樹木年輪
第二十五章 噴火的巨人
第二十六章 環繞河灣
第二十七章 如何計算年代
第二十八章 生態和世界史前史
第二十九章 “親愛的男孩!”
第三十章 **批農民
第三十一章 保衛皇帝
第三十二章 水下考古
第三十三章 遇見殖民者
第三十四章 “冰人”及其那些事
第三十五章 莫切文化中的祭司武士
第三十六章 打通去往宇宙的隧道
第三十七章 恰塔霍裕克
第三十八章 察看地形
第三十九章 照亮不可知的世界
第四十章 考古學的今天與明天譯后記
耶魯古文明發現史 節選
第十五章 尋找荷馬史詩里的英雄 他是德國北部一名新教牧師的第五個孩子;因為家境清貧,他在十四歲就輟學了。盡管如此,在十幾歲的時候,他喜歡上了荷馬史詩。 荷馬于公元前8世紀創作了兩部描寫許多希臘英雄的偉大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很可能取材于流行了好幾個世紀的、由行吟詩人講述和吟唱的故事。《伊利亞特》講述了希臘圍攻一個叫特洛伊的城市的故事;《奧德賽》則描述了其中一位參戰勇士奧德修斯在返家途中的冒險經歷。這兩部史詩是有史以來寫得*好的冒險故事。 如果施里曼說的話真實可信:他的父親常在晚上背誦荷馬史詩里的故事,年輕的海因里希從小就深信:這兩部偉大的詩篇是準確的歷史敘述,并且立志要找到特洛伊。
特洛伊存在嗎?它在哪里?圍城的故事真的發生過嗎?施里曼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試圖尋找出答案。他對特洛伊的癡迷,源于他對荷馬的熱愛,而不是出于任何科學的依據。學者們原來不相信這個城市曾經存在過:研究荷馬史詩的專家們認為,這是荷馬想象出來的產物。施里曼對特洛伊的迷戀,在當時充其量只是讓人覺得古怪。再說,他怎么有可能去證明專家們是錯的?——他窮得可憐、缺乏經驗,而且只是雜貨店里的一名學徒。 施里曼于1841年離開雜貨店,*后到了阿姆斯特丹。他有商業和語言方面的天賦,依靠在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做染料生意、在加利福尼亞州開銀行,以及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販賣戰爭物資發了財。在1864年,當身家已經好幾百萬的時候,施里曼便從商界退休,把余生奉獻給了考古學和荷馬研究。 施里曼于1869年游覽了意大利和希臘,學了現代希臘語和古典希臘語——后者他只用了兩年時間便掌握了。他的行程包括奧德修斯的家鄉伊塞卡、希臘的島嶼,并*終到了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施里曼在那里遇到了弗蘭克·卡爾弗特,一名英國外交官。卡爾弗特在靠近海峽的入口處擁有一個名叫希薩立克的大土丘中的一半。和施里曼一樣,卡爾弗特對考古學、荷馬和特洛伊很感興趣。他在希薩立克挖了一些淺溝,但幾乎沒找到什么東西。盡管如此,他還是堅信這里就是特洛伊。 一手拿著《伊利亞特》,一邊騎著馬兒察看塵土飛揚的土堆及其周圍的環境,卡爾弗特試著重建荷馬所描寫的戰爭爆發時的景象。施里曼接受了卡爾弗特的信念,相信希薩立克真的就是荷馬筆下的特洛伊。海因里希·施里曼既有錢又有躁動的野心,他決定進行發掘,找到被圍攻過的特洛伊城的遺址。 施里曼沒有絲毫的發掘經驗,他的發掘行動的*大動力,就是他堅信荷馬記錄了歷史的事實。他從1870年4月開挖一條小小的壕溝,作為試驗性發掘,進而找到了一堵巨大的石墻。但荷馬筆下的城邦是在土丘的頂部還是在底層?這堵墻吊起了他進行更大規模發掘的胃口。 施里曼向土耳其的蘇丹申請許可證,一直等到1871年才拿到。同時,他想找一個希臘妻子,在面試了幾位候選人之后,施里曼*后娶了年輕漂亮的索菲婭·英加斯特羅梅諾斯,一個店主的女兒。當時她十七歲,他四十七歲。婚姻很成功,索菲婭成了他工作上的好伙伴。 海因里希·施里曼于1871年10月在希薩立克開始挖掘。他招募了80名勞工,讓他們在土丘的北側往下挖,尋找荷馬所描述的城市。他相信城市被埋在土墩的底部。勞工們手持鶴嘴鋤和木質鏟子,只用了六個星期就挖出了一條10米深的大溝。這可不是考古發掘,施里曼粗暴無情地挖開石墻和地基。一堆混亂的石塊——也許是一座偉大城邦城墻的遺址,從壕溝的底部顯露了出來。 施里曼在希薩立克開始發掘時,并沒有明確的計劃。他手里有本《伊利亞特》,從地下發現的陶罐碎片和部分裸露的石墻,暗示著在地面之下可能會有豐富的寶藏。他的方法直接而簡單——用大量的人力來挖開大量的土方,他說他的挖掘規模至少需要120個人。施里曼在自己的發掘記錄里也承認,他一心一意就想找到荷馬筆下的城邦,因而不得不毀掉廟宇的遺跡、防御工事,甚至還有墓葬。 施里曼夫婦于1872年,帶著一大批鐵鎬、鐵鍬和手推車返回該地。他們在土堆頂上蓋了一所房子居住,那里的生活條件很惡劣:強風呼嘯著穿過他們房子的薄木板,有一次火災差點燒掉了房子。 施里曼以極大的規模來攻克特洛伊,三個工頭和一個測量師監督著150多名勞工。大規模的施工隊把土墩的地層就像一層層蛋糕那樣剝掉,挖掘到了深度約為14米的地方,終于挖到了土堆的底部。 施里曼又開始了他粗心大意的冒進,在土墩上從北到南挖了一個巨大的溝槽。到了季節的末尾,他幾乎挖掘了250平方米的土方和考古層。就算是用現代的挖掘設備來做這事,也會是一個驚人的壯舉,但他只是用人的雙手就做了這件事。不算巧合的是,施里曼的有些監工曾在埃及挖掘蘇伊士運河,那條運河貫穿了埃及,連接起了地中海和紅海。 結果令人震驚!原來,在希薩立克,一個又一個的城邦興衰更替,每個城邦都在前人定居點的基礎上建起了新的建筑。在1873年的發掘季節結束后,施里曼辨別出有不少于七個特洛伊城(到了1890年,他又加上了兩個)。*早的城邦太小了,所以施里曼宣布說,地基上第三層的那個城邦,就是荷馬所寫的特洛伊城。在一層燒焦的磚石和灰燼中,他們找到了許多銅、金、銀質的珍寶——這表明這座城邦曾被燒毀。施里曼說,顯然這就是被希臘人摧毀的城邦;在高一些土層上的后期城邦,則年代距今較近。 從1875年5月以后,挖掘工們集中力量發掘在這第三層土層上的城邦。在一個炎熱的早晨,施里曼在離地面8.5米的深處,看到了閃閃發光的金子。他支開勞工,自己很快地挖開松軟的泥土,移走了無價的寶藏——他自己是這樣寫的,因為沒有人目睹他這個轟動一時的發現。 回到基地后,施里曼攤開黃金吊墜、金耳環、金鏈、金質胸針及其他獨特裝飾品的“珍寶”。他抓住機會將之命名為“普里阿摩斯的寶藏”——這是荷馬筆下特洛伊傳奇國王的名字,并聲稱他找到的東西是那位君主的財產。 這一發現引起了轟動,但真正的問題是:這些寶藏是否真的是同時被發現的?許多專家認為,施里曼夫婦是把在發掘過程中發現的、不同的黃金文物組合在了一起。不管真相如何,施里曼悄悄地把所有的黃金從土耳其偷運出去,把文物藏在雅典的一個花園小屋里。后來他讓索菲亞帶著寶藏的一部分,就像當年的特洛伊公主一樣,偷偷地出境。當土耳其人通過一家德國報紙了解到這一情況時,他們怒不可遏。因為海因里希走私引起的爭議,只有在向奧斯曼政府支付了巨額款項之后才得以解決。 特洛伊和“普里阿摩斯的寶藏”的發現,讓施里曼成了一位國際名人。但許多學者都對他非常懷疑,甚至有些人指控說,那些裝飾品是他從君士坦丁堡的巴扎集市上買來的。 在做成了這么多事之后,很多考古學家都會想歇一歇,但海因里希·施里曼卻不是這樣。有一段時間,他把眼光投向希臘南部,他位于阿爾戈斯肥沃平原北部角落的堅固堡壘邁錫尼。據說邁錫尼是傳奇般的、特洛伊之戰中的希臘人領袖阿伽門農的宮殿所在和他被埋葬的地方——施里曼堅信這一點。希臘政府于1876年不情不愿地給了他許可,讓他在那里進行發掘。 施里曼再一次啟動了宏大的工程:63名工人把裝飾有獅子雕塑的著名城堡大門清理干凈,其他人在一圈石板(施里曼稱之為“墓磚”)圍成的圓圈內發掘。甚至在挖開石板之前,施里曼就宣稱說他發現了埋葬阿伽門農的地方。四個月后,施里曼夫婦找到了五座墳墓,里面埋葬了15具尸體,每個遺體上都飾滿黃金。直到1922年在埃及發現圖坦卡蒙法老的墳墓之前,邁錫尼墓葬曾經是考古史上*偉大的發現。有幾尊黃金隨葬面具上面裝飾有絡腮胡和經過修剪的小胡子,墳墓里還出土了敲打出來的有浮雕圖案的金箔、精致的皇冠和容器,還有數十件小裝飾品。
耶魯古文明發現史 作者簡介
布萊恩·費根 BBC考古類紀錄片特聘顧問,加州大學教授 《美國考古》和《考古發現》雜志的特約編輯 因“將考古學帶入公眾視野”,榮獲1996年“考古學家杰出服務獎” 因其在教科書、大眾讀物和媒體活動方面為考古學做出的卓越貢獻,榮獲美國考古學公會頒發的“卓越成就獎” 1997年,榮獲美國考古學公會頒發的“公眾教育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